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以「碳足跡」為理由 明定補貼方案排除中國製電動車

電動汽車

歐盟執委會9月13日宣布對中國補貼電動汽車爭議進行調查後,法國21日大動作宣布電動車獎勵請領資格的新法規,禁止中國製造車款從補貼方案受惠。

中國電池生產的碳排放量是法國的1.7倍

法國電動車購買者有資格獲得高達5,000歐元(約16.5萬元台幣)的現金獎勵,然而政府目前正在縮小「綠色紅利」的範圍,政府為「綠色紅利」編列超過10億歐元的預算。

法國新法規自動排除幾乎所有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款,因為中國的工廠嚴重依賴煤炭發電廠,而法國電力生產依賴多種能源,因此,法國製造的汽車的買家有權利受惠「綠色紅利」。

法國經濟部官員9月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估計,有三分之一接受補貼車輛在工廠生產過程當中,碳足跡很差」。「特別是中國製小型轎車的排放量比歐洲製造的同款車多出45%,由於兩國的能源結構不同,中國生產電池過程當中,碳排放量通常是法國生產的電池的1.7倍。」

補貼前10名公司當中電動汽車業佔一半

法國的補貼方案明令排除中國製電動車,讓中國補貼電動汽車業的慷慨程度再次受到關注。分析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報表明,大量中國政府資金確實流向具有戰略意義的電動汽車產業。

《日經新聞》報導,中國資訊供應商Wind調查5,000多家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的前10名企業中,有5家是本土電動車或電動車電池製造商。

寧德時代位居榜首,過去6個月獲得28.5億元人民幣(約121億元台幣)的政府補貼,幾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這家在深圳上市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並未透露補貼的細節。

上汽是獲得政府補貼最多的電動車企業

寧德時代的主要對手的億緯鋰能(EVE Energy)也榜上有名,補貼力道突然加大,總部位於廣東的電池製造商億緯鋰能今年上半年營收10.8億元人民幣,約為去年同期的4倍。

EVE Energy向深圳證交所提交的文件披露上半年約有60個單項補貼項目,補貼的名稱表明它們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 許多都包含「鋰電池」和「電動車」等字眼,部分補助也來自「企業軍民融合發展專款」。

在電動車組裝企業中,上海上市的上汽集團是獲得政府補貼最多的電動車企業,獲得的補貼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幾乎是一年前的2倍。

比亞迪是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冠軍

這家國營汽車製造商從原本嚴重依賴福斯汽車和通用汽車的汽油動力汽車合資企業,轉向推廣自有品牌的電動車,但是該公司沒有提供補貼的詳細資訊。

比亞迪是中國電動汽車銷量的冠軍,今年將超越德國福斯汽車,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在補貼名單上緊跟上汽集團。上半年營收17.8億元,約為去年同期的3倍。

除了聲明總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用於「汽車及汽車相關」用途之外,比亞迪文件沒有提供任何細節,該公司還經營規模相當大的智慧手機業務。

歐盟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補貼案件的調查

重慶長安汽車獲得8.56億元的政府補助,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屬於「產業支持」,但沒有給出更多說明,這3家大型汽車製造商都沒有回應《日經亞洲》對補貼問題的詢問。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13日發表聲明說,布魯塞爾將對中國電動車展開調查。 她演講表示,「全球市場現在充斥便宜的中國電動汽車,而巨額國家補貼人為壓低汽車價格,進而扭曲我們的市場。」

儘管歐盟的調查結果要在9個月後才出爐,但中國汽車製造商和相關行業的公司多年來一直是政府財政金援的主要受惠者。

上汽集團、寧德時代、長城汽車躋身2022年政府補貼的前10名公司,隨著國家加強補貼力度,江淮汽車集團和廣汽集團過去5年也躋身補貼前10名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