G7峰會》日本民眾支持正告中國莫犯台 岸田民調反彈脫離「艱困期」

日本

本文作者為:

伊藤隆敏,日本經濟學家,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東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GRIPS)資深教授,在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次任期(2006-2007)擔任內閣府經濟財政顧問。

地緣政治是七大工業國組織(G7)廣島峰會的主軸,而最引人注意的出席者不是G7領袖,而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身為烏克蘭領導人,一個受到俄羅斯核武攻擊威脅的國家,他訪問廣島和平紀念公園成為本次峰會最大亮點。

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而言,選擇廣島主辦G7峰會的重要性有兩大原因。第一,岸田的選區是廣島,在自己家鄉舉辦最著名的國際盛會之一,能提升他在那裡的人氣。第二,讓世界領袖齊聚全球第一個遭到原子彈攻擊的城市,對任何一名日本政治人物都具深遠意義,尤其是在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威脅動用核武言猶在耳的時候,這能引起更多共鳴。

自從2021年10月出任首相,岸田的支持度持續衰退。他的經濟政策如「新自由主義」和「數位花園城市」,民眾反應平平。2022年7月與2023年1月之間,他的民調從59%驟降至33%,直到2023年5月G7峰會即將到來之際,才反彈回46%

岸田可能提前召開國會選舉

G7峰會對岸田支持度的正面影響,一部分是反映日本民眾對強化美日安全聯盟的看法,出現了決定性轉變。面對北韓頻繁試射導彈至北海道領海附近,以及中國武裝海警船進入尖閣諸島(釣魚台)領海常態化,美國的存在沒有比此刻更重要的時候。

南韓從反日變成友日政府,同樣幫了岸田一把。南韓總統尹錫悅做出一個勇敢的決定,尊重1965年《日韓基本條約》,該條約已經解決日本企業戰時的強迫勞動問題。日韓停止針鋒相對的經濟制裁,兩國領袖恢復互訪。

日本社會不僅支持岸田與G7團結在一起,懲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日本民眾看來也贊成他嚴正警告中國不要以武力進犯台灣,以及他致力和南韓建立日益增長的友誼。是外交撐起岸田人氣反彈,而非經濟政策。G7廣島峰會更是錦上添花。岸田可能會想利用自己提升的支持度,盡快提前召開選舉

儘管俄烏戰爭的經濟影響直接衝擊了那些出席今(2023)年G7峰會的歐洲國家,對日本和亞洲而言,烏克蘭的戰事看來還相當遙遠。出於對1947年「和平」憲法的一貫解釋,日本沒有對烏國輸送任何軍備。

相形之下中國和北韓的威脅更為即時,而日本決心和G7站在一起支持烏克蘭,反映他了解在烏國發生的事──鄰國無故發動攻擊──同樣可能發生在南韓、日本或台灣。俄羅斯粉碎了「擁有和平憲法就足以避免遭受有敵意鄰國的軍事攻擊」這個幻想。當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為侵略者,國際法和聯合國看來無能為力。

日本核裁軍變為一場「反俄運動」

有鑑於普丁屢次威脅使用核武,岸田帶G7領袖去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並不令人意外,那裡的展覽讓世人體認到,僅只一顆原子彈就能對人類和建築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更使全世界都該把廣島和長崎核災視為一個不祥的預兆。

儘管如此,某種程度上日本民眾對烏克蘭的支持程度令人相當驚訝,尤其是考慮到日本自1945年一直秉持和平主義立場。日本的核裁軍運動傳統上混合了兩種公民團體。一是由廣島和長崎受害者組成,和共產及社會主義政黨有密切聯繫;另一個則更具理想色彩,相信消除所有核武最終將實現全球和平。

前者隱諱地批評美國對日本平民使用原子彈。1950-1970年代左派運動正盛時,美國總統訪問廣島是一件令人無法想像的事情。只有當反核運動的政黨色彩減弱,美國總統才感到自己能去訪問廣島,同時又不會覺得是在代表美國道歉。而一直到2016年,美國領導人才首次拜訪廣島。

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訪問廣島,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珍珠港,許多人解讀這代表兩國悄然結束了「太平洋戰爭」和核武攻擊留下的遺緒。今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威脅動用核武,將日本的核裁軍運動變為一場「反俄運動」

岸田獲得政治重大成功

G7峰會首日,各國領袖發布了「G7領袖的核裁軍廣島願景」。儘管最終目標非常理想話,這項宣言相當務實:「致力達成一個沒有核武、不損害所有人安全的世界。」該文件也譴責俄羅斯,「不負責任的核武辭令、破壞武器管制機制,以及意圖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這些行為都非常危險且令人無法接受。」

G7廣島峰會不僅再次展現G7國家依然力挺烏克蘭,它也讓過去束手旁觀的國家──主要是印度和巴西──了解烏國正在付出的代價,還有侵略造成的威脅。對岸田而言G7峰會在政治上獲得重大成功,而這場會議甚至可能帶來更正面的地緣政治結果。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