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條「阿基里斯之腱」 讓他無望取代美國躍升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議題

本文作者為:

易富賢,中國人口學家、《大國空巢: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作者,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資深科學家。

《大國空巢》為一批評中國生育計畫的著作,2007年在香港出版後被中共列為禁書,直到2013年才解除禁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試圖向美國參議員兩黨代表團保證,儘管美中緊張升溫,兩國仍能避免爆發軍事衝突。「『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是可以避免的。」他說

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是指稱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波羅奔尼撒戰爭」(the Peloponnesian War)的解釋,美國政治學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創造出這個詞彙,描述當新興強權(例如中國)崛起挑戰固有強權(例如美國),雙方衝突似乎就難以避免。

中國擅長短跑,美國則是馬拉松選手

艾利森主張中國最終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中國政府旗下的經濟學家也支持這項觀點,他們預測2030年前中國GDP將是美國的兩倍,2049年前甚至能達到3倍。這樣的預測促使許多美國政治人物和學者產生戰略焦慮,他們擔心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和地緣政治野心愈來愈大。

艾利森的論點似乎很受中國領導圈歡迎。事實上中國經濟爆炸式成長,從1990年GDP僅占美國7%驟升到2021年76%,成為說服美中決策者相信「修昔底德陷阱」確實無可避免的證據。

然而這些預測無法解釋──再借古希臘典故一用──中國的阿基里斯之腱:黯淡的人口前景。人口老化不僅阻礙生產、降低消費、遏止創新,也有損大眾士氣、侵蝕經濟活力。我的著作《大國空巢》2007年版中,我將中國的人口軌跡比喻為「短跑選手」,快速但缺乏耐力。相形之下美國和印度是「馬拉松選手」,具有主導21世紀的態勢

至於日本,我把他比作「中距離跑者」,他是一個具有警世意味的故事。隨著勞動及青年人口快速增加,1960年日本GDP從美國的8%躍升為1995年73%。然而1994年,日本壯年勞動人口(15-59歲)開始衰退,自那時起,日本各項人口指標都落後美國。1992年以來日本經濟成長率一直低於美國,2023年其GDP掉到只剩美國的16%

義大利的經驗凸顯了忽視人口變化的危險。義大利壯年勞動人口自1993年起縮水,和美國相比該國人口老化相當嚴重,因此他的GDP在美國的佔比從1992年20%減少到今(2023)年只剩8%。

從上圖可看出日本、義大利、中國壯年勞動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與GDP表現息息相關。

2年內中國GDP從美國的76%掉到66%

中國人口老化的速度快於之前預期,其生育率(每位女性一生所生育的子女數目)自1991年起低於美國,2021年起低於日本和義大利。2012年中國壯年勞動人口開始萎縮,宣告30年來兩位數的經濟成長速度告終

2012年後的十年,美中經濟差距之所以繼續縮小,一部分要歸因於中國巨大的房地產泡泡但2031-2035年之前,中國各人口指標將落後美國,其GDP成長率也很有可能不及美國。中國GDP在美國的佔比,已從2021年76%掉到2023年66%。儘管這樣的衰退或許是短期動盪的結果,卻也可能預示著一個快速老化的中國,以及一個中年人佔絕大部分人口的美國,兩者之間愈發擴大的經濟差距。

美國的人口優勢是他維持全球主導地位的關鍵。舉例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戰後嬰兒潮超越了歐洲。尤有甚者,1970年末期到2000年中期,美國又經歷了第二波嬰兒潮,該國生育率從1976年1.74增加到1990年2.1,直到2007年都保持穩定。

同一時期,歐盟生育率從2.06掉到1.52(2008年),中位數年齡比美國高出4年。此外,當2008年歐盟壯年勞動人口開始減少,美國勞力一直到2048年都還能維持穩定。因此不意外,2008年歐盟GDP是美國1.1倍,2023年卻降到只剩美國的68%

美國每25個小孩就有1人活不到40歲

不過美國也有自己的問題必須擔心。美國生育率從2007年2.12減至2022年1.67,而且隨著愈來愈多女性推遲結婚生子、男性勞參率降低,預期該國生育率還會再進一步衰退。

此外,美國經常為如何有效應對人口挑戰傷透腦筋。儘管美國在醫療照護方面的支出居全球之冠,卻擁有已開發國家中最短的平均餘命(life expectancy)。今日更令人憂心的是,每25名5歲美國小孩,就有1人無法活到自己40歲生日,而服用藥物過量、槍枝暴力是主因之一。這些人口變化可能導致經濟趨緩、破壞政治凝聚力,甚至危及美國民主。

美中衝突是「史詩大戰」還是「校園鬥毆」

中國和美國都進入了充滿戰略焦慮、錯估風險升高的政經動盪期,兩國似乎也都極力淡化各自人口危機的嚴重性。如果放著不管,中國的人口陷阱可能促使一個文明崩潰

同時,美國的全球影響力或許步入式微。過去他能獨力形塑國際秩序,但現在他保持世界穩定的能力取決於盟邦合作,以及和中國的往來互動。不過,有鑑於美中都面臨人口挑戰,人們預期的修昔底德式史詩大戰,最後可能只像是一場校園鬥毆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是由《信傳媒》洪培英編譯。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