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清卡潮來了 中信、玉山、台新加入行列 為何他們寧捨「面子」也要砍呆卡?

金融

近期各家銀行陸續宣布展開「清卡」,截至目前,包括信用卡龍頭中國信託銀行、永豐銀行、第一銀行、玉山銀行、星展銀行、渣打銀行、凱基銀行等都已宣布,若核卡後連續一年以上未刷卡或未開卡,將分別採取調降信用額度或停卡等措施,而台新銀行則是針對持卡兩年以上未刷卡客戶進行清卡。

全台「呆卡數」超過2千萬張,前五大流通卡銀行也加入清卡行列

為何銀行業內會刮起清卡潮?又為何會選在這時候大刀砍向呆卡?

從金管會統計的數據多少能看出端倪。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台信用卡流通卡數約為5766萬張,但近6個月內有消費紀錄的有效卡數卻僅有3683萬張,也就是說,活卡率僅有約63.87%,而未開卡或未使用的「呆卡」則多達2083萬張。

若以中國信託銀行在8月底的信用卡業務統計數據來看,中信銀流通卡數達約891.3萬張、有效卡數567.2萬張,一舉拿下「雙王」寶座,且當月簽帳金額604.6億元也是市場第一,但儘管如此,中信銀仍有超過320萬張信用卡,是屬於近6個月內沒有刷卡消費紀錄的卡片,猶如「呆卡」。

這一波「清卡」潮,原先是由永豐銀行、第一銀行率先開出第一槍,但由於兩家銀行皆不是前五大發卡行,還不一定會牽動卡數版圖。但近期中信銀也跟進公告,將「核卡後連續十二個月(含)以上未開卡或無消費」,「得於通知持卡人後暫時停卡或永久停卡」納入信用卡約定條款之中;另外,目前流動卡數達711萬張的玉山銀行也明訂,持卡人連續一年以上未曾使用信用卡或未開卡,也有可能會被停止用卡。

換句話說,從今年8月底在外流通卡量的前五大銀行來看,就有三家,分別是中信銀、玉山銀、台新銀加入清卡作業,而國泰世華、北富銀是否將跟進清理呆卡的行列,目前則尚未有明確的答覆。

為什麼要清卡?降低被盜刷風險、提高成本效益

中信銀對外表示,因應近期詐騙案件頻傳,擔心客戶久未動用卡片可能遺失遭有心人士冒用,因此在約定條款中新增停卡相關約定;玉山銀行也表示,藉此規範目的主要在於保障顧客權益及避免顧客因久未用卡而有卡片遺失及盜用風險,進而提高用卡安全。

一名國內銀行主管向《信傳媒》表示,過往銀行都有在做清卡,只是並非全面性、也沒有修改約定條款,但今年以來銀行紛紛修訂「信用卡約定條款」,等於就是向客戶提前預告,若卡友無意配合處理,銀行是可以直接終止契約;持卡人也能不妨檢視哪些是有用的卡。

銀行業者也說,最近有發現民眾不論是掉卡或是久未動用,都可能被偽冒使用,從過去的經驗,若調查確認不是本人所刷,往往最後都是由銀行認損,因此若銀行能適時停卡,多少也能避免遺失被盜刷的風險;另外,還有成本效益的考量,畢竟每一張卡片都有製卡、作業人力、支付給國際組織的費用、包裝權益等成本,若銀行適時停卡,也能降低維運成本。

裡子比面子更重要,銀行更在乎有效卡數及簽帳金額

業內人士則觀察,隨著各家開始祭出清卡政策,研判整體流通卡數將會下滑,過去銀行為了維持既有的信用卡市占率,一直不敢大動作清卡,就是怕會影響流通卡數,但流通卡數也向來是「虛胖」指標,近幾年來信用卡業務變得不賺錢,對於銀行來說,更重視的還是在於有效卡數及簽帳金額,「裡子」比「面子」更為重要,因此成本效益依舊是最主要的考量。

但銀行業者也坦言,基本上仍維持「一人至少能保留一張卡」,以維持最基本的客戶互動,否則若所有卡都清掉也等於與客戶直接斷線,保留至少一張卡在手才不至於會造成客戶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