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公」劉泰英:交通部最爛蔡總統快把賀陳旦換掉

公共政策

小英政府在執政周年終於端出的政策牛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力拚要在七月的臨時會過關,一直以來支持政府投入公共建設以帶動經濟成長的台綜院創辦人、總統府前國策顧問,並被外界尊稱為「泰公」的劉泰英表示,「前瞻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現在政府肯做,我們就要阿彌陀佛了!」

台灣內需不足,需要政府投資來帶動

因為從總體經濟的角度出發,劉泰英認為,台灣的內需嚴重不足,國人的可支配所得增加幅度也有限,單單只靠民間消費來帶動是不夠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唯一能夠主動去做的就是增加政府投資和公營投資,進而讓民間投資也能跟著動起來,「否則我們的經濟一直被限縮在停滯甚至衰退的陷阱裡面,這非常危險。」

他舉例說明,像是過去的省政府時期,宋楚瑜在水土保持方面著墨許多,但凍省之後,相關的政策幾乎都沒有在執行,導致台灣年年發生災害,甚至只要一下雨就淹水、發生土石流。而這正是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之處,並不需要等到前瞻計畫,平常就應該開始做。

因此,在政府應先以身作則擴大投資的前提之下,劉泰英主張,除了這次透過特別預算執行的前瞻計畫,「中央政府在每年的年度總預算中,至少都要再增加1、2千億投入公共投資,」如此一來現在各地方政府大搶資源的困境,就可以透過一般預算的方式來補足大家想要的部分。

不需動支特別預算,一般預算就可做很多事

不過,可能有人會問說,政府從哪裡生出錢來?劉泰英說,地方政府的確比較缺錢,不過台灣就這麼小,中央政府統籌來做就好。只要把國家閒置的錢,像是台灣銀行、很多國營事業如台糖等的閒置土地賣掉,政府的收入就可以大幅增加了。

又像是陽明山明明是個很好的觀光景點,但現在卻因為被設置為國家公園,周邊交通又非常壅塞,導致連一間吸引觀光客的五星級飯店都沒有辦法蓋,如果很多閒置土地可以賣掉、或是承租給民眾,就可以增加政府收入,也可以促進觀光,「我從以前就一直建議了,但沒有人要去做。」

至於引發最多爭議,也是政府最堅持的交通軌道建設,劉泰英不僅支持,還認為平常應該做的更多。他表示,其實在交通建設部分,不需要動支到特別預算,用交通建設基金就可以做很多事了,「大家都說要經濟成長,但什麼都不做經濟要成長個屁,」劉泰英砲火逐漸增強。

前瞻爭議:部會之間本位主義、未充分溝通,導致政策停擺

他說,像是他常常回家鄉苗栗,不過高速公路從楊梅到湖口路段老是塞車,五楊高架如果能延伸到新竹市,就可以大幅改善交通壅塞的狀況,「這用交通建設基金就可以立刻開始做了,為什麼不做呢?到現在連研究都還沒研究。」

「在我看來,交通部是最爛的,蔡英文和林全不趕快把賀陳旦換掉,真得是亂七八糟,」劉泰英指出,賀陳旦眼界小,每每在制定一個交通政策的時候,都沒有考慮到周邊的經濟外溢效果,如果交通建設建好,地方的經濟發展就能帶動,政府的稅收也可以增加,「如果一個部長永遠只考慮自己部內的問題,那還需要部長做什麼,一個常務次長就可以做決定了。」

既然提到政府的運作,劉泰英批評,為什麼現在一推出一個新政策,爭議就隨之產生?「因為各部會在事前都沒有充分溝通,決策前都沒有集思廣益!」像是「一例一休」,明明不只是勞動部的事情,但和產業最緊密的經濟部沒有提出意見,與其他職業相關的農委會、教育部、交通部等也通通沒有意見,「大家都覺得不關我的事,這是很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