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司長賴向華疑心肌梗塞猝逝》急性心肌梗塞常無症狀...但發生「這狀況」一定要立刻送醫

醫療保健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司長賴向華19日凌晨傳出疑似因心肌梗塞,在家中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搶救無效,凌晨1時許宣告不治,享年56歲。

賴向華的太太表示,週六晚上賴向華先入睡,她凌晨進房時發現先生身體已經冰冷、沒有呼吸心跳因此趕緊報警送醫,初步認定死因可能是氣溫驟降引發急性心肌梗塞釀憾事。

衛福部口腔健康司去年5月4日成立,賴向華今年7月起從台大醫院牙醫部借調擔任司長,擔任司長才4個多月卻傳出憾事,讓人不勝唏噓。衛福部長薛瑞元也證實賴向華逝世的消息,並表示得知事件發生後感到十分震驚及痛心,呼籲國人及衛福部同仁,一定要多注意氣溫變化,身體若有不適應盡速就醫。

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以溫度降低後的前14天危險性最高。

近日氣溫驟降,該如何預防心肌梗塞發作?

(延伸閱讀:「晚睡」傷心傷肝又傷腎》40年老中醫:照著「這個時間」好好睡才能排毒養生 )

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提醒民眾,應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及年老長輩,務必做好保暖措施,不管人身處在室內或室外都還需要注意溫度的變化。」

錢政平指出,氣溫突然變冷容易引起血管劇烈收縮,造成血壓升高,若是血管原本就有硬化或狹窄,就有可能導致使心肌梗塞的風險提高。

錢政平也指出,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等,「冬季常見突發性心血管疾病其實是有機會可以備提早預防,這些危險因子在發生時其實不太會造成人體有任何明顯不適,但若長時間控制不佳,就容易使得心血管發生病變,如血管硬化、血管粥狀班塊堆積、冠狀動脈阻塞等。」 

他表示心血管疾病大多發生在50歲以上族群,提醒有三高問題者、心血管疾病者及年長者,除維持健康生活型態、血壓監測、減重及避免菸酒和飲食控制、有三高問題者需規律服藥及務必安排定期健康檢查。

心血管高危族群平時應做好「3項準備」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及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也提醒,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如三高、慢性腎臟病、有心肌梗塞病史者應為健康超前部屬,依照「保心三招:規律用藥、備小卡、急送醫」做好準備:

1. 規律用藥

慢性病患應遵循醫囑,切勿自行減藥避免復發。

2. 備小卡

民眾可於健保卡旁放置就醫小卡,填入慢性病史、用藥資訊、就診醫院,並告知同住者或打119時告知小卡上資訊,救護人員能更精準判別病情後送正確醫院,也幫助到院後醫師精準用藥、提高診治效率。

3. 急送醫

謹記心肌梗塞症狀保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出現症狀時立即呼叫119送醫,若救護車到達前已休克昏迷,旁人應協助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CPR)搶救,若現場有第三人請至最近的體外去顫器(AED)地點取回機器來搶救。

出現「7大症狀」應立即送醫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發作

錢政平提醒國人三高問題已明顯年輕化,關心心血管健康已不在僅侷限於年長者。「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掌控三高狀態,並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安排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及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

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高危族群,應定期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掌控三高狀態。(圖片來源/freepik)

至於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CTA),錢政平表示可幫助發現冠狀動脈是否有堵塞情況,他強調平時也應養成運動與健康的均衡飲食習慣,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國健康署也提醒民眾,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進而延遲就醫時間,因此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