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寒流來襲》急診增心腦血管病人...高危族群如何防範?心臟科名醫:出門「這件事」最重要

醫療保健

入冬之後首波寒流來襲!氣象署20日晚上發布低溫特報,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和宜蘭縣,亮起橙色燈號,表示會有持續10度左右以下氣溫。

氣象署也提醒,早出晚歸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尤其這波寒流影響最劇烈的時候,在星期四晚上到星期五清晨,平地最低溫可能只剩6度。

而氣溫驟降,心腦血管疾病也跟著明顯增加,一名急診專科醫師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這幾天氣溫驟降,許多病患因為血壓升高造成不適來急診就醫,而腦血管疾病也跟著明顯變多,「昨天上班短短一個多小時就陸續送來三個腦出血病患......」

究竟寒流來襲,心腦血管高危族群要做好哪些事來防範?

(延伸閱讀:一年多救3條心臟衰竭人命、增5成存活率...北榮謝「行善團」捐價值2600萬醫療儀器 )

如何防範心腦血管疾病?心臟科名醫:出門「這件事」最重要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任張效煌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指出,天氣驟降,第一個要特別注意心腦血管疾病的就是年紀較大的長者,或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

張效煌強調,對於這些心腦血管高危族群來說,天冷時就盡量避免外出,「若需要外出就要注意,一定要先把衣服穿暖了,再出門。」他表示,有的人趕著出門先把門打開再慢慢穿、邊走邊穿,但這樣可能會讓寒風有機會滲透進入身體,「還是要注意,一定要先讓自己身體暖了再出門。」

另外他也強調,身體周邊的保暖很重要,「帽子、圍巾、手套等保暖物品還是要戴著,如果周邊血管沒有冷到,血管沒有收縮,血壓就不會一下子竄高,對於心血管的負擔也就會比較小。所以保暖很重要,特別是周邊的保暖更重要。」

張效煌強調,對於心腦血管高危族群天冷時應盡量避免外出,若要出門一定要先保暖好再離開室內。(攝影/陳稚華)

心血管發生異常變化幾乎毫無症狀...應定期檢查追蹤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也提醒三高族、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因低溫與早晚溫差大皆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這也是為何在冬季常見突發性心肌梗塞及腦中風。 

錢政平指出心血管疾病在發生初期時,完全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大多是心血管急症發作(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時才有明顯感覺,其嚴重程度會危及生命,大多數人也是在緊急送醫後,才驚覺心血管早已悄悄發生嚴重硬化、堵塞。」此時只能儘速就醫,才可降低死亡機率及搶救存活後失能的情形。 

錢政平也舉一名57歲的個案程先生為例,程先生有高血壓病史,雖有持續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但日常生活仍持續抽菸、飲食口味上也偏愛較重鹹。程先生表示,因為服藥後,血壓的確有降低,認為平日也沒症狀,應該不用太刻意再去改善不良生活型態。 

近期健檢後,初步測量血壓檢查結果為147/92mmHg,數值依舊不理想;在心臟鈣化指數(CAC)結果為178,「這結果表示心臟冠狀動脈容易有血管狹窄情況,進一步透過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CTA),檢查發現在左冠狀動脈前降支有一處已有鈣化及斑塊堆積,中重度血管狹窄、右冠狀動脈也有一處輕度狹窄現象發生。」錢政平指出。

當天為程先生解說報告的醫師,警告應立即戒菸並改善飲食型態,當程先生看到影像檢測結果畫面,清楚看到血管已有堵塞情況,才真正意識到心血管發生異常變化就是幾乎毫無症狀。

醫師提醒有三高問題患者,務必確實控制及定期回檢追蹤,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Myriams-Fotos@pixabay)

錢政平最後提醒,國人三高盛行率其實比大家想像中更高,有三高問題者,務必確實控制及定期回檢追蹤,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若無三高問題的年長者,也不能疏忽心血管健康狀態,因老化逐漸失去彈性、硬化、狹窄,後續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並引發中風的機率也會提升,因此仍須注意。」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