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教小孩 讓孩子成長的阿德勒名言

書摘

不論平時成績多好的孩子,有時也會遇到失敗、成績不佳的時候。這種時候所能做的,只有回頭檢視一下自己究竟哪裡不懂、下次別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此而已。重要的是,不要一直糾結於分數而意志消沉,要立刻為下次考試努力準備。

可是,有些孩子會放棄這種具建設性的努力。除了不肯讀書學習,甚至還做出讓父母困擾的問題行為。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之所以不面對課題,是因為想活在可能裡

的確,學習需要努力。如果是在學校求學的話,最後應該所有人都要學會才對。當年阿德勒提出「任何人都能完成任何事」的論點時,曾有許多人用遺傳或天分等理由加以批判。然而阿德勒想要指出的問題點,其實是在於「認定自己做不到」這個想法將變成一輩子固著的成見。

即使在學習上只經歷過一次失敗,認定「自己做不到」的想法依然會產生;然而這並非因為在讀書這方面受挫,才認定自己做不到。由於讀書學習是無法單獨從孩子的生活中抽離的,所以將這件事情解釋為「在『學習不順』發生前,孩子就已在自己非面對不可的課題上受挫,以至於認定自己做不到」,這樣應該比較容易了解。

那樣的孩子早就認為自己沒有價值、不喜歡自己了。無法認為自己有價值、不具自信的話,不只是讀書學習,對於自己必須面對的各種課題都無法擁有解決的勇氣。

於是父母要提供協助,讓孩子擁有「憑自己的力量解決課題」的勇氣。阿德勒稱這種「賦予勇氣」的做法為「鼓勵」,只是很多時候,孩子自己早已下定決心不面對課題,所以要從旁協助並不容易。

之所以決定不要面對課題,是為了不要得到結果。比起用事實證明自己根本辦不到,活在「只要更用功的話,我其實辦得到」的可能性中還好一點。人際關係也一樣,與其採取某些行動,卻得不到預期的結果,甚至在人際關係中遭人厭惡憎恨而受傷,還是選擇不要進入與他人的關係中比較好。

因此,孩子決定不要面對課題,並基於前面所說明的理由不願意參加考試,或是引發問題行為。這種時候,孩子一旦遭受斥責、挨了罵,就更無法感到自己有價值。

應該要注意的是,雖然孩子看似是因為遭受責罵而喪失自尊、自信,與面對課題的勇氣,但其實是為了不要面對課題,而將「挨罵」當成藉口。父母請絕對不要受到孩子挑撥而隨之起舞。

任何人都能完成任何事。

提供足以讓孩子憑自己力量生活的協助。

感到對他人有所貢獻,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孩子小時候雖然需要父母的協助,但不久後必須自立、直接面對人生的課題,並憑著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只是說歸說,孩子多少有無法完全靠自己力量解決的時候。為了讓孩子在這種時刻能向父母要求協助,親子之間一定要先建立良好關係。

目前為止,本書已為各位提出一些建議,例如:孩子與大人是對等的,基於這樣的概念,所以不能斥責或稱讚孩子;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是拜託請求;說話帶有敬意,並向孩子表達「感謝」等等。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為什麼要讓孩子自立—為了讓他能憑自己的力量去解決自己的人生課題,就需要做上面這些事?

首先,是希望孩子可以喜歡自己。由於「自己」不像其他用品,可以重新購買更換,這輩子就是會這樣一直存在下去,如果不喜歡自己的話,將無法獲得幸福。

那麼,提到「要如何才能喜歡自己」的話,就是要將缺點轉換為優點。例如: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可以一心多用;不是沒耐性,而是具備決斷力。

我們只有在感覺自己對他人有貢獻的時候,才會認為自己有價值。對孩子說「謝謝」,就是因為想讓他覺得「自己對他人是有用的」。能夠認為自己對他人有幫助,孩子就可以喜歡這樣的自己。

剛開始,孩子所能做出的貢獻或許只是一些小事,但即使只是約略感受到能對他人有所助益,之後都會與孩子擁有「直接面對和解決人生課題的自信」有所關連。

更進一步,為了讓孩子願意對他人有所付出,必須要先將他人當成阿德勒所說的「夥伴」,也就是當成自己人看待,並認為這些夥伴會在必要時向自己伸出援手。如果沒有這種想法的話,應該不會想貢獻他人吧。只是一旦父母斥責孩子,親子關係勢必會變得疏遠、惡化。當孩子認定以父母為首的這些大人不是自己的「夥伴」,而是「敵人」時,就不會想對那樣的敵人有所貢獻。

要孩子擁有貢獻感的另一項理由,則是希望他們並非只從別人身上獲得,而是成為能給予的人。事實上,對於知識與經驗都還不足的孩子來說,接受周遭大人的協助是有其必要的。但他人對自己提供的協助不過是出自好意,既不是理所當然,也不是義務。即便是孩子,還是希望他能以(我們所生活的)共同體一員的身分,對他人有所貢獻;同時希望他能不以為苦,並感受到喜悅。

如實接納孩子原有的樣貌雖然沒錯,但是就孩子的角度來說,意思並不是「什麼都可以不必做」。因為我們希望孩子不只是接受他人所給予的,更要成為能付出的人。

不只接受他人的給予,更要成為能付出的人。

首要任務是將他人當成夥伴,而非仇敵。

即使失敗,也和「辜負他人的期待」沒有關係

里約奧運結束、參賽選手們回到日本後,舉行了一場奪牌選手們凱旋歸國的遊行,沿途聚集的人群和得獎選手全都笑容滿面揮著手,想必是感到多年來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吧。不過,如果選手們是以「贏得獎牌」和「參加凱旋遊行」為目標激勵自己努力練習的話,不是很奇怪嗎?

這些選手對著父母等支持與幫助自己的人說出致謝詞。沒有任何人光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參加里約奧運,所以我認為,在得獎後率先向那些長年支持自己的對象致謝,是很自然的事;可是如果說是「為了那些人」而拿獎牌的話,我相信應該不是這樣吧。就結果來說,得獎的選手的確留下了好成績沒錯,卻並不是為了那些支持與幫助自己的人而奪牌。

反過來說,要是最後結果不如預期,沒拿到獎牌的話,難道要公開謝罪嗎?事實上,目前為止所舉辦過的奧運會中,的確有人為了沒能奪牌而道歉賠罪沒錯;然而選手們並不是為了任何人去參加比賽,也不是如同某些體育主播大聲疾呼的那樣,是背負著國家的威信而參賽。

同樣的道理,孩子用功讀書,也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如果要問是為了誰,基本上是為了自己。沒辦法得到好成績的話,不論是奧運選手或孩子,結果都會落在他們自己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立刻朝「下一個」目標去努力練習或用功念書就好,根本沒有時間去想「自己辜負了他人的期待」,並感到落寞消沉。

父母必須謹慎看待的是,別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想法。當孩子因考到好成績而看似很開心的時候,可以對他說「你看起來很開心呢」,但不可以稱讚,否則當孩子成績表現不佳時,父母就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了。

而且明明只要下次再多努力就好,孩子卻會因此認為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待,甚至有可能因為父母不經意的羞辱言詞連帶貶低了孩子的人格,使他變得灰心氣餒。希望父母們可以讓孩子知道,讀書雖然需要認真面對,但不必看得太嚴重。

儘管前面提到,學習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基本上是為了自己,但也不代表只要自己滿意就好。沒錯,讀書絕對不是為了滿足父母期待或為了將來能出人頭地,而是要對他人有所貢獻。請各位父母務必充分了解這一點,而且平時就該讓孩子知道。

只要孩子也能知道這個原則,讀書將不再只是一件苦差事,想必孩子可以因此獲得更強烈的學習動機。

學習是為了對他人有所貢獻。

不要後悔,向前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