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餵藥案》毒物專家顏宗海:初步驗血驗尿恐有誤差 有症狀驗才有意義

藥品安全

新北市幼兒園餵藥案風波越演越烈,引發不少家長恐慌,想將家中幼兒檢體送驗。衛福部原宣布全國幼童可免費採檢,後致歉表示部立台北醫院新聞稿誤植,緊急更正為「僅限新北市」,但此舉也引發爭議。

新北市府今(1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即起全國幼童都可至新北8家專責醫院公費採檢,包括雙和、淡水馬偕、汐止國泰、台北慈濟、土城、亞東、市立聯合(三重院區)、部立台北醫院,皆提供醫療諮詢、抽血、驗尿、心理諮詢等醫療服務,相關費用全免。

對此,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表示尊重,但他認為,目前這個案子檢調還在偵查中,到底是少數個案還是系統性問題,案情尚未明朗,因此目前完全沒有推動普篩的基礎,也不會鼓勵所有的幼兒來檢驗。

針對篩檢從全國改為新北,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直言,「事件已持續超過1個月,全台家長人心惶惶,然而在事發第一時間,中央主管機關在哪?中央部會有跟地方政府成立危機處理平台,同時啟動管制藥品清查嗎?難道看到家長憂心孩童健康,滿腦子還想著選舉如何打擊政敵?」

不過回歸專業,究竟專家是如何看這件事?目前還有哪些爭議有待釐清?

(延伸閱讀:幼兒園餵藥案延燒》分析健保近20年資料...專家:3歲以下因「藥物不良反應」住院相當普遍 )

「免疫檢測法」驗血驗尿可能有誤差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現在很多人在討論驗尿液中是否有BZD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以及血液中是否有巴比妥(Barbiturates)。不過從醫師的角度來看,我還是建議有必要才驗,一般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巴比妥或苯二氮平,在人體停留時間也很短,且初步檢驗都是用免疫檢測法,可能有誤差。」

顏宗海解釋,驗血液主要是為了偵測治療的用量,「若有病人在服用苯巴比妥治療癲癇,我們希望他的藥物濃度可以控制在15-40微克/1cc,在醫院我們驗病人血液中的苯巴比妥濃度,是為了要調整用藥方向,低於15可能沒效、大於40副作用可能就會跑出來。」

他也提到,苯巴比妥在成人身上一般會停留3天,當然還是會根據個人體重、年齡、喝水量、用藥劑量、用藥多久有關,通常苯巴比妥會被肝臟代謝掉,一部份直接從尿液中排掉,但一般停留在血液中就是3天。至於苯二氮平則分短效、中效、長效,「臨床上大多使用短效跟中效為主,大約一週可以在尿液中看到,超過一週大概就代謝掉了。」

(延伸閱讀:新北幼兒園餵藥案》法務部列「巴比妥」為三級毒品 毒物專家:一般民眾不可能在藥局買到 )

有症狀、數值超過200,再用質譜儀分析才準確

顏宗海強調,不管是血液中的苯巴比妥,或是尿液中的苯二氮平類,都是初步的檢驗,臨床上稱為「免疫檢測法」。

「像前幾天汐止幼兒園發生疑似含有苯二氮平成分,檢驗結果分別為20奈克(ng/mL)和29奈克(ng/mL),就是使用免疫檢測法。」顏宗海解釋,臨床上要超過200奈克(ng/mL)才是陽性,低於200都是陰性,「最主要是免疫檢測法其實不完全準確,容易有偽陽性的狀況;有些病人吃了某些止痛藥,像是NSAID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也有可能測出陽性反應。」

顏宗海表示,如果免疫檢測法測出數值超過200奈克(ng/mL),下一步就要用同樣檢體、用質譜儀來進行分析,才會比較準確。「現在很多家長都想帶小孩去抽血或驗尿,我覺得除非小朋友的症狀帶給醫師檢查,連醫師也懷疑,去驗才有意義,報告還是要再搭配臨床症狀來看,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顏宗海表示,如果免疫檢測法測出數值超過200奈克(ng/mL),下一步就要用同樣檢體、用質譜儀來進行分析,才會比較準確。(圖片來源/ATOHS@photoAC)

「幼兒園長要同時勾結薪水不高的老師集體犯罪,有相當難度」

不過回到整件事情,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彰化醫界聯盟理事錢建文在臉書表示,目前檢方尚未公布幼兒園或老師家是否搜查到巴比妥,「幼兒園長要同時勾結數位薪水不高的老師集體犯罪,有相當難度,且正常情況下老師與家長都沒有餵少數特定對象安眠藥的動機。」

錢建文指出,以非法管道取得管制藥,在台灣已有相當難度,「台灣有9種含有巴比妥的複方藥,都有食藥署發的藥證,可以合法合理的使用,然而是否與篩檢的偽陽性有關是兩回事。」他強調任何檢驗都有其限制,尤其是比較快速且便宜的方法,「處理流程是否有問題,與是否有被餵問題藥物,是不同的兩件事。」

錢建文強調,「篩檢200奈克(ng/mL)以下,或直接用質譜儀檢測,是浪費社會資源的錯誤施政,且會使兒童接受不需要的抽血痛苦。真正長期大規模不分族群餵毒的是各地焚化爐燃燒所產生的戴奧辛,在中南部已造成超過4倍的可接受致癌風險。」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