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靠減碳發大財?關於碳權的9大迷思

努力小農

最近在台灣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聽到有人在談碳權、碳交易,總統蔡英文更在8月7日碳交易所掛牌典禮中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子法陸續上路,帶來碳定價、碳交易等機制,未來將透過自願減量、增量抵換、國外交易三管齊下推動淨零轉型,預計2023年至2030年,帶動4兆元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產值,並提供逾55萬個就業機會。」

看來就像區塊鏈、比特幣和各種虚擬貨幣帶來的「錢潮」、「商機」,滿足大家對發財夢的想像。

可是要減碳、碳交易,到20xx年淨零,必須有一套嚴謹而完整系統來建立、審定、核算、交易、抵換碳權的額度(carbon credits),而且還要和國際能夠接軌,才能建立自主的碳交易平台,在相同的計量、計價以及審計的方式來進行。

迷思一:碳權有高額回報率可投資

在此臚列幾項目前常碰到與國際減碳認證的迷思。

碳權有很高額的回報率可以投資。從過去綠能、綠電的發展經驗,看到很多「老師」在圈錢、圈地,今天有多少人靠綠能賺到暴利的?有暴利的,都是炒作「期權」的人,他們賺(騙)到投資人拿出來的錢就跑了,或是拿到了權利,待價而估,就像過去各地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把訂戶當豬仔賣。

迷思二:要開新工廠才能賺到錢

一定要特別弄一個新的工廠或工程才能賺到錢。碳權的來源要件必須是「額外的」(additional),也就是在原來的運作下,做了一定的「人為干預」,讓原來的碳排放量減少,才能計算。比如原來就有的樹林,什麼都不做,雖然會有自然碳匯的固碳減少大氣二氧化碳的效果,但是並不能產生碳權。

迷思三:減碳=產生碳權

只要減碳就會產生碳權。我們必須從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來分析,而且必須是能夠量化計算的,像種樹是可以減碳,必須要有量化的基準線(原來是如何)的過去歷史資料,和碳排放吸收的數據,而且可以舉證、查證,再看人為改變的情境如何,才估算可能的減碳量,這其實很複雜。

迷思四:減碳認證費用

減碳認證很貴無法負擔。碳交易是一個高度成熟的貿易活動,絕不是公益活動,更不是一般人「隨手做環保」,而且需要第三方認證,第三方認證費用很高,即使是一個2萬噸以內的微型計劃,每年都需要近1萬美元的第三認證費用,如果只有少少的幾顆樹,怎麼可能支付費用?所以必須有經濟規模,才具有減碳認證的意義。

迷思五:碳權買賣價格很高

碳權買賣的價格很高。從國際碳權買賣的交易資訊平台(carboncredits.com)上,可以看到每天的碳交易資料和牌價,可能低到很多人難以想像,自願性減碳的碳權只要幾毛美金一噸,而且這還是最終交易價格,產生碳權的人收入更少;也有8、90元美金一噸的,那是法規強制性減碳的交易價格,台灣根本不可能進入那些交易市場。

迷思六:大企業都在搶碳權

現在大企業都在搶碳權。在國際上要承諾達成減碳一定目標的時間,許多都是2030年,如國際民航組織、海事組織,或是一些大企業,的確有很多跨國公司也在布署,但是也都還有幾年的時間,這幾年會發生什麼事,誰也不知道,只是趕緊規劃、相互刺探軍情,未來碳排放量一定會是在大企業或產品競爭的重要武器,只是現在和未來幾年還不是啟用的時候。

迷思七:儲電能減碳

儲電可以減碳。已故電學泰斗陳謨星大聲疾呼台灣不缺電,是台電缺管理已經超過40年,但是全台灣都像得了「缺電失心瘋」,瘋狂的要建立各種發電、儲能設備,而且還誇大不實的說儲能可以減碳。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轉換越多次,越久,就會失去能量,100度的電經過儲電,能發放出90度的電就不錯了,再加上交直流轉換,就只剩80度左右,還有儲電設備的生產、裝置、維護、保修、廢棄的碳排放,怎麼可能減碳?

迷思八:特斯拉靠碳權發大財

特斯拉電動車靠碳權賺了幾十億美金。特斯拉在美國是因為美國法規「零排放車輛ZEV」(Zero Emission Vehicle)規定,在cap and trade空污總量機制下賺了那些不生產電動車車廠的錢,因為達不到ZEV比率的車廠,必須付錢給政府,政府再把這錢給特斯拉或其他電動車業者。這裡的「排放」是指汽車內燃機排放的空氣污染物,不是二氧化碳!千萬別誤會。

迷思九:歐盟即將施加進口碳稅

歐盟馬上要實施進口碳稅,我們要趕快買碳權。如果對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有興趣,應該上官網詳細了解內容,而是是道聽塗說。根據歐盟Green Deal綠色法案,達到2050淨零,2030減碳55%(30/55)目標,避免碳洩漏(買進高碳排產品進入歐盟而產生不公平競爭),而提出CBAM。這其實對台灣公司的影響極小,因為台灣的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氫氣等六項受到調節產品銷往歐盟的極少。歐盟要推廣到消費產品,恐怕不是在現在考慮的事,因為管制一定是從源頭開始,不會先去抓末端的。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管制的6項產品(因為台灣的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氫氣),和台灣外銷的歐盟的產品數量金額都很小,甚至為零,但是許多人以為什麼都要課徵碳稅,就衝動的要買碳權。

劃錯重點如何答題?

我觀察台商其實都心知肚明,只是隨著政府、媒體起舞,湊湊熱鬧,真正動手買碳權的都是一些想要出風頭的小公司,或是無關痛癢的產品(如信用卡的塑膠抵消碳權)。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任何不確定的變動都會成為風險,的確減碳淨零對企業而言,是一個不確定的大風險,但目前對 企業獲利與損失方面而言,還是只有雷聲沒有雨點,再加上台灣政府不論誰執政對高污染、高碳排企業照顧有加,大家可以放心。

但是嘴炮打多了也會傷身體的,因為台灣目前的「溫室氣體盤查」抓小放大,企業最大碳排放的「範圍3」上下游的間接排放都沒有納入,而且碳盤查資料不透明公開,這是未來台灣企業要進行減碳淨零的致命傷。如果上下游的企業無法達成一致的減碳認知與行動,供應鏈碳排放、減碳無法與國際一致,這將會是台灣在全球產業供應鏈上斷鏈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