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改革停滯誰之過?藍綠共業還是各自甩鍋

勞保

大概不會有人否認,勞工保險的永續能力會是下一任總統最為棘手的政治問題,至少在「科學」的精神與原則的前提下,根據勞動部在2021年12月公布的勞工保險精算評估報告指出,如果維持現行制度不做調整,勞工保險基金的現金流量將在2028年累積餘額出現負值。當然不會有政府會放任不管,不過必須大幅度地進行制度變革,才可能重新找回民眾對於勞工保險的信任感。

充斥選票算計的政見白皮書

事實上,早在總統大選之前,改革勞工保險就已排上政治議程,獲得各黨立法院黨團的重視。例如今年03月09日,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蔡英文政府不負責任,造成勞工保險基金的債務不斷膨脹,但解方僅是提出《勞工保險條例》第69條修正草案,要求在政府未提出改革方案完成立法前,每年需撥補1,000億元確保勞工權益,與當前執政黨的作法並無二致,後來也成為侯友宜陣營政策白皮書的內容,提出目標每年至少撥補1,000億元給勞工保險基金,並且提升基金投資效益、減少人為干預的政見,仍舊缺乏回應人口老化與制度設計的結構性問題,反映出大選當前,選票至上的最高考量。

而標榜理性、科學及務實作為新政治內涵的臺灣民眾黨,加上黨主席柯文哲在臺北市長任內對於重陽敬老金,展現出不畏選票壓力的強硬態度,曾一度以為臺灣民眾黨會有耳目一新的改革氣象。然而,雖然臺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過去召開多次記者會,依舊是站在監督立場推促政府展開年金改革,並未有具體明確的主張。但是對於已投入下一屆總統大選的柯文哲而言,就必須得公開說明改革的政見,是身為總統候選人無法迴避的基本責任。

可惜的是,從柯文哲主席過去的發言紀錄來看,只曾針對蔡英文總統任內的的軍公教族群的年金改革表達過看法,他指出現任政府的年金改革失信於民,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信賴保護原則」原則,對於迫在眉睫的勞工保險卻隻字未提。柯文哲的政策立場顯示出難以抗拒選票的吸引力,討好軍公教族群的同時,亦不得罪超過百萬之眾的退休勞工。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柯文哲對於軍公教族群的法律見解是十分危險的,一旦未來當選總統,將自我限縮改革勞工保險可茲運用的政策工具,尤其是退休勞工的所得替代率則成為完全不可觸碰的禁地。

追溯勞工保險基金危機的政治根源

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賴士葆今年初在社群媒體批判蔡英文政府,只敢改革有利民主進步黨選票的軍公教族群的職業年金,對勞工保險基金避之唯恐不及,只會拿稅金補貼大窟窿,「一切都是選票考量」。結果後來事實證明,同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就是賴士葆委員口中「一切都是選票考量」的政治人物。

另一方面,必須提醒賴士葆委員,勞工保險會陷入當前難以處理的財政危機,馬英九政府難辭其咎。2012年國慶日前夕,因為媒體報導引發勞工保險史上最大規模的擠兌風波,卻也為馬英九政府打開改革的機會之窗,由當時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籌組行政院年金改革小組,在擬定改革的基本原則之外,還巡迴全國各地與工會座談交換意見,並在隔年年初推出勞工保險的改革版本甲案、乙案,再進一步和黨籍立法委員便當會,聽取他們的想法意見;最終出線是乙案,緊接著經行政院院會通過後,於2013年04月送進立法院審查。

然而,迎面而來的是強烈的民意反彈,執政黨立法委員開始轉趨保守,傾向冷處理行政院送進來的年金改革方案。雖然當時中國國民黨在國會掌握64席的過半席次(民主進步黨僅40席),法案卻遭自家人反對而動彈不談,後來行政部門的態度也隨之消極,前考試院長關中在2020年出版的口述自傳《明天會更好:關中傳奇》批評指出:「由於決心不夠,未盡全力,當時的行政院與黨部都不太熱衷、也不肯動員運作,立法院自然也就沒有好好配合、推動立法,這項重大改革便無疾而終了」,當年身兼執政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的正是賴士葆委員。

政治利益一直是最高指導原則

中國國民黨對於年金改革的態度始終是向選票看齊。2007年07月2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年金法》,規定25歲至65歲、未參加軍公教保險及勞工保險的民眾均須加入,其中最重要的是將農民整併入國民年金。不料引發農民不滿,原因在於當時農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僅78元,又可領取每月6,000元的老年農民福利津貼,併入國民年金之後的保險費反倒高達674元,雖然時任行政院長張俊雄保證納入國民年金後的福利不會縮水,同時編列預算補貼保險費,仍然無法平息農民的憤怒。加上當年在高雄縣成立立場親藍的臺灣農民黨,藉整併議題作為競逐立法委員選舉的政治動員,與各級農會號召上萬農民北上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內政部抗議。

農民的反彈聲浪很快獲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的正面回應,允諾在當選之後,一定兌現農民與國民年金脫鉤的政見。時任總統的馬英九在上任的第八天,行政院跨部會會議火速作成決議,160萬農民不必納入國民年金,且在同年07月18日三讀通過《國民年金》修正草案,確定將農民排除適用,兌現選前開出的競選支票。換句話說,原本有機會落日的老農福利津貼,反而在選票催化的邏輯下重新獨立出來。

爾後為避免老年農民津貼淪為選舉競相加價的籌碼,不斷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2011年總統馬英九在總統府召開「政府有關老農津貼政策」記者會,宣示建立制度化的老農津貼調整機制,來達到去政治化的效果,又在2013年實施排富條款、2014年提高領取的資格門檻。雖然我們都認同這些改革的意義與重要性,但實際上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每年均需編列約444.9億元公務預算,嚴重排擠到原有的農業預算,如果當初馬英九總統維持陳水扁政府將農民納入國民年金的版本,再無需再面對老年農民福利津貼尾大不掉的問題。

從歷史紀錄翻舊帳

臺灣歷經中國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主要的社會保險與職業退休金制度成為建立正當性的政策工具。社會福利制度本被期待作為團結社會的基石,不過年金體系長年呈現出「職業分立、差別待遇」的制度特徵,反而是臺灣社會內部矛盾與衝突的來源。

我們曾有機會以國民年金為基礎,來陸續整合不同職業別的年金方案,遺憾選票的政治算計,使得繼任的政府打破社會團結的想像與可能。同樣的,勞工保險基金的財務危機並非一日之寒,若是2012年可以把握改革契機,挺住可能流失選票(也可能不會)的壓力,勞工保險不會演變成各黨眼中的燙手山芋,全然噤聲不敢貿然提出對策。所以,當前的這些問題與危機,在野黨都曾做出實質「貢獻」,又豈能大言不慚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