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心聲:《看見台灣》是國人自卑情感壓抑的出口

看見台灣

齊柏林導演的意外身亡,再度觸動台灣人的情感,從對大地的反省、對環境的反饋甚至有網民將目標對準挖礦的亞泥。然而經驗豐富的廣告影片導演熊迺興指出,《看見台灣》帶給國人前所未有的視野,讓普羅大眾以及影片投資者大開眼界,掀起了一股熱潮,但背後也透露出台灣人長期被壓抑的自卑情感。

「為什麼空中攝影紀錄片會突然席捲全台?因為大家從來沒有用這樣的角度看這片土地。」熊迺興指出,空中攝影與平面攝影最大的不同是可以遮醜,例如馬路上的鐵皮屋不好看,但在空中整片的鐵皮屋呈現微妙的幾何圖案,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從高空看,一條不起眼的小溪、河流在地景中的蜿蜒,拉大了你的想像。」

資深攝影師沈瑞源則說,與平面2D的比較,像《看見台灣》一樣的空中攝影則帶來更遠的視野,是一種視覺上的創新,「帶來新的視角,讓畫面含有更多的意義。」

空中攝影和平面攝影一樣,都是受到光感、天氣、斜光、拍攝時間點的影響,一樣講求顏色、構圖,但是空中攝影的成本比平面攝影貴了上百倍。沈瑞源指出,早期空中攝影飛一次要花個20-30萬元,所以起飛之前一定要把攝影計畫準備好,什麼時間點出發、要什麼樣的光,一失手,錢花下去了但是畫面可能不會再現。

視覺驚艷,感覺觸發

熊迺興說,再厲害的攝影師,在直升機上也不可能萬無一失,而且還涉及到飛行經驗,國內也有很多空拍攝影大師級的人物,例如陳敏明,然而齊柏林挾著過去在公家單位服務的經驗,多年的飛行拍攝紀錄,讓他在取鏡時成功率特別高,反過來說空中攝影的相對成本可以較低。

近年興起的空拍機一台成本在4萬到20萬元之間,可以攜帶昂貴的鏡頭,大大的降低了以直升機空中拍攝的成本,但是畢竟和齊柏林拍攝《看見台灣》時上千萬的設備無法比擬,沈瑞源說,都要飛上去拍了當然要投資在更好的設備上面,拍出一般空拍機拍不出來的影像。

「齊柏林不同,他的裝備可以拍出電影需要的畫素,裝有陀螺儀穩定裝置的鏡頭允許他靈活的應用,迅速截取想要的畫面。」熊迺興說。

因此《看見台灣》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角而爆紅,但熊迺興卻看到更深層的一面,「齊柏林導演的作品也暴露出了台灣人自卑感情的壓抑,看的人不自覺驚嘆『原來我的國家怎麼那麼美』!」

他語重心長的說,日本已有很多的空中攝影作品,韓國也是,但相較之下國人對《看見台灣》的反射就很大,「因為我們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人就比較奇怪,這和體育賽事在國際上拿獎的情緒很類似。」但他也樂觀的期盼,齊柏林的作品將可以激發出更多、更新的視覺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