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了別人...中國經濟困境也是Made in China 習近平只有3條路可走

中國議題

本文作者為:

哈斯(Richard Haass),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名譽會長。

中國經濟表現相當亮眼,直到最近。自1992到2022年,中國經濟年產值從不到5000億美元飆升至18兆美元,多年來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中國人均GDP從不足400美元增加到1.3萬美元。

然而近年來中國經濟成長明顯放緩。某種程度上這無法避免,將數億人從低效率的鄉村農業轉移至生產力更高的城市工廠,這種轉型只會發生一次。

西方對中國的經濟、政治期待都落空

中國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美國及許多先進國家支持。這些國家投資中國、發放貸款、轉移技術,同時歡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當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違反對WTO的承諾,並保護其重要經濟部門免於外國競爭,西方也傾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西方國家之所以這麼做,是出於簡單的經濟計算,也就是打進14億人這個龐大消費市場的美好前景。理論上隨著中國愈來愈富裕,中國人民將能向西方企業購買更多東西。中國勞動成本較低,也使跨國公司能以更低的價格生產和銷售商品,因此降低通貨膨脹,讓消費者購買更多商品。

除了經濟邏輯以外,西方還抱持一項政治邏輯:歐美希望,甚至期待中國經濟崛起會讓他的政治自由化。許多人假設,更富裕的中國也將變得更開放、民主和以市場為導向。

他們還認為,如果中國愈來愈受益於投資貿易,他在海外的行為會保持克制,以維護促使他崛起的關係。他們希望中國作為現有國際秩序的主要受益者,他會成為秩序中「負責任的利害相關人」,而不是試圖推翻這個秩序。

中國經濟困境同樣是「中國製造」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上述種種希望許多都破滅了。中國出口的低價商品取,代了西方國家自己製造的產品,並導致本國就業機會萎縮。中國在國內外都沒有變得更開放或溫和,而是恰恰相反。因此,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於中國能從他們那裡進口哪些技術和產品,以及是否允許本國企業投資中國等方面,審視是愈來愈嚴格。

這些限制導致中國經濟放緩,不過中國陷入經濟困境的主因是來自內部,就像其他許多東西一樣,它們都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

中國經濟最嚴峻的問題在於,過度依賴效益愈漸降低的投資(尤其是基礎建設)和出口、臃腫又缺乏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還有債務像吹氣球一樣不斷膨脹。所有這些難題,全部或部分源於中國領導人決定強化國家在經濟活動的角色,忽視或壓制市場力量,阻礙私營部門和中產階級出現

習近平現在面臨三種選擇

中國領導人現在有三種選擇。一是「堅持到底」,將政治控制置於經濟成長之上。如果當前困境有所緩解,這是中國政府最有可能選擇的路徑。然而,如果今日這些問題持續下去甚至惡化,因此導致經濟成長常年不見起色,可能會激起北京領導階層想極力避免的政治挑戰。

年輕人失業率高漲可能是另一個火藥桶,更糟的是時間並不站在中國這一邊,因為人口萎縮和高齡化也會額外拖累經濟成長及生產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小圈圈的第二種選擇是「改變路線」中國領導人往往抗拒改變政策,因為這代表之前的做法存在一定程度的錯誤,這可能被視為弱點,招致政治對手提出挑戰。目前他們恐怕不願這麼做,因為擔心經濟大幅自由化恐導致政治自由化的改革壓力。

然而,如果他們判斷改變路線的風險較小,他們可能就會這麼做。這類評估最近才有一項先例:好幾年來,中國政府的新冠防疫政策強調密集篩檢、長期封城,而民怨因此增長。

2022年12月中國當局突然放棄了「清零」政策,轉向較容忍病毒在人群間自由傳播的政策。中國的疫情死亡人數不詳,但他在幾個月內達到新平衡,在可接受的風險水準下恢復正常活動。或許中國的經濟政策有朝一日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去政治化」。

硬幹、改革、打台灣

除了「堅持到底」和「改變路線」,還有第三種選項:「轉移焦點」。最簡單且最可能的做法就是加快改變台灣現狀。比起經濟成長,中共政權可能選擇擁抱更具侵略性的民族主義,作為其合法性來源

這條路可能非常誘人。有些人或許會主張比起引導經濟反彈,這麼做的難度和風險都比較低,畢竟中國享有地緣優勢,軍力也遠比過往強大。此外,台灣及其潛在夥伴長期放任自己在經濟上愈來愈依賴中國,而政治兩極化的美國全力支持烏克蘭,但其軍事力量及製造基礎,難以讓他武裝烏國的同時又在台海作戰。

不過正如烏克蘭所示,戰爭是不可預測的。中國軍隊缺乏近代作戰經驗,而台灣享有美國兩黨力挺,經濟制裁將嚴重削弱中國經濟。尤有甚者,俄烏戰爭和中國富有攻擊性的行為促使日本、南韓、澳洲和美國致力達成防務合作與協調。

要改變北京的「中國夢」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有機會影響他的盤算。西方的目標應該是說服中國的統治者,轉移焦點──也就是訴諸侵略──是愚蠢之舉,而在堅持到底和轉移焦點之間,他們唯一的真正選擇是在經濟上改變路線。而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中國的抉擇將決定習近平留下的遺產、中國的未來,甚至是21世紀的歷史走向。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