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高達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換人做做看,但近日藍白2+2會談卻卡關,甚至被外界譏為「開局即破局」、「首戰即終戰」,讓不少非綠支持者心灰意冷,甚至認為2024總統大選已經進入垃圾時間。
不過,藍白都推出候選人戰到底,並不代表不能政黨輪替,睽諸去年九合一大選新竹市長之戰,藍營推出林耕仁、白營推出高虹安、綠營推出沈慧虹,在棄保效應作用下,最終還是達成下架民進黨的目標。
藍白會談進入甩鍋大戰
圍繞著「如何找出在野最強候選人」沒有達成共識,藍白2+2會談遲遲未見「再談」契機,甚至演變成隔空交火。白營領袖柯文哲批藍營代表金溥聰「學識不好、別有用心」,金則回批柯「說翻臉就翻臉」,早先醞釀多日的善意堆疊,瞬間化為轉眼雲煙。
正如「國共會談」觸礁的歷史重演,當「藍白會談」演變成硬碰硬之後,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黃子哲批,民眾黨必須為藍白無法合作負起責任。柯文哲則話中有話:「老百姓自己會有判斷」、「要合作就是能贏才有用,合作不能贏有什麼用?」
不只如此,針對白營堅持比民調,藍營批白欠缺折衷態度,甚至還翻出《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折衷」2字的定義,大加嘲諷。白營今(19)日也針對藍營堅持民主初選,批藍「球評是你們的、球員是你們的、球迷也是你們的,就連球場也都你們找來的,根本球員兼裁判」。明顯可見,雙方仍有巨大鴻溝,且都在將藍白不合的責任互相甩鍋。
大選進入垃圾時間?賴清德躺著選?那可未必
眼見藍白2+2會談瀕臨破局,藍白合作無望,讓不少非綠支持者心灰意冷,甚至認為2024總統大選已經進入垃圾時間,將保送賴清德讓他躺著選;黃子哲表示,毫無討論空間,怎麼談得下去?相信我們的支持者無法接受,多數支持藍白合作的民眾也會感到失望。
事實上,情勢還不到絕望時刻,從過去歷史來看,藍白都推出候選人戰到底的情況下,並不代表絕對無法政黨輪替。睽諸去年九合一大選新竹市長之戰,藍營推出林耕仁、白營推出高虹安、綠營推出沈慧虹,在棄保效應作用下,最終還是達成下架民進黨的目標。
高虹安模式就是非綠勝選方程式
客觀而言,目前有高達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換人做做看,這是既存的政治版圖,哪怕候選人各自選到底,但只要這些民意集中選票,仍有機會過半數贏得勝選,而問題就在於這些支持者到底會「棄誰保誰」?因此去年高虹安的勝選模式,將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去年新竹市長選戰,高虹安具有年輕、高學歷以及高聲量的優勢,其對手林耕仁則是資深議員、深耕基層多年,雙方堪稱「天龍鬥地虎」。而高虹安的高聲量、高曝光度,助其民調勝過林耕仁,最終甚至穿透了基層組織,在最後關頭幾位有力人士如副議長余邦彥倒戈力挺,棄保效應瞬間發酵、獲得勝選。
因此當藍白合一旦破局,誰能走上高虹安模式?誰會淪落林耕仁翻版?兩大關鍵就是有力人士的向背,以及民調支持度高低,分別可以視為「搶人大戰」與「民調大戰」,都將牽動支持者如何集中選票。不過這次民進黨的賴清德實力以及知名度都是遠遠超過去年代表民進黨參選新竹市長的沈慧虹。
避免成為林耕仁2.0,侯友宜持續鞏固基本盤
早在獲得國民黨徵召之初,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就分析,高虹安模式的基礎,在於侯選人本身表現的質感,質感決定現象,質感的指標就是好感度和仇恨值的比例。蔡並直言,侯友宜已經「林耕仁化」,變成落湯雞。
為了避免成為林耕仁2.0,侯友宜持續鞏固基本盤,以防棄保效應發酵。事實上,同一招林耕仁去年也用過,就是在選戰最後關頭找來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站台。可惜的是,當時距離投票只剩18天,大勢已定、為時已晚。幸好,侯友宜這次在選前90天就請韓站台,除了10月14日板橋造勢,接下來10月20日台中、10月28日高雄,韓都拔刀相助。
至於柯文哲,則是跟郭台銘相互示好、眉來眼去,因為被視為「藍軍資產」的郭若在關鍵時刻起義來歸,其效應不下於余邦彥倒戈力挺高虹安;尤其郭的財力雄厚,也在全國各地建立3百個據點,對創業維艱的民眾黨而言,不啻一劑大補帖。
用民調操作棄保,侯友宜蓋牌失先機
由於民調在台灣行之多年,選民早就習慣用民調當參考,以決定如何集中選票。像是去年新竹市長大選,就連國民黨籍的趙少康都公布民調,指高虹安大勝林耕仁,非綠支持者勢必受此影響。
可惜的是,在藍白2+2會談中,金溥聰已經將民調批得一文不值,甚至說國內民調都欠缺隨機性,因此在接下來的民調大戰中,侯友宜陣營很難用民調操作棄保。
唯一的好處是,當被其他陣營用民調操作棄保時,侯陣營的蓋牌策略或可用於勸說支持者不要輕信民調,但這就像4年前韓國瑜民調蓋牌一般,空言泛語「得民調者得痔瘡」,最後恐怕還是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