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多歲的陳先生,7年前開始出現熱潮紅與睡覺冒冷汗等症狀,健檢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胰臟附近有塊4-5公分、約高爾夫球大小的陰影,以為是令人聞風喪膽的胰臟癌,但進一步的電腦斷層與血液檢查報告皆顯示正常。
沒想到3年後,陳先生熱潮紅與盜汗症狀加劇,且出現肩背痠痛與茶色尿現象,檢查發現8-9公分大的肝臟腫瘤,懷疑是肝癌,但甲種胎兒蛋白數值(AFP)卻顯示正常,前往大醫院做詳細檢查,確診為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合併肝轉移。
根據衛福部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約有1,219個神經內分泌腫瘤新增案例,雖人數少,但有研究顯示,近20年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約13倍,遠超過同時期的肝癌成長率1.29倍、肺癌1.56倍、腸癌1.83倍與乳癌2.75倍。
究竟「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什麼病,為什麼值得重視?出現哪些警訊應該要注意?
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的器官...賈伯斯也是因這病離世
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副秘書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姜乃榕先解釋,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因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它會因不同的原發部位,分泌不同的荷爾蒙, 而有不同的症狀,導致診斷困難、誤診個案多的情況。」神經內分泌腫瘤過去曾被稱做「類癌」,2000年正式由WHO提出命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NET, Neuro Endocrine Tumor)
姜乃榕也提到,特別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的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容易因診斷困難造成拖延。」根據統計,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要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
對此,姜乃榕提醒,在所有器官中,最常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原發處是胃胰腸,比例約5-6成,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便是因為罹患胰臟部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過世,其他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名人還包括英國女演員奧黛麗赫本、資深演員馬如龍、SIRI共同創辦人Dag Kittlaus等人。
醫提醒:出現「10大症狀」警訊要注意
至於哪些人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族群?
姜乃榕提到,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原因目前仍不確定,不過下列因素會造成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風險提高:
1. 年齡:通常好發年齡40-60歲
2. 性別:男女比例相似
3. 家族史:與遺傳有關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分為第一型及第二型。
•第一型(MEN1):影響腺體包括腦下腺、副甲狀腺、胰臟等。
•第二型:影響腺體包括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等。
4. 免疫功能抑制:人類免疫不全(HIV)或愛滋病人由於免疫系統降低有較高風險。
5. 砷:長期暴露在砷的環境中,可能會增加罹患風險。
姜乃榕指出,「民眾若莫名出現十大症狀警訊,例如熱潮紅、盜汗、低血糖飢餓感、腹瀉、反覆性胃潰瘍、發熱、咳嗽、氣喘、心悸與皮膚炎等,且症狀持續3個月,應盡快就醫詳細檢查與對症治療。」
如何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確診當時,正是陳先生的女兒大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之際,為了守護家人,陳先生積極治療,3年先後歷經多次荷爾蒙治療、4次肝栓塞和2次手術治療,在腹部留下17公分的長長傷口,依然無法阻止癌細胞復發,因此主動諮詢醫療團隊,於年初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才成功縮小腫瘤、改善不適。
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理事長、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合聘研究員陳立宗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以手術切除病灶為主,無法手術者可依疾病嚴重程度、腫瘤位置與是否轉移,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與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等。
陳立宗進一步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藥物治療已多年未有進展,病友經傳統標靶治療失效後,只能反覆接受化療與荷爾蒙治療,不僅改善效果有限,病友也因需長期往返醫院,導致生活品質受影響。不過隨著醫藥科技進步,目前也有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的選擇,可以幫助縮小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病友帶來新希望。
現在,陳先生每天走路1萬2千步、維持運動習慣,平時更喜歡種樹,他感謝醫療團隊的照顧,也坦言生一場病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如今找回健康,除了要多陪伴家人外,也希望回饋社會,藉自身故事分享,讓更多人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鼓勵更多病友積極治療、不放棄。
他也期盼政府能夠接軌國際,健保給付完整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藥物,讓每一位病友獲得治療的機會。醫師再次呼籲大眾,若出現疑似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應及早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