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灣醫療界掀起一場關於「波波牙醫」開放名額的爭議。
起因是立法院2022年5月三讀通過《醫師法》修正案,其中「7項附帶決議」遭牙醫界大力反彈。目前等待實習的波波西西(指前往波蘭、西班牙、捷克、匈牙利等國就讀牙醫的台灣學生)約400人,加上未來4年陸續回台灣的約1000多人。
「這樣算來一年會有約300-400多位波波西西來實習,身為波爸、波媽的立委,想在4年內一次解決,讓他們的小孩全部都去實習。」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指出,《醫師法》母法原是為了限縮歸國學人,但立委卻推出7條附加條款,企圖把塞車排隊的歸國學人,在短短數年一次解決。
究竟為何波波牙醫會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波波牙醫與台灣牙醫系求學跟訓練過程有什麼不同?波波牙醫真的比較差嗎?波波、本土牙醫各自怎麼看?若增開波波大門,對民眾就醫權益最大的影響又會是什麼?
為何先進國家以培訓本國醫師為主,不任意開放國外醫師?
本土小牙醫聯盟召集人、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理事長黃映綺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指出,波波牙醫與台灣本土牙醫系在基礎醫學課程,如人體解剖、組織構造、牙齒結構等並無太大差異,「但波蘭牙醫系多數是讀5年、台灣則是6年,足足比台灣少一年的培訓時間。」
「醫師總量管制、以本國培訓人才為優先和主要,是各國皆然,並不是只有台灣這樣。但是,為什麼各先進國家都會以自己本國培訓的醫師為主,不會任意開放國外醫師?」黃映綺列出3大原因:
1. 疾病有風土民情,各國會有差異
黃映綺舉例,「比如台灣有口腔癌問題, 我們在學校會針對這些加強教學,但波蘭並沒有加強這部分。」
2. 各國的保險制度、公衛政策不同
像是台灣的全民健保,跟波蘭的健康保險制度又有所不同,雖然波蘭的國家健康保險 NFZ(Narodowy Fundusz Zdrowia)主要概念和全民健保差不多,但一般去看病,醫師給處方籤後,民眾須自行去藥局領藥,而藥費的部分就是自費,「在台灣,牙科治療一般用藥都是健保給付。」
根據WHO期刊《European Observatory on Health Systems and Policies》報告指出,一般而言,在歐洲,牙科很多治療都是「自費」或自行負擔部分治療費用,公共保險給付項目並沒有台灣那麼大。
3. 母語不同
黃映綺認為語言會大大影響學習成效,「特別是醫學屬高專業的學習,雖然英文的醫學專有名詞大家都一樣,但怎麼學習卻大有關係。在台灣,老師用母語講課,實習時用母語和病人溝通,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效。」
她指出,波蘭、西班牙的母語是波蘭文及西班牙文,「台灣過去的留學生,英文、波蘭文和西班牙文程度如何?波波西西去國外上『英文』國際班,代表當地老師也不是用母語在教學。試想英文不太遛的波蘭老師,用英文教可能英文程度也不太好的學生, 學習效果會如何?」她進一步指出,「實習時面對當地病人講波蘭文和西班牙文,波波西西又能聽懂多少?語言不通怎麼實習?令人納悶。」
一名北醫牙醫系學生也表示,「訓練中的實作對牙醫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念書可以靠自己,但實作很需要師長手把手教導,所以資源有限、訓練名額有限,才能進行條件嚴謹的實作。」他強調,在法案當中寫入「總額管制」的精神,是對學生最重要的保障。
波波西西嘆:要等9年才能實習、10年才能考二階國考
根據留學代辦「林氏國際醫學教育顧問中心」資料指出,以波蘭華沙醫學大學5年制牙醫系為例,學費5年共約81,050歐元,加上外國人申請報名費200歐元,以及書費、耗材費、各式雜費每年約2,000歐元,住宿費及生活費每年約6,000-7,000歐元,5年下來約126,050歐元,相當於新台幣約440萬元。
一名前年從西班牙習得牙醫畢業的林同學表示,去年考過國考,目前他的名次需要等9年後才能實習、實習一年,等於要10年後才能考二階國考,他表示許多像他一樣的留學生這段等待時間只能打臨工,也有1/3左右回歐洲執業。
「我覺得這對國外留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我們合法出國回台,跟國內牙醫系學生考一樣的考試,考完試後他們不用被限額,但我們考完卻要等待這麼長的時間。」林同學指出。
另一名波波家長也抗議表示,「這些孩子是符合美國教育部認可,這些學校在美國跟台灣醫學院是同等的,並沒有繞過合法正常的管道。去年《醫師法》公布後,雖然決定9大地區以後回台都要考學歷認證,但在這之前,法律有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應該要保護之前已經出國的孩子,有些孩子已經35歲了,20年後55歲再回到牙科專業意義何在?不能讓他們等20年。」
本土牙醫:波西西能接受美國的「差別待遇」,也請尊重台灣體制
不過對此,黃映綺回應表示,在美國當牙醫或醫師,他們對學歷的看法基本上只有分 「美國」和「非美國」。「所以,強調台灣和波蘭的學歷在美國地位一樣,是沒有意義的事,因為都屬於『非美國』,所有非美國學歷,必須再到美國牙醫學院讀2年Internal program(內部培訓),之後才可以在美國考照執業,要進去Internal program很競爭且名額有限。」
她進一步指出,美國的「外國醫學系畢業生教育委員會」規定,2023年以後,「非美國」的外國醫學院畢業生要去美國工作,畢業的學校必須通過WFME(WHO及「世界醫師協會WMA」共同設立的非政府、非營利組織,設立宗旨在使各國醫學院培育出的醫師及所授予的醫學學位符合應有水平)的認證。「目前台灣的醫學院都符合認證,但是波蘭不符合認證。」
「同理回到台灣,我們要求區分『台灣』和『非台灣』的學歷,這做法跟美國不是一樣的嗎? 波波西西就是『非台灣』學歷。為什麼波波西西可以接受在美國的差別待遇,卻認為在台灣就必須對他們跟本土學生一樣的待遇?」
黃映綺也提到,去年5月《醫師法》修法,規定自112年(2023)1月1日起去國外讀書者回國後都要先通過「學歷甄試」,沒有國家再享有免學歷甄試的優惠。「所謂修法信賴保護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指的是『免學歷甄試』這個部分。現在排隊的波波西西早就全部都免學歷甄試, 何來的信賴保護原則問題?」
「我的台大牙醫系同班同學去美國,從美國牙醫學院重新讀起,一切遵守美國的制度和規定,沒有人在吵美國要為他改規定。回到台灣,我們對國外學歷就是有實習名額限制,波波西西也早就知道這些限制,請他們遵守台灣的規定,尊重台灣的體制。」
如果開「波波西西」大門,對民眾就醫、權益有何影響?
問到如果真的開「波波」大門,對民眾就醫、權益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黃映綺認為影響層面有這3大項:
1. 醫師整體訓練品質下降,民眾就醫品質跟著下降
黃映綺強調,一位成熟醫師的養成,從入學到能獨當一面,要耗時近十年,「養成過程包括學校、PGY(畢業後不分科一般醫學訓練)和專科訓練,需要有師資、設備和病例數,這些訓練資源都非常珍貴有限。」
「因為我們是在醫『人』,不是在醫『機器人』,有完整的訓練才能確保民眾的就醫安全。」
她表示,引進大量未成熟的國外牙醫學畢業生, 等於國內還要幫忙訓練。「國內的訓練資源是為了培訓國內的學生,現在變成要拆分給外加進來的國外學歷學生,不僅會造成整體訓練品質下降,這對國內學生也不公平。而且有些波波背景強大,在白色巨塔裡有人護航,台台(指台灣本土學生)根本搶不過,只敢怒而不敢言,這樣對台台公平嗎?」
2. 加速國內醫療環境崩壞,醫病雙輸
目前全台有1萬6,534多位牙醫師、7千多家牙醫診所,黃映綺表示,「國內人口/牙醫比已經低到1,420,正在邁向日本牙醫過剩、牙醫產業崩壞的道路,況且台灣人口已連續3年呈現負成長,而醫師和牙醫師卻持續正成長,全民健保的就醫資訊顯現牙醫師已經供過於求,如果再引入大量國外學歷醫師,將加速國內的醫療環境崩壞,導致流浪西醫、牙醫,醫療業的惡性競爭、過度醫療、醫病關係惡劣、劣幣逐良幣,優秀人才不願意再投入醫療界,是醫病雙輸!」
3. 民眾的價值觀混淆,教育的公平正義不在、社會道德淪喪
黃映綺指出,從民國99年(2010)起,就有實習名額限制的規定,「所有在排隊的波波西西學生都知道,如果現在因為他們不想排隊了,政府就幫忙大開後門,那不是等於在鼓勵投機行為? 」
本土牙醫憂:醫師人數過多,恐進行非必要醫療
她納悶,國內學生有總量管制不能多收,為何國外學歷卻可以任意增加,「那不也等於在否認自己國家的醫療教育?台灣是醫療落後國家嗎?附帶決議的提案委員是波媽賴惠員,已是賴委員自己承認的公開事實,政府若為賴委員的子女大開後門,是要告訴民眾,當立委就可以不守法?執政黨愛怎樣就怎樣?」
林元敏認為,臨床訓練不足的波波醫師,除了造成病人傷害外,還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另外,醫師人數過多,使病人數不夠支撐診所的營運,會造成許多醫師進行非必要醫療,使得醫療品質下降。波波西西花了幾百萬在國外唸書,是否要趕快回本,以至於進行非必要的醫療,這幾點都是蠻危險且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