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補貼電動汽車、綠能產業的國家 將會是新秩序世界的輸家

國際經濟

《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分析,在全球殘酷的科技競賽中,保護主義抬頭,正在顛覆數十年的自由貿易,同時美國、日本、德國、中國發放巨額補貼,以贏得未來的產業,但是,新加坡、英國、新興國家等不補貼半導體、綠能、電動汽車等關鍵產業的國家將淪為輸家。

大量外國資金湧入美國

華府針對電池、太陽能設備和其他綠能科技製造商,新推出稅負抵減,正在吸引大量外國資金湧入美國,歐盟試圖以自己的綠能支持方案來應對。

日本宣布計劃舉債1500億美元,為綠能技術投資浪潮提供資金。所有這些國家都在努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在電池和製造電池的礦物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現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國家正在被拋在後面。在幾十年的自由貿易中,許多靈活的小而美經濟體快速崛起,但是在激進的產業政策新時代,小而美經濟體處於不利地位。

德國補貼110億美元助英特爾建廠

英國和新加坡等工業化國家在提供補貼方面,缺乏與最大經濟集團競爭的規模。印尼等新興國家原本希望利用本國自然資源,來攀登經濟階梯,但也受到世界大轉變的威脅。

英特爾和德國今年6月份簽屬協議,德國政府承諾,對英特爾補助110億美元,用於建設2座晶圓廠,總理蕭茲(Olaf Scholz)表示,這是德國史上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德國政府承諾的融資遠高於新加坡貿工部的整年度預算。

「讓我坦白地告訴你們:我們負擔不起比大國更高的補貼規模。」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最近在一次造勢場合對支持者表示。

英國新創公司Nexeon要在南韓建廠

在倫敦政府資助的資助下,英國電池科技新創公司Nexeon在牛津附近開發自己的技術,去年籌集超過2億美元,但是Nexeon第一家商業生產的工廠將設在南韓,隨後會在北美設立第一家工廠。

「遺憾的是,工廠都不是蓋在英國。」Nexeon執行長布朗(Scott Brown)無奈地說。 如果政府不加大對電池業的支持,Nexeon不認為這種情況會發生改變。

AMTE Power是英國為數不多的本土電池製造商,該公司表示,鑑於美國和歐洲提供的補貼存在差異,該公司可能會重新考慮斥資2億美元在蘇格蘭建造工廠的計劃。英國電動汽車新創公司Arrival 去年表示,以稅賦優惠為由,希望將生產重點放在美國,而不是英國。

根據《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美國為清潔能源提供3690億美元的激勵措施和資金,為外國投資帶來意外之財。 德國車商寶馬(BMW)甫於南卡羅來納州破土動工,建造一座電池工廠。南韓公司現代和LG宣布斥資43億美元,在喬治亞州建造電池廠,日本松下集團正在堪薩斯州建造一家工廠。

逐步消滅全球化

美國、歐盟、中國補貼競賽,代表過去幾十年來打破國家間貿易和投資壁壘的全球化進一步被消除。

過去,全球化浪潮推動南韓和台灣等昔日貧窮的國家轉變為高科技發達國家,使數億人民擺脫貧困,西方消費者獲得大量便宜的消費品和更高生活水準。科技進步、新的管理理念以及商品和金融資源也更加自由地在國與國之間流動。

但是歐美為全球化付出高昂代價。製造業工作轉移到亞洲或前蘇聯國家,美國和西歐曾經繁榮的社區空心化。隨著全球經濟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面對外國資金湧入和流出,一些經濟體經常遭遇不穩定的資本流動。

經濟學家表示,無論是出於國家安全、地緣政治競爭還是供應鏈焦慮的原因,消除全球化,都會衍生一些問題。特別是,小型開發中經濟體遭承受較大的風險,如果它們想要促進出口貿易,實現更大的經濟繁榮,就需要進入全球市場。

中國FDI創下史上新低

美國前財政部官員、資產管理公司TCW集團新興市場董事總經理洛文格(David Loevinger)表示,「整個世界正在變得更加內向,並遠離開放的貿易和投資。歐洲、美國和中國正在補貼競賽,而這場競賽的輸家是財政資源較少的較貧窮國家。」但是作為補貼競賽的領先者,美國正在吸引投資熱潮。

聯合國數據顯示,美國去年吸收全球約22%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成為全球最大的接受國,明顯高於2019年的13%占比;5月份,與製造業相關的建築支出比去年同期激增76%,達到1,940億美元。

反觀,中國第二季只有吸引FDI只有49億美元,比起第一季的205億美元銳減76%,也比去年同期銳減87%,創下25年前開始統計這項數據以來,中國史上最低的單季FDI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