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布2024年退休引外界驚訝,不到24小時已登上《彭博社》、《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日經新聞》、《富比世》等國際媒體版面,對於他突然退休一事,外界諸多揣測,根據供應鏈廠商的普遍認知,多數認為美國設廠不順是他離職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人擔心美國廠進度會更加延後。
台積電先進製程大幅領先對手三星和英特爾,是劉德音任內的豐功偉業,也傳出因為他在7奈米製程建功,因此被張忠謀挑選接下董事長大位,但是受到美方壓力,拍板台積電赴美設廠,也是在他任內做出的決定,只不過沒想到,初期規劃錯誤,導致美國廠進度延宕,日本廠反而超前。
美國廠進度延宕,是劉德音退休主因嗎?
對美國廠、工作還境、勞動條件等判斷失準,導致發生美國施工人員抗議事件,還鬧上國際新聞,這個問題直到12月才和亞利桑那公會達成共識,一紮眼,一年已經過去了。
業界有些雜音,認為美國蓋廠遇到的僵局和亞利桑那廠的補助款遲遲無法拿到,讓整個美國建廠案猶如燙手山芋,總要有人出來扛下戰敗責任。
到底是誰拍板去美國設廠,怎麼評估整個廠的效益,都是內部機密資料,但供應商存在一種說法,認為是是劉德音的決定,並說服董事會,沒想到工程延宕,,資本支出擴大,因此扛起責任。但也有另一個說法,有分析師和劉德音開完會後曾對《信傳媒》說,劉德音是被逼的,他根本不想去美國設廠。
日本廠最穩定,德國廠還有2年準備時間
騰旭投資長程正樺對媒體表示,美國投資一直很有爭議,員工管理、文化差異大等都是挑戰,在市場已供過於求下,其實不用急著蓋廠,美國第二個廠的進度應可以放緩,台積電可調整進度。
他分析說,台積電德國廠以汽車應用為主,這兩年汽車市場不佳,但蓋廠需要兩年時間,未來汽車市場景氣如何也要再看;日本與台灣文化最接近,日本政府配合度最高,在台灣面臨缺工、缺電等前提下,日本是台灣之外最佳地點。
媒體報導指出,供應鏈認為,對於魏哲家接下董事長沒有太感到意外,相關廠商所期待的,是誰來接下負責客戶的總裁大位。《自由時報》報導,程正樺指出,台積電多數事務都是由魏哲家處理,魏哲家本就大權在握,未來由魏哲家接棒,對於既有政策不會有所改變,
誰接下魏哲家的位置,接下來又會遇到什麼挑戰
程正樺說,未來要再觀察是否有其他執行長出線,維持既有雙首長制,培養接班人,他預測未來接班人選應是由營運、研發或財務背景為主。
然而已經有媒體點名,台積電內部呼聲最高的人選,是有「太子」之稱的歐亞業務副總侯永清,他一直是台積電內部積極培養的接班梯隊人選。
不論如何,程正樺對媒體表示,認為台積電未來最大挑戰就是如何維持領導地位,因為過去落後英特爾時,只要跟隨英特爾腳步發展就可以,一旦超車英特爾,現在要靠自己摸索未來道路,反而比較辛苦,因此有人會說近來台積電製程放緩;再來的挑戰就是要看半導體景氣如何發展,AI是否能夠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