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侵記》俄羅斯從反侵略到侵略 世界局勢改變 美國影響力正在衰退

國際政治

本文作者為理查·哈斯(Richard Haass),智庫機構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著有《義務法案:優良公民的十個習慣》,Substack每週推送專欄 “Home & Away”。

一個坐擁龐大能源儲備的專制國家領導人沿著一個較弱小鄰國的邊界部署了武裝部隊,並聲稱這個國家無權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存在。然後他開始發動入侵,目的是併吞該鄰國並將其從地圖上抹去。世界正面臨著一個迫切但艱難的問題,該如何應對?

俄烏戰爭是波斯灣戰爭的翻版

這就是1990年夏天發生的事件,當時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在伊拉克與科威特邊界,集結了部隊並發動一場出乎許多人意料的全面入侵。伊軍在幾天內就控制了科威特這個一直被薩達姆視為伊拉克其中一個省的國家。

現在用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替換薩達姆,用俄羅斯替換伊拉克,用烏克蘭替換科威特。上述的一切都近似於2022年2月發生的事情,當時普丁將俄羅斯軍隊聚集在烏克蘭邊境地區,並且在去年7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否定了這個國家的獨立,他在文中寫道:「我確信烏克蘭只有與俄羅斯結伴才能真正實現其主權。」

這兩場危機的爭議點,都是影響到國際政治的最基本準則:主權國家的邊界應該得到尊重且不得用武力改變。在這兩種情況下發動侵略的領導人都高估了自身的成功機率,同時世界上許多人也低估了這些威脅,覺得只是在虛張聲勢,直到事實證明並非如此。

30年前蘇聯反侵略,30年後俄羅斯卻進行侵略

外交和經濟制裁並不足以應對伊拉克和俄羅斯所構成的挑戰,因為現在需要的是大量的軍事力量。事實證明,美國的領導力對於扭轉一個國家的侵略和抵制另一個國家的侵略也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這兩個情境之間的重要差異,凸顯了世界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俄羅斯來說,1990年時,美國和當時的蘇聯雙邊關係相對較好,使冷戰得以和平結束,歷史表明這種結果是不會自動產生的。儘管伊拉克長期以來都是蘇聯的親密夥伴,但蘇聯卻為美國提供了外交支持,以抵制伊拉克的侵略。

如今,失去了內部和外部帝國的蘇聯已經不復存在。而作為其主要繼承者的俄羅斯則日益變得憤怒、怨恨和孤僻,俄羅斯正在實施侵略而不是反對侵略。

三十年前,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伊拉克的侵略,不僅授權對伊拉克實施經濟制裁,還授權對伊拉克動武以解放科威特。如今,安理會遭到邊緣化,因為俄羅斯在這個聯合國最重要的機構中擁有永久否決權。

當年中國支持或至少沒有阻撓國際上反對伊拉克侵略的努力。當時的中美關係比現在要好得多,這體現了冷戰後期,中美合作一起對抗蘇聯的狀況。

當時的中國也弱小許多,經濟規模只相當於美國的一小部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格言仍然影響著中國的外交戰略。而這一回中國卻在俄羅斯入侵前夕宣佈與俄羅斯建立無上限夥伴關係並一直給予支援,同時在整個過程中不予實施經濟制裁。

美國影響力已不復存在

30年前,美國果斷介入,向中東派遣了50萬部隊力挺科威特。然而,在911事件後,干預阿富汗和伊拉克失敗的美國對戰爭開始小心翼翼,也因為擔心會跟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正面交鋒,因此這次就避免了直接參與衝突,而將自身角色限制在提供武器、彈藥、情報和培訓。

上一次,全世界都團結起來反對侵略。可惜今非昔比,許多國家出於各種原因,不願意反對俄羅斯。印度還從俄方購買了武器和石油,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此外,美國團結世界各國的能力也已經減弱了,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各國對美國的尊重大大減少,而這是美國內部分裂和全球廣泛反對美國2003年干預伊拉克和2011年干預利比亞的結果。

拜登政府堅持把戰爭描述為民主與獨裁之戰的說法其實對自己沒有幫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算不上民主,如果美國能把重點放在一個國家的自由受到入侵威脅的話可能會得到更有利的回應,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政府都支持這一點。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差異呢?歷史上常見的地緣政治和大國競爭又回來了,國家間的武裝衝突也是如此。冷戰後的短暫喘息,歷史的美好假期,都已經結束了。

美國依然是眾多平等國家(確切地說是不平等國家)中的老大,但這不能與任何類似於霸權的東西混為一談。美國在1990年時享有的優勢已經消失,因為其他國家已經獲得了更大的實力。

最重要的是,當時和現今世界對侵略行為的反應差異,是一個令人清醒的警告,那就是國際體系已經朽壞。世界變得更加分裂,而此時,它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來共同面對例如傳染病、氣候變化和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帶來的挑戰。

團結是國際關係中的一種稀缺資源,「國際社會」大多是存在於想像中的。相反,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後冷戰時代已經讓位於一個以動盪和分裂而非秩序來定義的新時代。這個新時期或許還沒有被命名,但現實已經是眾人皆知了。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林伶潔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