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前瞻新竹輕軌 一位住新竹十年的年輕朋友想法是這樣

前瞻計畫

(讀者投書-本文作者為清大畢業、在交大取得碩、博士學位,整整在新竹求學十年,現為柯建銘辦公室助理。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自318學運以來,郝明義先生熱心公益,不時以民間的角度,對政府提出諍言,稱職的作為一個公民典範,深深的影響我們,而近來一系列關於「前瞻基礎建設」的文章,也著實發人深省。

而近日拜讀了邱繼弘(大河馬)先生關於軌道建設中新竹輕軌計畫一文,筆者思前想後,總覺有不少可以討論之處,而因為求學的關係,筆者在新竹也待了有十年之久,平時的也對於交通建設這一塊頗有興趣,算起來,邱先生也算是我的學長,因此在這邊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的見解,也希望學長與郝先生能夠聽聽學弟的不同看法。

連接新竹市與竹北市的交通問題必須解決

談到新竹輕軌,就必須要提到新竹縣市的發展過程,由於新竹縣市分治的關係,新竹市的腹地可說是相當有限,而後,因為有科學園區、工研院,清華交大等形成人口拉力的機構,加上名聞遐邇的城隍廟、南寮漁港等觀光景點,所以長久以來,新竹市內的交通問題,一向是為人所詬病的。

再來,頭前溪右岸的竹北,因為縣政特區的規畫,加上高鐵六家特區,新竹生醫園區、台大及台科大竹北校區的開發,整個竹北的生活機能得到相當大的改善,相對於新竹市而言,卻沒有這麼擁擠,房價也較為低廉,因此原本居住於新竹市的人口,以及來新竹市工作的外縣市人口,紛紛遷移到竹北居住。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新竹市與竹北市,甚至是沿頭前溪兩岸的芎林鄉、竹東鎮,幾乎可以算是一個跨頭前溪兩岸的大生活圈。然而這樣的生活型態帶來的問題,就是跨越頭前溪兩岸的交通,變成許多往來兩地通勤族的夢饜,上下班時間,塞在橋上半小時可算是基本,如果遇到下雨天,甚至要一個小時才到的了目的地。

這個問題,一開始政府不是沒有試過利用現有的設施來解決,如台鐵捷運化,內灣線新竹市段另外分出六家線通往竹北六家高鐵特區,以及利用高鐵橋下空間新闢的興隆大橋,都是目前政府已經實行的解決方案,只是,效果還是相當有限,而要解答為什麼效果有限,也可以順便回答邱繼弘學長在訪談中所提出的問題。

新竹輕軌的重點是通過的區域而不是增加班次

首先,邱學長提出的第一個疑問是,既然是目前已經有台鐵西部幹線跟六家線,要打造環狀的運輸系統,根本就可以只做竹北火車站與竹北高鐵站兩區之間的部分即可。這樣的想法非常直覺,但是非常不實際的,為什麼呢?

台鐵西部幹線目前的路線容量,在台北到新竹這一段,已經是幾乎滿載的狀態,而我們要知道,台鐵本身是屬於重軌運輸,先天特性上,主要適合負擔的運輸任務,是在於城際間的中長途的運輸,如果還要將區域內的短程運輸,交給台鐵去負責,則不僅原本城際運輸的服務水準會因此下降,同時,短程運輸所要具備的發車密度高,低運輸成本的條件,也永遠不可能被滿足。可以想像一下坐台鐵通勤電車的旅客,因為要待避快車的關係,所以頻頻被迫暫停,而台鐵也因為多開行的區域列車,使得城際間運輸的服務水準無法提升,因此,這一個提案,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

再來,既然邱學長認為有了六家線,就可以不需要做新竹市東西向這一段輕軌,卻又在後面的提問,再度質疑六家線沒人坐是因為班次太少,所以整體來說,只要做好台鐵營運效率的管理,新竹的環狀運輸就可以省下很多預算,這樣的邏輯,不僅有點前後矛盾,也是過於理想化的想法。

六家線班次少,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本來六家線興建的目標,就是做為台鐵與高鐵間轉乘之用,附帶的邊際效益,才是做為新竹市與竹北之間的公共運輸,因此發車與開車時間必須要配合高鐵的到站時間,這是無可厚非的。

再來,六家線新竹站到竹中站這一段路線,是與本來的台鐵內灣線共用的,現在為了維持台鐵高鐵間轉乘的服務水準,所以將營運模式更改為只有在上下班時間才會開行新竹到內灣間的全程列車,其他時間都以新竹到竹中,竹中到內灣的區間車營運模式為主,故這樣子的實際狀況,基本上就不太可能達到輕軌所能達成的服務水平,特別是在上下班尖峰時間,根本就與前面的「以台鐵西部幹線做為代替」的問題是一樣的,如果要想像,台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的服務水準,與小碧潭站之間的關係,是可以類比的。

而六家線沒人搭「是因為班次少」的這個理由,說真的,班次少真的不是主因,而是因為路線根本就沒有通過人口稠密區,當然民眾想要利用的動機就小了,如竹科上班族想要利用六家線通勤,簡直是找自己麻煩,最近的兩站,新莊車站在關新路底,竹中站在竹中路底,從兩個車站要進竹科,不是走光復路接介壽路,不然就是走幾條小巷子,最後還是塞在市區跟園區內道路上。

而事實上,邱學長這樣的想法,在台北捷運的路線規劃時,外國顧問也曾經有過提案,利用台鐵既有路廊作為台北市內東西向主要的軌道運輸即可,不需另建一條重運量的捷運線,然而後來再做評估時,也考慮到台鐵的特性不適合做為區域內運輸使用,也因此才有現在的台北捷運板南線,不說別的,兩位先進如果在台北車站要到台北市的東區,會選擇坐捷運還是搭台鐵呢?

最後,筆者認為,新竹輕軌的路線規畫,其實是一個好設計,環狀路線的特性,是在於去中心化,因此不會有縣市互搶中心的問題,也避免單一節點的客運量過於集中。

再來,就長遠的區域治理來看,這樣的設計,其實才能平衡區域發展,避免現在台灣各縣市發展都過度集中於單一核心,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衡,同時無形間也塑造了階級對立。

至於郝明義先生所提,三百億的計畫只有百來字敘述,筆者必須要說,行政院日前已經說明,前瞻計畫的預算是分期審議,因此每一期都有重新檢視的空間,再來,筆者認為,民間現在對於政府的要求,都是要加強「興利」,少點「除弊」,但現在對於前瞻計畫的討論態度,卻還是往「除弊」方向在走,兩邊的價值觀實在是非常衝突的,如果我們能跳脫既有的思想窠臼,把「興利」的開放創新精神用來鼓勵政府,對於台灣社會不管是在軟體或是硬體,乃至於思想上的進步,我想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