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思維》玩機率遊戲很要不得?不確定性是機會的最大來源

書摘

我們認識的人當中,有些人會成為親近好友、企業夥伴或客戶,也有些人則會淡出我們的生活;我們想到的點子有些會成真,有些則會失算。有些潛在客戶會掏出腰包,有些則不會;搭火車撿到的報紙,有些上頭寫了會從此改變往後人生的內容,有些則沒有。

因為有這些變數和可能的發展道路,想要加強成功機率有兩個作法。我們可以多認識一些人、多測試一些構想,或是多開發客源──以商業譬喻可說是擴大沙漏的開口。另一種作法則是增加轉換率,也就是增加從沙漏上頭進來而最終在底下產生正面成果的比例。

多數談論商業的論述都是後者。最佳化能增強掌控感,並提升流程效率──這兩項都很有利。不過,既然世界本質上充滿不確定性,太過於強調最佳化就不是什麼好事。

商場一切都是在玩機率遊戲

以下舉例說明。假設有兩間公司抱持完全不同的基本態度,一間採用「判定型」風格,經理人相信透過充足的分析技巧和仔細的規劃,就能夠將碰運氣的成分減到最小,而能保證成功。另一間公司採用「或然率型」風格,經理人接受不確定性是現實的一面,並玩機率遊戲來利用而非壓制運氣成分。

現在,假設有個專案的預估成功率是10%,而投資報酬率高達一百倍。判定型的經理人幾乎一定會否決,簡言之成功率實在太低了。相反地,對於或然率型的經理人而言,只要能有充足餘裕來探索點子,很可能會肯定地接下來。

事實上,本書著作當下的世界首富傑夫‧ 貝佐斯(Jeff Bezos),就用這個範例來說明他使用類似的或然率型企業理念。

他寫了一封信給Amazon股東,強調以下訊息:「隨著公司成長,一切都需要規模成長,失敗的實驗也不例外。如果失敗的規模沒有成長,就沒辦法開創出大格局……我們會努力讓投資案有良好的展望,但不見得都能做出好成績……要告訴股東的好消息是,只要單一項投資案大獲成功,獲利就能彌補眾多失敗案件的成本而有盈餘。」

因為在真實世界中,許多成果來自於巧合或是誤打誤撞,以及承擔風險投注於獲利模式並非線性的潛在機會,所以在決策過程中採用或然率型方法能帶來更多成果。

從這道理可看出些端倪,知道為什麼受正規商業培訓的經理人常常創業失敗,而看似資歷不足卻有街頭打滾經驗和「衝勁」的人卻能闖出一片天。前者常具備判定型的聰明腦筋,但面對不可預見的事件就會栽跟頭。他們把商場視為智力考驗,認為玩機率遊戲很要不得。相反地,比起長時間策劃,後者更重視登門拜訪、與人握手談事,還有實際嘗試。他們時常會經歷失敗,但也有時候能獲得豐厚報償。他們玩贏了分析派人士拒絕參與的機率遊戲。

我越常接觸薩巴這類的創業家、投資人和創辦兼所有人,就越注意到其中差異之大。傳統經理人會算盡心思來避免承擔風險,真正的贏家則運用才智來承擔估算過的風險。比起不計代價避免失敗,世界上最強大的投資人、創業家和領導者則把失敗視為更上層樓的必經之路。他們看出不確定性的本質即機會的最大來源。

不確定性是機會的最大來源

想像看看,你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預測未來的人,這是福是禍?在賺錢方面你可能認為這是好福氣,可以買對股票,並能盡情投資創業公司而絲毫不冒風險。

可惜的是,要讓世界維持在可預測的正軌上,你本身也要是可預測的。你必須在人生中扮演被動角色,沒有能力左右事件或是開創出命運安排之外的更好未來。

現在,假設每個人都有這種預知未來的神奇能力,狀況就更糟了。因為每個人都對未來有同樣的洞察力,所以沒有人有超乎常人的優勢。如果企業成功有神奇公式,事情也會落入同樣境地──一旦廣為人知後,就沒有競爭優勢可言。

投資大師霍華‧ 馬克斯(Howard Marks)在其中一本回憶錄中,針對這方面的思想推導出以下結論:「平均而言,每個人的預測都是符合共識的預測。」他細部解釋道:「如果你的預測也符合共識,就算正確也不會帶來高於平均水準的表現。癥結點在於超凡表現必須是非共識的正確預測,但非共識的預測難以辦到、難以正確,也很難加以行動。」

從這觀點來看,不確定性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令人畏懼,反而給人選擇走哪條道路的自由。如果未來尚未註定,我們就能自己開創出來。畢竟,進步與否端看誰願意放手一搏以獲得回報。共產政權對此學到慘痛教訓,他們執意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發展停擺──薩巴在匈牙利長大便親自體驗到這點。

因此我們進入本章的結論:機運不是要消除的禍害,不是該抹平的皺褶或是要跨越的屏障,而是機會的泉源所在。

明白這點後,現代管理體系受到一連串未獲得解答的疑問衝擊。如果不在控制範圍內的因素多過於受控因素,為什麼管理理論著重於細部分析而非或然率?如果決定成敗的因素無法預見,更別說被估量,我們怎麼會產生極其強調量化的風氣?

若說改變是唯一可確定的事,為什麼大家總愛推崇效率,而罔顧適應力?

再者,既然不確定性是機會的最大來源,為什麼大家卻拒絕去接觸它?我將在第二章解答這些問題並做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