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以色列無法徹底消滅哈瑪斯 削弱它第一步是與「鴿派」巴勒斯坦人和解

國際

本文作者為:

哈斯(Richard Haass),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名譽會長。

以色列的歷史往往是一部衝突史,他的戰史包括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爆發「第一次以阿戰爭」;1956年以色列、英國和法國聯手企圖奪取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並試圖推翻埃及的泛阿拉伯民族領袖納瑟(Gamal Abdel Nasser)導致「蘇伊士運河危機」(第二次以阿戰爭);1967年的「六日戰爭」(第三次以阿戰爭);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第四次以阿戰爭);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黎巴嫩戰爭、第五次以阿戰爭)。此外,還有兩次巴勒斯坦起義(intifadas)以及許多小規模衝突。

如今以色列的戰史還得加上2023年10月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入侵以國。哈瑪斯從自己控制的加薩走廊(Gaza)向以色列西部城鎮發射數千枚短程飛彈,數百甚至數千名哈瑪斯士兵突破、飛越或繞過防禦圍牆進入以色列境內。

以色列軍情、防禦能力雙雙重挫

這場突襲造成的人員傷亡甚鉅,而且仍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有超過900名以色列人喪生、數千人受傷;約200名參加音樂節的以色列人遭到冷血殺害,另外200人遭到綁架。這是非國家行為者(non-state actor)故意傷害無辜的大規模恐怖行動。

這是以色列情報機構一次重大失敗。以色列之所以面對突襲措手不及,最有可能的解釋與其說是警報不足,不如說是缺乏關注。如同1973年贖罪日戰爭,以色列過於自滿並低估對手可能造成的危險後果。

以色列也在防禦方面遭遇重挫,其威懾能力崩潰,造價高昂的實體圍牆被輕易突破。或許因為以色列的注意力轉至保護約旦河西岸佔領地的定居者,以軍軍隊及備戰狀態均嚴重不足。之後以色列無疑會展開官方和獨立調查。

哈瑪斯突襲的「動機」與「時機」

哈馬斯為何發動突襲仍眾說紛紜。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哈瑪斯希望證明它自己就能(而且願意)保護和增進巴勒斯坦民眾的利益,不需要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政府或阿拉伯各國政府幫忙

突襲的時間點則是另一項問題。選擇10月7日展開行動,可能是因為50年前埃及、敘利亞也在這個時間點襲擊以色列──這也是阿拉伯國家最後一次成功突襲以色列。不過,哈瑪斯既然耗費數月策畫、訓練這場攻擊,顯示其戰略目標與任何具體事件無關。選擇這一時機,可能是為了破壞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正邁向外交關係正常化,而哈瑪斯的主要支持者伊朗強烈反對此事。或者哈瑪斯企圖利用以色列國內的政治分歧,或者它的行動可能包含上述所有動機。

而哈馬斯士兵把人質綁回加薩走廊主要有兩個理由:一,迫使以色列因顧忌人質而限制自身行動;二,用人質交換被關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哈瑪斯特務。

以色列反擊的「四大難題」

以色列現在陷入嚴峻困境。他想對哈瑪斯展開決定性打擊,同時削弱這個組織、遏止它未來再次發動突襲,還有打消伊朗支持它的念頭。以色列希望在不直接捲入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的情況下達成這個目標,真主黨擁有約15萬枚飛彈,可觸及大部分以色列領土。此外,以色列不希望戰爭擴及約旦河西岸,但如果不擴大戰事,要恢復有意義的威懾能力實在非常困難。

以色列的軍事選擇有限是另一考量,而人質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此外佔領──更精確地說是「重新佔領」──加薩走廊將是一場噩夢。沒有任何軍事行動比城市戰更困難了,而加薩走廊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城市,許多以色列士兵可能會在這樣的行動中喪命或被俘虜。

為了避免從地面進攻,以色列大規模空襲勢必會造成加薩走廊無辜居民大量傷亡,並減弱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同情與支持。切斷加薩走廊糧食、燃料、水電供應的作法也會產生反效果,區域和國際社會要求停火的壓力無疑會不斷上升。

還有一個問題在於行動的戰略目標。以色列無法徹底消滅哈瑪斯,因為它既是一個組織,也是一種意識形態,試圖摧毀哈瑪斯可能反而會讓它獲得支持。前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曾質疑美國用無人機擊殺有嫌疑的恐怖份子──有時也會波及並殺害無辜民眾──是否真的有效。這讓我想到他提出過一個知名問題:「我們創造出來的恐怖份子,是否比我們殺掉的還要多?」這個問題今日依然值得我們深思。

哈瑪斯無法消滅,如何「邊緣化」它?

這一切在在顯示,儘管以色列應對安全挑戰必然包含軍事回應,包括重建防禦和定點打擊加薩走廊恐怖份子的能力,然而軍事行動卻不是唯一的答案。這項「方程式」中必須納入外交元素,包含為巴勒斯坦建國提出可信計畫。

美國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你要打槍別人的計畫,就拿出更好的方案(you cannot beat something with nothing)。獎勵那些拒絕暴力、願意和以色列達成和解的巴勒斯坦人,是邊緣化哈瑪斯的最佳方法。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