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廢水對人體有害?全民搶鹽有意義?污染物將比預期快更快來台?專家一次解析

食品安全

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設備預計於6月底正式完工,並於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電廠的ALPS處理水(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先進液體處理系統),也就是俗稱的氚廢水。

雖日本政府提到,福島核處理水在排放前會稀釋氚濃度在每公升1500貝克,且承諾未來30年都會這樣做,但無論國內外,都有對此事抱持擔憂的不同看法。

究竟核廢水對健康是否會造成危害?有哪些影響?台灣會吃到氚水汙染的海鮮嗎?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是否比預期來得快?專家又是怎麼看呢?

(延伸閱讀:健保署擬「3方向」、百億基金加速新藥審查給付...能解決癌友困境?專家這樣看 )

核廢水對人體健康是否造成危害?毒物科醫師這樣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氚是一種輻射物質,在環境中半衰期是12.3年,在人體半衰期是7-14天,「氚屬於β衰變,會產生β輻射,但β輻射穿透力很弱,可能一張紙就可以擋下來,我們日常用品也有氚,像是有些地下道夜間照光裝置也含有氚,因此不太會影響到人體健康。」

不過顏宗海提到,許多民眾和環保團體仍會擔心,如果海水中的氚濃度過高,可能會汙染到海鮮,海鮮又吃進人體裡,雖然穿透力弱,還是會增加癌症風險,「如果日本政府可以做到最後氚濃度控制在每公升1500貝克,且其他輻射物種都能過濾掉,當然就沒問題,只是廢水排30年,大家仍會擔心,萬一哪一次沒有把關到,是否就會汙染到?」

但顏宗海也指出,目前日本國內飲用水標準氚濃度在每公升60,000貝克,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標準是氚濃度在每公升10,000貝克,因此日本表示核處理水的氚含量遠低於飲用水標準。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提到,若根據現有的數據,不管是日本政府或國際原能總署發布的內容來看,雖然風險不可能為零,但應該是很低。

至於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是否比預期來得快?楊振昌表示,「這個只能根據數據來論斷,但以海流正常狀況來看,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誤差,β輻射基本上也不會穿透到皮膚。」

近期民眾瘋狂搶購鹽巴,有沒有意義?

而針對近期民眾瘋狂搶購鹽巴現象,到底有沒有意義?

顏宗海對此表示,「一般的鹽巴就是氯化鈉,有些鹽巴則是加碘,稱作碘鹽,最近有些民眾除了搶購鹽巴,還特別去搶購碘鹽,其實我認為不需要。」

他先解釋,2011年福島核災事件距今已12年,「那時候有很多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銫-134、銫-137、鍶-90等,碘131半衰期是8天、銫134是2年、銫137是30年、鍶-90是29年,一般我們在核災如果擔心碘-131輻射,政府會發碘片給大家服用,是為了保護人體的甲狀腺,但碘131早已衰變完了,因此不需要吃碘片和碘鹽,況且碘鹽裡面碘含量很低,要能預防碘131,量要很大。」

顏宗海提醒,若一般人攝取過多鹽份,鈉含量過高甚至會提高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的風險,因此不應過量攝取。

關於民眾是否會吃到氚水汙染的海鮮?顏宗海也提醒民眾,生鮮海產類盡量以食用國內產品為主,並希望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簡稱原能會)要好好為民眾把關,「原能會表示已發展出檢驗海產中氚含量的技術,定期把關才是最重要的,政府要加強監控把關,來維護國民食安。」

楊振昌也強調,政府定期檢測、嚴謹把關、公開透明並即時公布檢測結果供民眾知道,是目前最要緊的事。

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也提到,關於食品疑慮的部分,民眾大多數疑慮來自於ALPS多核素去除裝置處理後,是否能夠完整地除去較高危害的相關核種。「根據目前監測數據顯示,經妥善處理之含氚處理水,除氚以外之較高危害的相關核種均為無檢出之低限值。氚元素的生物半衰期約為10 天,大部分以水的形態存在,在生物體內會透過代謝排出體外,目前科學證據認為在人體內並無積累或濃縮;以風險係數而言,氚對人體的影響低微。」

針對近期民眾瘋狂搶購鹽巴現象,顏宗海認為沒有太大意義,並提醒一般人攝取過多鹽份,鈉含量過高恐提高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的風險。(圖片來源/freepik)

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是否比預期快來到台灣?

對於核廢水排放到抵台的時間,一直都有不同觀點,從2021年至今,有過7年,也有過1-2年的說法,要如何理解當中的差異,較能符合科學事實?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教授陳鎮東表示,福島核能事故所釋放的銫137,大部份隨著位於西風帶的黑潮延伸,往東流向北美洲,隨後在觸及北美洲之後往南流,進入東風帶,轉向西流。「而在觸及菲律賓之後,轉成向北流的黑潮,這樣子的北太平洋大環流,為期以10年計。」

然而陳鎮東也提到,在福島以東、黑潮延伸區形成的亞熱帶模態水,生成後向下沈,並在幾百公尺深處,形成順時鐘小循環,「帶著一小部份福島事故釋放的銫137,可能在經過幾年後流就至臺灣東岸外海,除了洋流的途徑之外,氚也可能被風輸送。」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朝榮舉過去實際觀測與海洋數值模式模擬的例子,說明核廢水排放後大約在一年內就會抵達台灣。吳朝榮先從日本福島排放後的氚水模擬來說明,「在學理上氚水會進入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系統,估計從日本北方到加州外海所需的時間,大約是2-3年,但這是依循最外圈、最大規模環流的情況,若氚水進入內圈的小規模環流系統,其從日本到台灣附近海域的速度會更快。」

吳朝榮表示這些實際觀測案例,在在說明污染物在海洋中的移動速度比預期來得快,顯示海洋中有除了已知的環流、渦漩、擴散等傳輸方式外,還有其他未知、更快速的傳輸方式,他也認為目前預估核廢水排放後4年才會到台灣鄰近地區,過於樂觀。

許多專家都強調,氚是自然元素,排放核廢水前,必須確保廢水中沒有更難處理的其他放射性元素,也應進一步反思選擇不排放核廢水的風險。

考量日方排放作業將長達30年以上,中華民國核醫學學會也建議國內政府主管單位仍應持續密切注意其排放作業,要求日方針對排放的異常和意外狀況妥善做好應變作業規劃,並即時向公眾提供準確的資訊,以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