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仲下台之後.... 進口蛋爭議凸顯了結構性的食安管理漏洞

食品安全

「我要一肩扛起責任,讓紛紛擾擾平息,決定請辭農業部長一職。」謹上任50天的農業部長陳吉仲在19晚間請辭獲准,豬農出身的他,躲過非洲豬瘟,也閃過美豬風暴,最後卻因一顆雞蛋請辭下台,相信連他自己都始料未及。

除了陳吉仲,包括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也一併請辭下台,而林聰賢正是陳吉仲的前一任農委會主委。蔡政府在大選逼近之際當機立斷換掉兩員農業大將,在政治上或可止血,不過進口蛋引發一連串紛擾,凸顯的人為疏失以及結構、制度面是上的食安管理漏洞,才是現在應該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進口蛋混雜本土蛋在市面上販售?

這個星期一,進口蛋爭議吵得沸沸揚揚,晚上下班後到住家附近的雜貨店買蛋,過去這家小店有白蛋及褐蛋兩種顏色的蛋供民眾選擇,但最近卻都不見白蛋,問了老闆娘為何沒有白蛋?老闆娘說,過去一段時間進貨的白蛋,老是有顧客來反映「壞蛋」比例偏高,這是過去不曾發生過的情況,他們找不出是什麼原因,所以索性就暫停販售白蛋,現在店裡僅販售價格較高的褐蛋。

另外有位朋友,四個星期前到全聯買了一盒冠軍洗選白色雞蛋,回家後放在冰箱裡,沒想到第五天,就有一顆蛋臭掉了,其他幾顆蛋則是出現裂縫,打出來的蛋黃是散開的,最後這盒蛋搞到她整個冰箱臭氣沖天,然而這一盒白蛋並沒有標示產地,朋友懷疑這一盒蛋是「進口蛋」混充在本土蛋裡頭,賣給了消費者。

巴西蛋換個形式就可以變成「台灣蛋」

「進口蛋不是全部都是壞蛋,而是標示及管理上出問題。」一位衛生單位高層官員說。

首先是這次農業部、台農洗選講不清楚,關於進口雞蛋的產地及有效期限的起算日該如何標示的問題。

按照現行規定,雞蛋是農產品,管制權在農業部,所以雞蛋從哪個國家進口,只要不涉及人體健康,主導權就在農業部手上。

而目前台灣除要求進口豬肉及牛肉需強制標示產地以外,其他如進口雞蛋若是從其他國家進到台灣後在台灣變成「液蛋」,按照現行法令屬於「實質轉型」,這個「液蛋」就會變成「台灣蛋」。

以美豬為例,美豬進口到台灣,產地是美國這無庸置疑,但是如果用美豬做成肉鬆或是香腸,屬於「實質轉型」,所以肉鬆、香腸的產地就是台灣。

以進口蛋為例,如果進口的巴西蛋在台灣做成殺菌液蛋,那也屬於實質轉型,那這個液蛋產地就是台灣,巴西蛋換個形式就可以變成「台灣蛋」。

進口蛋經過洗選後,有效期限重新算

從上述的例子來看,許多進口食品與進口農產品的「實質轉型」有時候就是「換個形式」或是「重新包裝」而已,這種疑似洗產地的作法,是現行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漏洞,這樣的情況確實也長期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只是平常大家忽略沒注意到而已。

此外,進口雞肉來到台灣之後,在台灣解凍、分切,有效期限也是從包裝日起算,進口雞蛋在台灣洗選後,以前食藥署沒明訂,業者都是比照本國蛋,洗選日期當製造日期,加一個月作為有效期限,所以重新包裝日、洗選日就變成是製造日期。

但巴西的母雞倒底是何時產下這蛋,民眾根本無從得知,但這樣的標示,卻會讓消費者誤會,以為「洗選日」就是「母雞生下這顆蛋的時間」,這不僅有誤導民眾之嫌,雞蛋的新鮮度有待商榷,食安當然也無法獲得保障。

進口蛋到台灣沒有冷鏈販售,才是「壞蛋」原因

另外,進口蛋還有一個問題被忽略掉的問題,那就是冷鏈系統。

國內的蛋很新鮮,常溫販售沒問題,但國外蛋的輸送系統都是透過冷鏈,包括進口蛋也是用冷鏈運送,但台灣只有大型量販超市有冷鏈,一般台灣的蛋車也沒冷鏈,所以在台灣的環境賣進口蛋,這些蛋很容易就壞掉。

也就是說,這些進口蛋原本是吹著冷氣搭飛機或是搭船來到台灣,中間耗掉的運輸、交通、海關已經曠日費時,所以用冷鏈來保存鮮度,結果一到台灣經過洗選之後,反而就放在常溫保存不再吹冷氣。

主婦們都知道,食物最怕忽冷忽熱,尤其台灣夏天天氣濕熱,東西容易變質,進口蛋到了台灣之後忽冷忽熱的結果,反應到市面上就是很多市售蛋賣到一半就發霉了,這個結果也讓零售端有了進口蛋有很多「壞蛋」的不良印象。

政府應該把蛋品冷鏈打造完整

但其實這黑鍋不該是進口蛋來揹,也不是進口業者的錯,而是國內進口蛋的銷售鏈沒有搭配冷鏈,農業部也沒有把國內蛋品配送的冷鏈系統打造完善。

如果能透過這次的進口蛋之亂,讓政府注意到食安管理上的漏洞,也讓農業部重視蛋品的冷鏈系統,進而把台灣的蛋品冷鏈物流系統建置完善,以後就算再從國外進口蛋品,這些顯而易見的管理漏洞已經通通都補起來,對於民眾的健康及食安來說,未嘗不是一樁美事。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