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三大心理了解為什麼人是需要說話的動物

書摘

為何我們如此需要安心感呢?

在我迷惘時,一位貴人如此開導我:

「永松啊,你知道人出生時最先體驗的情感是什麼嗎?」

「嗯——是什麼呢?」

「是『排解』喔。」

「排解?」

「對,排解。你想想,小嬰兒誕生時,最先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他這樣告訴我:

人在誕生時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洩情緒、哇哇大哭。

此外還有更貼近字面的意思,就是排泄。小嬰兒透過拉屎拉尿,下意識地體驗到「舒暢」的心情。

人們常說,學習要從「輸入」開始;但是站在本能的角度,人類的情感最早正是由「輸出」開始的。

「說話」使人心情舒暢

好啦,我繼續問,最早透過「輸出」得到快感的人類,做什麼事情時,會感到心情暢快呢?答案很簡單:

就是「說話」、道出內心的想法。

人因為個性的不同,有人話多,有人話少,但無論是哪一種,說話都能使人獲得心理上的快感。

回顧自身經驗就能立刻明白:當我們感到痛苦或是走投無路時,往往哭一哭、發洩抱怨一下,心情就變好了。

腦科學的研究領域也透過許多臨床數據證實了這件事:比起聆聽,說話更能使人獲得心理上的快感。

因為,說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溝通專家才知道的人類三大心理

我在(日本時間)2019年9月出版的本書姊妹作《共感對話》當中,曾經寫到人類的三大心理,在此重新介紹:

「人最重視、最感興趣的對象總是自己。」

「人本來就會強烈渴望別人認同自己、理解自己。」

「人會喜歡能理解自己的人。」

就是這三件事。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在尋求能對自己的話題產生共鳴的人。

因為「想要別人聽自己說」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說得極端一點,住在日本的1億2500萬人都需要「聆聽者」。

偏偏願意聆聽的人是如此稀少,可以想見「聆聽」的價值是多麼地高。

(圖片來源/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