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事執一生 人間國寶李秉圭

職人

閩南語中「頭手」用來形容在專業領域之中,對於技術首席的尊稱,出身傳統木雕工藝世家的李秉圭大師,以「擇一事、執一生」的頂真精神,畢生為傳承傳統木雕工藝及延續家族事業不懈奮鬥,榮獲人間國寶的雙重肯定。

木雕世家 克紹箕裘

民國38年李秉圭出生於鹿港木雕世家,自先祖李克鳩於清道光年間渡海來台,李家即以木雕為業,傳承至李秉圭,已是第五代。世代從事木雕的李家,在匠師雲集的鹿港,以精湛的工藝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居鹿港木雕界之牛耳,素為業界所敬重。李秉圭的父親是國寶級木雕工藝大師李松林,曾經榮獲國家民族藝術藝師稱號和首屆薪傳獎,畢生奉獻於傳統木雕領域,是鹿港小鎮家喻戶曉、備受尊崇的長者。

李秉圭自幼在充滿木香、木屑與鑿花的環境成長,受家學薰陶濡染,自然對木雕也產生濃厚興趣,看著父親埋首創作的背影,李秉圭用崇拜的心跟著父親學習,一開始從幫忙描稿及前置準備作業開始,每天勤奮地跟著父親觀摩摸索木雕工藝,逐漸掌握精髓所在,他也立志成為和父親一樣的頭手。

服完兵役後,李秉圭就全心投入木雕工作,除了擅長傳統木雕外,對於佛像、歷史或神話人物的雕刻,型態、神韻之掌握,也是一絕。佛像和神像是李秉圭作品最多的項目,尤其是他所雕刻的觀音菩薩,法像莊嚴,型態優雅,最為人所稱道。

民國109年,他以一尊《鍾馗》參展三義木雕藝術節,榮獲「台灣木雕薪傳獎」的最高榮譽,這尊腰懸寶劍、神態自若的《鍾馗》刀法簡潔、造型樸趣,不似一般常見到的那個鬚眉俱張、揮劍怒目的鬼魅剋星,令人印象深刻,作品由三義木雕博物館的典藏。

內外兼修 一藝入魂

在歷史人物方面,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所收藏作品「竹林七賢」,七尊人像個個型態各妙,如崖岸自高的嵇康、長嘯忘形的阮籍、貪杯微醺的劉伶、清妙高雅的王戎、風範絕倫的向秀…等等,將兩晉崇尚清談倜儻風流的領袖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顯現其對人物特質的獨特體認。「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敬業樂業,專心致志,博覽眾采;作品的創作則需要先深入了解創作標的角色的各類背景,最重要的是把人物的精神特點做出來。」李秉圭如是說。

為了精進木雕工藝,李秉圭也勤習書法,他寫的一手好字,將雕刻與書法融為一體,豐富其作品的生命。李秉圭說:「鹿港木雕界向來就有『四點金』的說法,即是一個合格的木雕藝師必須精通『人物、花鳥、博古、雜碎』等四類題材,才能應對各類雇主的要求。」因此,他涉獵極廣,只要對自己作品創作有益的事物,他都孜孜不倦地追求著,舉凡神轎雕刻、木雕鑿花、佛像佛具等,無一不精。

師者為工作而生活、匠者為生活而工作,做為斐聲中外、馳名遐邇的木雕大師,李秉圭閒暇之餘勤習博覽文、史、書、畫、藝術等,長期對國學的鑽研,充實了他的學養,也豐富了他創作的靈感,使得他的作品,不論是神佛人像、家具器物還是花草鳥獸,在刀斧刻鑿中呈現出與眾不同、靈動脫俗的神韻。

連獲肯定 傳承不息

李家重視木雕技藝的傳承,兒子李太一克紹箕裘成為傳習藝生,擔下傳承第六代的招牌,同樣以崇拜仰慕的心跟隨父親學習;民國111年李秉圭偕同在雲科大執教的女兒李昱帶領團隊,以現代科技修復李松林當年所打造的金銀雙面格扇修復計畫,祖孫三代讓昔日的金銀廳格扇風華再現,也讓李家木雕工藝薪火相傳。民國103年起李秉圭也進行傳習紀錄與人才培育計畫,也到各地如三義木雕館等地教學,傳授木雕工藝經驗,讓傳統技藝生生不息。

從事木雕創作已經超過一個甲子的李秉圭,至今已為傳統木雕工藝領域一方頭手人物,早過古稀之年的他仍然堅持著「工作再工作」的熱情,真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繼民國102年獲選文化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鑿花技術保持者、民國108年再獲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的榮譽,成為人間國寶藝師雙認證後,民國111年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十年間連獲傳統工藝三項大獎,雖是難得,但對熟知李秉圭的人來說,實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