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重組效應 台灣7月外銷訂單對美、中差距擴大 東協穩定成長

總體經濟

經濟部21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477.3億美元,月增35.5億美元或8.0%,年減12%,連續11個月負成長,但減幅較上月24.9%明顯收斂,7月表現比統計處上月預期的好。

統計處長黃于玲補充,7月減幅縮小是由於去(2022)年7月是訂單長期正成長的態勢下,首次掉到負成長,因此與去年基期偏低有關。

而在中美兩強角力以及供應鏈移轉情況下,不只貿易依存度出現顯著變化,外銷訂單也開始可見一增一減趨勢。

(更多新聞:兩岸貿易依存度出現變化 今年前7月對中港出口占比創10年新低 對美創新高

7月年減率顯著縮減,外銷訂單總額為約為477億美元。(圖片來源/經濟部)

台對中外銷成長趨緩、美超車

根據經濟部21日公布7月外銷訂單數據,台對中、美兩國外銷訂單金額從108年開始差距逐漸擴大,到去(2022)年甚至出現台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年減17%、對美則年增4.5%的成長差距。

而今(2023)年1~7月台對中累計外銷664.1億美元、年減27.6%,也比美國的993.4億美元、年減17.2%衰退更多。

若以商品類別來看,7月美國訂單主要以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為主,各占比為35%、34%,總訂單金額142.9億美元。

7月中國大陸及香港的訂單主要以電子產品為主,占比為53.9%,年增7.8%,總金額106.7億美元,黃于玲說明,此為通路商接到通訊晶片的訂單,且IC設計的手機晶片、面板驅動的訂單也呈現成長情形,屬於庫存回補、消費性新品推出前的備貨旺季所帶動。

歷年外銷訂單金額,110年各國皆大成長,111年美國、東協和日本正成長,中國大陸年減17%為最高;今年1~7月中國年減27.6%,比美國17.2%相差近10%。(圖片來源/經濟部)

台對東協整體穩定成長,7月海外生產比47.9%

因為新南向政策加持與供應鏈移轉關係,部分生產線從中國大陸轉至東南亞。東協外銷訂單1~7月累計外銷金額為442.9億美元,年減2%,為五大訂單國年減幅度最小的一個;7月單月金額則為8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增長33.7%,成為7月唯一正成長的地區。

其中東協的電子產品訂單年增率翻正,黃于玲說明,因為記憶體廠商的東協客戶下了一次性大訂單,不見得是長期需求的反彈訊號,後續有待觀察。

累計今年前7月訂單金額316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減少19.6%。統計處預估,8月訂單金額落在470至490億美元,年減13.9%至年減10.2%。

7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7.9%,較上年同月下降1.4個百分點,黃于玲指出,主因是7月伺服器等資通訊產品廠商提升國內生產比重,致整體海外生產比降低。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