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謝宗哲
謝宗哲
現任Atelier SHARE(享工房有限公司)代表。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博士(2007),前亞洲大學專任助理教授(2008-2015),曾任教於交大建築所、東海建築系、中原建築系。譯有《席捲世界的日本建築家群像》、《日本建築的覺醒》等。
金沢21 世紀美術館
位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市中心的現代美術館,曾獲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開館於2004 年10 月9 日,建築師為SANAA(Sejima And Nishizawa AndAssociates)事務所,由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兩人共同成立。2010 年SANAA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
2004 年由妹島和世+西沢立衛(SANAA:Sejima and Nishizawa andAssociates)設計的「21 世紀金沢美術館」正式開幕。2005 年春季,當時在日本留學的我,首次前往現場,置身建築裡,充分領教它的厲害:那是一份近乎極限的純淨、無懈可擊的俐落與簡約。我的感官被那份刻意低調的極簡美學所憾動。
這是一座宛如降落在金澤市中心幽浮般的前衛美術館,它瓦解了人們對於建築原本僵硬生冷的既定印象,以溫潤討喜的渾圓形態,回應其作為都市核心的基地性格。原本具有強烈界定內外性格的圓周境界,以輕薄的玻璃模糊了內外的界線與藩籬,讓四周的自然地景與城市脈絡輕盈地被納進這棟美術館建築裡。
「21 世紀金沢美術館」讓SANAA 摘下當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金獅獎,贏得世界矚目。從2004 年開幕至今,享有不墜的高人氣。為何人們如此為它傾倒?這棟建築有著什麼樣的新意?
讓美術館成為如同公園般的存在
第一,方圓合體,既古典又前衛、無比吸睛的建築造形。「圓」是古典幾何形當中最具象徵性的存在,「方」是空間使用上最具效率的形狀。基於設計初期與美術館方的討論與辯證,SANAA 綜合考量基地所在的都市脈絡、空間尺度與使用計畫的參數,將這兩個最古典的形象合而為一,在圓形中收納了許多大小不一的方體,打造出這個相當討喜、深深吸引人們目光的可愛建築外觀。
第二,沒有表裡之分,對四周開放。基地位於市中心,希望讓這棟美術館變成如同公園般的存在、能夠自由穿越的建築場域。因此建築師將美術館設計成朝著所有方向開放的超大圓形,東西南北都設置了出入口,化解了一般建築「正面」與「背面」之分,造就了極致的開放性。圓的外牆是以透明度高的玻璃構成、和庭院毫無高低差地相連,塑造出對所有方向開放、允許人們自由穿越、歡迎任何人都能夠輕鬆進入的那種宛如城市整體脈絡之一部分的新型態美術館。
第三,分離配置下的獨立展示室與自由觀展動線。展示室彼此獨立的分離配置手法,與傳統美術館連續性的展示空間做出區別,創造出有別於過往的全新展覽形式。圓形之內設置了14個單一樓層的白色盒子展示室,並配合策展人的要求將高度設定為 4.5m、6m、9m、12m,以走廊與光庭為中介做出獨立式的配置。這不僅為展示室之間帶來開放性,更賦予使用上的彈性。由於展示室採取分離配置,從展示室移動到另一展示室的途中可以看見庭院與外面的風景,使得白色展示室的中性空間與隔著玻璃看見的外部風景混合在一起。
第四,建築內部擁有無比舒服的自然光。空間開放而明亮。在建築物的任何地方都如同置身天國般被溫柔的光所包覆,這讓很多第一次造訪這個美術館的人相當驚豔。當然可以理解建築物的外圍與牆面絕大多數都由玻璃構成,不過決定性的關鍵是在建築物內部設置了如同巨大內院般、四個大大小小的「光庭」。除了就展示性質上可避免光線進入之外,幾乎在館內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夠感覺到自然光。因而金沢21 世紀美術館具備了特有的通透感。
美術館不再崇高得讓人卻步,創造出開放感
第五,與建築空間結合的藝術作品。這是現今多數美術館採用的策略,亦即由藝術家針對特定位置或場域創作的任務型導向藝術。本館在開館時製作出6 件作品,為日本創下這種任務型導向藝術作品的基礎:包括Anish Kapoor《L'Origine du monde》、James Turrell 的《Blue Planet Sky》、Patrick Blanc 的《植生牆》、LeandroErlich 的作品《Swimming Pool》(2004),以及2010 年新加入的Olafur Eliasson 的《Color Activity House》,都是在世界活躍的藝術家傑作。
這些作品有的從開放式天花板來眺望天空,如同凝視著固態天空;有的透過游泳池設置出彷彿超現實畫作的戲謔把戲,讓來館者在產生互動的過程中感受驚奇。這些藝術作品不僅止於被觀看,也因為能進到內部被體驗,而得以在不知不覺中拉近了人們與現代藝術之間的距離,並和環境及建築融為一體。
第六,美術館如同城市街廓。圓形建築物內遍佈配合機能與目的所設置的各種空間,走廊則將其周圍連接起來。從建築物的一端到另外一端可以一眼望穿的空間、進行活動可以透過玻璃被看見的空間、猶如巷子般的空間……。
這棟極具時代意義的建築達成的不只是一種古典幾何形的嶄新詮釋,也創造出一種極為新鮮且開放的關係。美術館不再是那種崇高得讓人望之卻步的堂奧殿宇,而是讓市民在日常的小日子中都能自由自在地進出、在裡頭享受片刻美感之生活場域般的存在。SANAA 的這座金沢21 世紀美術館被美國建築家Frank Gehry 譽為史上最民主、開放、自由的美術館,揭示了新世紀的美術館應有的姿態。
《HO! SANAA 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
謝宗哲 著,原點出版,2019 年
本書最大的意圖在於探究日本前衛建築家SANAA(妹島和世+西沢立衛)的建築中的「本質/ 純粹/ 設計思考/ 美學品味」等,試圖透過其建築生涯的梳理,以及經典建築案例的剖析,讓讀者在面對這波於21 世紀以降,以其輕盈且穿透、抽象並流動、飄浮著白色曖昧況味而風靡全球的建築新浪潮之際,找到解開其背後謎團與邏輯的線索,體感日本前衛新建築的精髓。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