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胃食道逆流」會反覆發作?該如何改善?醫師解析

醫療保健

胃食道逆流是近年來常見的疾病。

典型症狀像是酸水逆流或是胸口灼熱感,大部分的患者在使用胃藥後會改善,但也有不少患者服藥後改善有限,或是一停藥就反覆發作。除了藥物之外,我們必須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若仍改善有限,則必須考慮食道動力學來排除其他診斷:例如食道蠕動功能障礙或是功能性心灼熱等。

在正常生理狀態下,胃內容物偶而會逆流回食道,但只要逆流量不要太大,在唾液的沖洗與正常食道蠕動功能下,往往不會造成症狀。然而如果逆流量增加,就有可能產生症狀。典型胃食道逆流症狀包含酸水逆流、胸口灼熱感等,甚至有些人會咽喉發炎、喉嚨有異物感、甚至齲齒等等。

胃食道逆流患者在胃鏡下可以發現食道與胃交界處的黏膜發紅、甚至潰瘍的情況,少數長期胃酸逆流者甚至會有黏膜變性,產生所謂的巴瑞式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此類患者必須定期接受胃鏡檢查,來早期發現黏膜變性惡化,產生癌化的風險。

胃鏡偵測到逆流性食道炎,或具有典型食道逆流症狀患者,醫師會開立制酸劑(質子幫補抑制劑)來治療,大部分患者在服用藥物後,症狀可以得到控制。

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很重要:

1. 平常應避免在進食後3個小時內平躺或是睡覺。

2. 在食物的選擇上,應留意影響食道括約肌收縮的食物(例如高油高糖的食物、甜點、咖啡、茶、薄荷)、高酸度的飲料或是水果(例如檸檬汁、水果醋、烏梅與柑橘類的食物)、酒精與碳酸飲料、辛辣與刺激性的食物等。

若在藥物與生活習慣調整後,仍持續有症狀,或是停藥後會反覆發作,就必須考慮食道動力學檢查,食道動力學檢查包含食道壓力檢測(Esophageal Manometry)和24小時食道酸鹼值與阻抗測定(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 and pH Monitoring)。

食道壓力檢測可以偵測食道肌肉蠕動的功能,用來排除食道蠕動功能障礙(例如食道遲緩不能等)。而食道酸鹼值與阻抗測定是將一細導管置於食道,紀錄患者食道酸鹼值一整天的變化。檢查結果可知食道是否是暴露在胃酸之中,或是其他非酸物質或氣體,以及症狀發生時是否真的有逆流產生,可以分辨是真正的逆流性食道炎,食道過度敏感、甚至是心因性胸痛,來進一步對症下藥。

若是真正逆流性食道炎,若飲食與藥物仍控制不佳,則可以考慮內視鏡抗逆流術(anti-reflux therapy),或是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可以更進一步改善症狀。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 廖俊堯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79期《新光醫訊》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