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採取去風險措施 重創中國經濟前景

中國經濟

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首次出現季度赤字,以中國為重點的收購融資已陷入停滯,因為外商高階主管普遍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和監管力度加大,分析師對此評論說,這種趨勢會加重人民幣貶值壓力,削弱經濟成長潛力。

美商奉行「中國加一」戰略

《路透》11月28日刊登一篇報導指出,美國家具公司負責人喬丹.英格蘭(Jordan England)坦言他公司的中國供應商是業內最好的,但地緣政治緊張和中國經濟放緩,迫使他從東南亞、東歐、中東、墨西哥採購更多產品。

總部位於佛州的家具公司Industry West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英格蘭表示:「我正在想辦法離開中國」。

「我奉行『中國加一』戰略。」他說,中國加一指的是2018年華盛頓對北京徵收貿易關稅後許多企業開始實施多元化策略,確保它們不完全依賴中國供應商。

「現在供應鏈就像+10,最後才會考慮中國。」英格蘭接著說明,中國產品占比已經減到Industry Wes的一半,未來會減更多。

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裡,外國投資人一直對中國感到不滿,但過去一個月發布的數據清楚證明去風險策略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負面影響。

中國第三季首次出現赤字

活動調查顯示,10月製造業產出意外萎縮,而且出口加速下滑。中國第三季(7-9月)外國直接投資(FDI)首次出現季度赤字,凸顯資本外流壓力。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拉迪(Nicholas Lardy)發表報告表示,最新數據顯示外國公司不僅拒絕將獲利再投資中國,而且正在出售現有資產,將資金匯出中國。

他預測,這種趨勢會進一步削弱人民幣匯率,並減弱中國的經濟成長潛力。

「近年來,中國吸收外資的規模、比重和增速均維持在較高水準。」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在回答《路透》提問時表示。

長期以來,企業界對中國地緣政治風險、收緊監管以及國有企業更有利的競爭環境感到擔憂。但是中國向外國投資開放40年來,現在,高階主管首次對長期經濟前景感到擔憂。

4成的美商將裁減中國業務員工

美國智庫「經濟諮商會」(The Conference Board,)上周發布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二受訪的執行長表示,中國的需求尚未復甦到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其中40%的受訪者預計未來6個月將減碼中國資產,預計裁員的比例也類似。

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表面上中國對成長前景充滿信心,政策顧問支持202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約5%的目標,仍預計2035年將經濟規模比現在擴大一倍。

不過英格蘭直言,他擔心為中國國內市場生產的中國家具供應商將如何應對嚴重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我擔心這些工廠的工人數量會從一家500人減少到200人,再減至100人。」他預測。

貿易機構表示,有鑑於中國實施更廣泛的反間諜法,派警方對諮詢公司和盡職調查公司的突擊檢查,以及禁止部分主管出境,即使疫情後李強總理宣布中國向外國投資者開放的提議,仍遭到一些西方企業董事會的懷疑。

專注中國收購的私募基金沒有籌集到一毛錢

李強本周二出席中國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博覽會的開幕式,他發表演說指出,中方願與各國建立更緊密的供應鏈聯繫,反對任何形式的脫鈎斷鏈。同時,中國將持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這裡的外國企業高層希望繼續在中國發展,但美國總公司的董事會卻抱持謹慎態度。」中國美國商會主席麥可.哈特指出。

歐洲公司對中國政府向本土製造商提供的貸款提出不公平競爭的擔憂,而加中貿易理事會董事總經理弗雷澤(Noah Fraser)表示,2018年至2021年兩名加拿大人曾被無端拘留,這問題使中、加關係仍然不和。

在私募基金領域,雖然專注亞洲的私募基金已向中國配置資金,但Preqin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4日,2023年專注於中國收購的基金沒有籌集到一毛錢,而2022年為2.1億美元,疫情爆發前,2019年高達1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