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前瞻計畫名不符實對小英是負面

我的前瞻計畫

蔡政府將舉債超過8800億元擘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提出後受到許多批評,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表示,前瞻計畫缺乏「戰略思考」,從經費超過4200億元的軌道建設來看,只有軌道工程卻沒有產業,為何不考慮趁此機會將台鐵轉型為寬軌,既可做為高鐵的替代方案,也可使寬軌化的軌道產業在地生根,也可以此為基礎作為延伸到國外的產業。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25日出席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由國土規劃看前瞻基礎建設」座談會時發表了以上的談話,由於他出身綠營,又有地方執政經驗,他點出前瞻計畫問題所在,格外值得綠營黨內參考?他表示,前瞻建設「名字取得太好了」,讓大家太有想像,也有很高的期待,只是在前瞻的「菜」端出來後,大家才猛然驚覺一覺「哇!這也叫前瞻喔?」因為現實與期待出現太大的落差,他不諱言如果只把計畫名稱取作「振興經濟方案」,大家就不會想那麼多。

從提升民調的目的來看,前瞻計畫無法達到效果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在今年農曆年後開始被大量討論,也開始有更多計畫公布出來,大家都覺得這是蔡英文總統提升民調的一帖劑大補帖,但是以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趨勢來觀察,會發現到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2月份開始,小英支持度被游盈隆稱為「枯木逢春」時,蔡英文的民調支持度是41.4%,不支持則是41.3%。

但到了3月,小英滿意度就掉到了37.6%,不滿意度則升到42.5%,值得玩味的是,蔡英文的滿意度在4月時提升到38.6%,增加了1個百分點,在5月份的時候又上升到39.4%,增加了0.,8個百分點,也就是看起來略為提升,前瞻計畫乍看之下好像有那麼一點點效果,但是不滿意度跳升的速度也更快,從3月的42.5%增加到4月的46%,一個月增加了3.5個百分點。

到了5月份變得更嚴重,不滿意度從46%增加到51.8%,增加了5.8個百分點,不滿意度過半,也就是滿意度雖然略有提升,但不滿意度提升得更快。因此,蘇煥智認為,總的來說前瞻基礎建設看起來對小英是負面,反對的、不支持的程度大於支持的,所以花了8000多億元,看起來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

前瞻建設缺乏「戰略思維」

他舉例,蔡英文到基隆宣布,要在當地蓋一條輕軌,但是大家質疑怎麼路線大部分都是跟台鐵重疊的,這樣的輕軌運輸效益還存在嗎?所以大家肯定的聲音很少,才有那麼多的質疑。

至於前瞻計畫的「戰略目標」是甚麼?蘇煥智表示,現在看起來並不清楚,不過這也反映了台灣整體的焦慮,因為台灣各界都在擔心,在這樣下去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剩下的優勢還有多少?「前瞻的名字取得這麼好,大家都期待這個計劃是否會對台灣轉型提出有幫助的策略方案,結果推出的東西讓大家都覺得有問題,特別在軌道建設的爭議性非常大。」蘇煥智說。

蘇煥智認為,整個前瞻計畫的問題在於,有一半以上的預算要花在軌道工程,卻連對台灣是否要建立軌道產業,還是只要發展維修技術都還莫衷一是,而這樣的軌道建設推動計畫是非常沒有戰略觀的。

台鐵改採寬軌發展軌道產業,可做為南向基礎

蘇煥智說,現在台灣人的生活裡,高鐵是溝通南北的運輸工具,已經是不可或缺,如果高鐵突然停擺,對台灣社會影響衝擊非常大,對產業、城鄉影響也很大。若以戰略的角度來思考,可考慮將未來台鐵的立體化工程全面轉型為採用寬軌,全面高架化,這樣就可作為高鐵一旦停擺的替代方案。

而這樣的戰略思維也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除了能將台鐵當作高鐵的備用方案;另一個是讓寬軌化產業有機會在台灣生根,台灣的捷運、高鐵也都是寬軌,可以讓台灣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的軌道產業。發展自己的產業,也不會出現未來如以國際標發包,讓不同國家的廠商得標,還會出現系統規格整合問題。

而且,現在新南向國家有許多軌道工程,都是中國大陸在和日本競爭,如果台灣有機會和日系或歐洲軌道產業合作,未來就有可能有機會將產業延伸到國外。所以這不是反對建設,而是希望回到戰略的角度來思考。

輕軌建設沒有可行性評估

另外,目前輕軌建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可行性評估」,從目前可知的資訊中看到的,應該是有23項還沒有可行性評估,但又急著把他們納入計畫中,所以才會被認為是「先射箭後畫靶」,從外界看起來,就是為了要趕在520前通過來做行銷,所以大家會懷疑「有必要那麼急嗎?」,為何不能先好好對話。現在520已經過了,應回歸以理性及上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蘇煥智話鋒一轉接著說,現在許多國外來台的投資最大的障礙其實是政府,有許多法規限制與對外設限,譬如在綠能建設雖然要推廣離岸風力發電,但因為對漁民漁業生計產生衝擊而引發抗議,這時政府卻兩手一攤,叫雙方自己去談,在缺乏仲裁機制的情況下,一定談不好的。

還有Fintech、Insurtech相關,都是國家發展未來的願景,障礙卻都是來自於國家、政府自己,只要把這些法規障礙排除,是不必花錢就可帶來投資的,這也許是真正前瞻計畫所需要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