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價值下年輕族群反而更不快樂....精神科醫師分析背後三原因

醫療政策

「憂鬱症」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人類健康頭號殺手之一,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2022年《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JAMA Network Open)指出,年輕族群高達5成以上患者沒有求助或接受治療,「費用」與「不知何處獲得協助」為年輕人不求助的主因。

而根據2016-2021年健保就醫資料顯示,15-30歲年輕族群,有精神科相關診斷者,自22.1萬人成長至29.2萬人,總健保就醫人數占率由4.8%成長至7.0%,整體成長率為47%。年輕族群撥打安心專線的原因,因憂鬱傾向、家庭、人際困擾等問題就占了7成。

「憂鬱症被公認是本世紀最大的殺手,台灣憂鬱症年輕化的趨勢也已經形成了,一方面可能年輕朋友不太清楚有什麼資源可以協助,另一方面是社會對於年輕朋友心理健康需要協助的認知不足,甚至會把年輕族群汙名化為草莓族、抗壓力太差、叛逆期等,因此把他們的需求簡單化而忽視了。」衛福部部長薛瑞元7月31日出席心理健康司記者會時指出。

每4個高中生就有1個有輕生念頭...專家分析3原因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指出,心理健康需求可以用冰山模式來表示,「一般大家所注重的不幸自殺身亡事件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背後有更大的心理健康需求。根據過去的研究,每個自殺身亡背後可能代表著20-40個自殺行動,每個行動背後可能有10個自殺想法,以及更多心理困擾存在。」

張書森及研究團隊從死因統計、健康行為調查及健保醫療,分析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數據,企圖了解冰山不同層次的健康需求,「這些數據都顯示過去10年中,年輕族群心理健康需求有增加的情形。」

他指出,從自殺身亡率來看,台灣在過去10年中30歲以上自殺率趨勢呈穩定或下降,但15-29歲自殺率有上升趨勢,且越年輕的族群增加越多,15-19歲在2014-2022年間增加了137%。而自殺背後的想法跟企圖盛行率也是增加的,「國健署針對全國學生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2013-2021年的高中生,在過去一年中有自殺的想法及行動已增加到25%及9.4%,代表每4個高中生就有1個有自殺想法、每10個就有1個有自殺行為。」

至於年輕族群精神診斷就醫情形中,根據台灣健保資料顯示,過去5年得到精神科診斷的比例,在全人口有增加的情形(增加16%),15-29歲族群增加47%,代表實際接觸醫療的比例也有增加。

張書森指出,台灣在過去10年中30歲以上自殺率趨勢呈穩定或下降,但15-29歲自殺率有上升趨勢。(攝影/陳稚華)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顯示,過去5年得到精神科診斷的比例,15-29歲族群增加47%,代表實際接觸醫療的比例也有增加。(攝影/陳稚華)

張書森進一步指出,從2014年左右開始,年輕族群的自殺率趨勢,從原本下降變成上升,且上升最明顯的就是30歲以下的族群。他強調自殺是複雜原因的結果,不是單一原因導致行為的發生,但從資料分析跟危險因素的趨勢做一個比較,列出幾種可能的原因:

1. 父母年齡層離婚率上升

張書森表示,差不多在同一時間點父母年齡層的離婚率從穩定到有增加的趨勢,代表來自家庭的支持或挑戰也是增加的,「從這點來看更不該直接把年輕人貼標籤認定是草莓族。」

2. 年輕族群的心理健康議題有惡化趨勢

有些調查顯示年輕族群因擔心、困擾而睡不好的情況增加,以至於自殺身亡的想法也跟著上升。

3. 網路使用增加

張書森表示,網路使用跟自殺行為的關係很複雜,很難說使用網路一定會導致心理健康異常,「不過自我傷害這件事,因為網路讓它的能見度變得更高,也就是說相對於父母長輩那一代,年輕族群有更多機會得知自我傷害的方式,我們必須注意到網路是兩面刃,除了傳統媒體應避免過度報導自殺新聞外,網路媒體、自媒體也要避免有害的訊息。」

他進一步舉例,「最有名的例子是倪敏然自殺事件,當年被連續報導一個月,那一個月台灣的自殺身亡人數增加了60-70%,名人效應非常明顯,也稱作「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另一個國外最有名的教訓就是於2017年在Netflix開播的電視劇《漢娜的遺言》,開播後造成美國青少年自殺率激增。台灣近年來的戲劇也有一部分過度呈現自殺身亡的部分,可能會讓這個行為更加普遍化、常態化,要非常注意。」

專家強調遇到心理健康問題,不要害怕向外求助,有了好的支持跟關係後,可以更有力量去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圖片來源/freepik)

多元價值下卻導致年輕族群更不快樂?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也表示,過去從精神科診間、進行心理治療,以及在一般大眾或媒體上接觸到很多年輕人,發現很多人都不理解年輕族群為什麼會有壓力?他們不是活得很自由自在、有創意、多元發展嗎?但在實際接觸後發現他們最普遍的心聲是「我都沒有被人了解」。

鄧惠文指出,過去10-20年間,台灣社會鼓勵多元化發展,「但也因此導致很多年輕人會覺得前無古人、沒有可追隨的目標、不想照著爸媽講的去做,甚至在學業或職場上沒有前輩可以完全說服他們,因為年輕族群從小就被說服要做出自己獨特的樣子。對於年輕族群來說要創造自己的人生,且凡事都要靠自己、不依賴權威,還要做得比之前的人更好,壓力是很大的,年輕人會覺得很難面面俱到,也找不到對自己肯定或滿意的地方,對於自我認同、定位是困難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年人覺得幫不上年輕人的忙。

在與學校諮商輔導中心了解後,鄧惠文也發現現在學生在情感、人際關係上面臨一個很獨特的狀況,「他們不只拒絕長輩情緒勒索自己,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別人的情緒負擔,所以在遇到各種關係的摩擦時,很快就會抽身、退後想自己解決困難,不習慣求助,但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崩潰,且在多元價值下年輕族群很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自己或同儕都容易忽略潛在的精神疾病表現。」

鄧惠文強調,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態並不容易,包括情感覺察、思想覺察,尤其是自己的調適系統出了問題,有時候沒辦法看清問題的原貌,「這時專業人員就可以根據不同專長協助,有了好的支持跟關係後,可以更有力量去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害怕求助。」

8月1日起衛福部試辦1年,提供15歲到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攝影/陳稚華)

8/1上路》衛福部提供15-30歲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

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指出,自112年8月1日起試辦1年,衛福部提供15歲到30歲有心理諮商需求的年輕朋友,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她指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三大重點包括「鼓勵年輕人勇於求助」、「尋求及認識心理諮商」、「加強高風險個案醫療轉介」。

她表示,從公衛數據顯示可以發現,特別在新冠疫情後,15-30歲的憂鬱和焦慮、自殺企圖都有上升趨勢,「許多年輕人無法處理自己的心理困擾,可能不知道資源在哪,或不了解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服務的效果,不願主動求助。現在只要掃瞄QR code就能找到家裡附近便利的心理諮商所或醫療院所,目前簽約的共有300多家,陸續還在增加中,希望年輕朋友可以正確認識並善用心理諮商。

陳亮妤指出,特別在新冠疫情後,15-30歲的憂鬱和焦慮、自殺企圖都有上升趨勢,但有4成未就醫。(攝影/陳稚華)
在國內行之有年的信效度測驗「心情溫度計」,若總分大於等於15分,或是自殺想法大於2分以上,就認為應轉介醫療院所(攝影/陳稚華)

陳亮妤也強調,如果憂鬱症持續、需要更進一步醫療介入的,也會利用此次方案希望在3次諮商內把高風險族群篩出來,轉介醫療院所或診所,讓醫療可以提早介入年輕朋友的心理議題。她表示,心理健康司從3月開始同時與教育部合作建立「校園自殺個案關懷轉介流程」,並積極引進「澳洲心理急救包」,未來希望能簽署成功,建構更完善的心理健康防護網。

心健司副司長鄭淑心也提到,目前粗估每人每次諮商費用約新台幣1600元,今年8月至12月初步編列2,880萬元預算,預計共1萬8,000人次受惠。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心理諮商服務機構名單: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6608-74985-107.html

【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常見問答:
https://dep.mohw.gov.tw/DOMHAOH/cp-6608-7495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