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陲處打造藝術生活的基地  三鶯河灘地的棲居與文化景觀

地方人文

撰文/陳意華,圖片/新北市美術館

講者簡介

陳芯宜

導演、編劇、影像創作者。曾獲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金馬獎、臺北藝術節、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釜山影展等多個影展入圍與獲獎肯定。其創作聚焦於人的存在與處境,刻劃生命的樣貌,以細膩敘事手法,凸顯荒謬的現實。代表作包括電影《我叫阿銘啦》等、紀錄片《行者》、劇集《四樓的天堂》等,VR短片《無法離開的人》於第79 屆威尼斯影展獲得沉浸式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

黃瑞茂

都市與社區計畫研究者。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淡水社區工作室主持人,從事在地環境改造工作,包括環境教育、市民行動、地方空間等,強調社區參與。長期關注臺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空間變遷議題。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前的調查研究計畫「穿越新北」今年邁入第三年,以「2023 年穿越新北⸺複調城市」為題規劃6 場講座,勾勒出新北市豐富且多元的文化地貌。最後一場講座「在邊陲處打造藝術生活的基地⸺三鶯河灘地的棲居與文化景觀」,返回新北市美術館所在地,邀請影像創作者陳芯宜與都市與社區計畫研究者黃瑞茂主講。

講座的開始以陳芯宜拍攝的影片開場,以失智症故事《阿霞的掛鐘》結合社區拆遷議題,隱喻一個逐漸消逝的城市記憶;長年專注環境議題的黃瑞茂,以「共學共作――在城市化星球上,有所行動」為題,從新北市美術館所在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歷史到面向何處的未來,為觀者帶來都市景觀與居住文化的想像。

失憶城市:被迫拆遷的老社區和生活軌跡

患有失智症的阿霞,逃離密碼解鎖失敗的新家,跑回住了大半輩子的老社區找鄰居老鐘。老鐘是鎮守家園的釘子戶,臺北在都更政策下許多老社區被迫拆遷,居民生活多年的軌跡也被摧毀,社區的人情味不復見,城市快速變化,失智代表整座城市的失憶,居住其中的人們面臨記憶不在的窘境。

「我在永春社區反迫遷運動中的客廳上看到一張照片;漂亮光影,讓我想到我已經回不去的外婆家的景象,那個有壁紙、有窗戶、有光影的景。」

長期關注人的處境與聲援反迫遷運動的陳芯宜,侃侃道來拍片的緣起,從小在大稻埕長大的她看著古蹟建築的消逝,想起阿嬤記憶中的東西是否仍存在。「把失智和城市失憶的意象連結在一起,那種想回去卻回不去的心境讓我有很深的感受;大稻埕的家已經沒有,但阿嬤一直想回那個家,對城市和家的想像還停留在那個空間。我在拍攝過程中對阿嬤的記憶和城市慢慢不見了的感受很強烈。」

搶救記憶:偷偷跑進拆一半的空間拍攝

「面對抗爭、拆遷,身體對於那個記憶是無法抹滅的。只有你加入,身體才會有記憶的存在。」在拍攝拆遷的場景,當時只剩下鐘老先生那一戶,其他地方因正在拆除都被建商封起來,為了把這些「邊陲之地」記錄下來,陳芯宜常常「偷時間」把地景拍下來,因為拆遷後一切都不在了,她帶著團隊跑進拆一半的空間拍攝是常有的事。

關於抗爭現場的影片拍攝方式,如劇情片、紀錄片或社會運動現場,彼此之間差異很大,「我把影像記錄下來後,會以劇情片方式把人的情感或城市的狀態加進來。」以人為出發點一直是陳芯宜影像的特色,「因為只有認同裡面的情感,記錄下人的選擇和狀態,才能和原本不感興趣的人或對議題沒興趣的人溝通。」

對陳芯宜而言,被迫遷的狀況不只改變了生活,更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原本支持的群體消失了,當所有的過去都被抹滅,那樣的狀態衝擊是非常大的。「人和人的關係不可取代,阿霞和女兒住的新家要設密碼,這對她來說是無法理解的,因為她的記憶仍停留在人和人之間過去的情感和習慣的互動模式。」

另外,在拍攝過程中陳芯宜還發現建商經常三天兩頭這裡拆一點那裏拆一點,讓人很有壓迫感,有種催迫人趕緊搬走的感覺。有趣的是,影片中還保留了鐘老先生房子在漏水的畫面,其實那一段原來的劇本是沒有的,是到現場才加上的,因為陳芯宜認為「漏水」的意象呼應了城市記憶正一點一滴在流逝。從《阿霞的掛鐘》細緻的描繪,可以發現導演對人的狀態有很深刻的描寫。

共學共作:在城市化星球上,有所行動

回應陳芯宜以失智題材談論城市的變化,黃瑞茂表示自己很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雖然很殘酷,但用失智題材關心人的處境,能提醒我們城市正在發生什麼事情,因為這是真實城市,而不是外在的美術館。」

陳芯宜以人為主體,黃瑞茂則以從自然出發,他從新北市三十年來的環境變化觀察到,「自然」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已被城市化,雖然眼睛所見的地景是山,是水,但這些自然景觀在城市發展中已被人工化。對他而言,從過去的歷史軌跡放眼今日對美術館的期待,必須拿掉傳統美術館的刻板印象,回到當代脈絡下看美術館的角色。「必須與所在城市連結,因為美術館不是一棟建築,而是城市眺望下一階段的重要時刻。」

而在逐漸形成的「城市化的星球」下,黃瑞茂要提醒人類不能把自己放在上位,作為地球的支配者,在生物圈的平等概念下,人和所有動物應該站在同一個位置上。

城市的未來:政府與地方聯手打造

2008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臺北雙年展有重大突破,那年展出的作品不再是過去所謂的作品,而是邀請「城市的行動美學」在美術館展出,把真實世界發生的事情移動到美術館的場域。隨著氣候等環境議題受到關注,社區大學課程也有所改變,從過去的批判角色,轉向思考該採取怎樣的行動改變所處的環境。2011 年,臺北都會環境工作坊(臺北社區的社區大學),以關注地方發展為重點,透過社大課程推廣走路節等,呼籲一切必須從日常生活實踐開始。城市的未來不再只是政府的責任,而是透過社大推廣在民間逐漸發酵,並以「共同學習」參與改變。

過去環境教育主要在知識上的建構,例如帶孩子認識河川、毛蟹,而今的環境教育則需政府與地方聯手共創未來,政府透過立法保障,建立機制;地方則需採取行動和戰術,共學共作。黃瑞茂強調,建造未來城市樣貌,選擇生活的方式至關重要。「每個人要開始願意選擇,才能讓城市和未來有更多想像和思考。選擇是一種能力,理解之後要有所選擇,不能像過去以為事情會自動發生,政府能改變社會,但你自己要做決定。」

回顧這三十年的變化,不論是生活方式或價值觀都已經改變了。黃瑞茂指出,從90 年代的工業化,到AI 穿戴裝置興起,數位化讓人的生活更為便利,但也加速了「數位失控」的來臨。他舉例:「現在的人是半人半機器,每個人離不開手機;人處於半人半機器的狀態是現今生活的真實樣貌。只有時時保持『會思考的大腦』才能來支應接踵而來的種種變化。」

新美館在當代的脈絡下將以嶄新姿態登場,美術館是新北市接軌未來的渠道,黃瑞茂表示,過去的「未來學」其核心概念為「預測」,時至今日未來學的本質則是要「有所作為」。面對未來的城市烏托邦樣貌? 黃瑞茂認為,烏托邦不是由別人來定義的,而是由自己去建造。「未來的烏托邦,是把你腳下的城市變成你的烏托邦;烏托邦不在遙遠的地方,它就在你住的地方。」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