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本熊隻攻擊事件激增,環境省統計,2023年1月到11月全國有213人遭遇熊害事件,194人受傷、6人死亡,創下2006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12月26日,日本環境省首次就熊災問題召開政府及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將熊列入「指定管理鳥獸」給予地方政府捕獵補助,環境省預計於2024年2月底前報告結論。
熊災惡化被歸咎於牠們棲地的主食橡實、山毛櫸堅果在氣候變遷影響下減少,正在準備冬眠的熊在飢餓驅使下闖進人類生活範圍覓食,因此與居民發生衝突。
考慮將熊列入「指定管理鳥獸」補助地方獵熊
所謂「指定管理鳥獸」,是指會對人類生活、生態環境或生態系造成損害的動物,例如日本鹿(即梅花鹿)和野豬,一旦列入這個名單,地方政府的捕獵計畫可獲得中央補助。
2023年1月到11月,日本47個地方行政區中有19個督府縣道傳出熊災,並在8月後進入秋天時開始激增,最嚴重的是東北地方的秋田縣、岩手縣、福島縣。
日本有兩種熊:北海道的東北棕熊、本島的亞洲黑熊。前者殺傷力較強,體重可上看400公斤,後者體重則介於40-100公斤。
日本的熊通常會在12月初開始冬眠,然而直到現在仍有熊尚未進入冬眠狀態,牠們還在外面遊蕩,環境省官員指出這並不尋常。
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影響植物開花、昆蟲授粉活動,導致山林果實收成不是大好就是大壞,豐收年促使熊大量繁殖,但隔年緊接著就是歉收年,就會有大批陷入飢餓狀態的熊靠近人類聚落。
氣候變遷是「熊災」成因,人口老化也推了一把
此外,日本人口快速老化可能也推了熊災一把。隨著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遷移至都市,鄉村居民人口愈來愈少、愈來愈老,年長者無力整理會吸引熊的荒廢田地和果園,一旦遇到熊也更難抵禦。
環境省官員表示,熊隻數量、分布範圍在34個現有不斷擴大的跡象。《讀賣新聞》估算現在日本本島有4.4萬頭黑熊,2012年時環境省的數字則是1.5萬頭。
2023年熊災遽增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其他地方則沒有顯著變化。這年日本有近2萬起目擊到熊的報告,和去年相比增加了7成以上。
北海道、岩手縣、富山縣和長野縣都有人因熊喪命,北海道警方甚至發現一名被熊攻擊的釣魚者的斷頭。
過去由於濫捕濫獵,日本一些地方的熊隻確實面臨滅絕和瀕危困境。但隨著保育觀念愈來愈普遍,熊隻數量和傷人事件都有所增加,保護人類與保護動物的立場出現衝突。
秋田縣知事准許「看到就開槍」引保育爭論
環境大臣伊藤信太郎敦促民眾妥善處理會引來動物的廚餘、確實關上出入家戶的門,農民最好不要把落果留在果園。日本放送協會(NHK)建議民眾攜帶防動物噴霧,遇到熊的話「絕對不要和牠進行目光接觸或試圖逃跑」。
據說能嚇跑熊的「熊鈴」近日在日本大賣,不過根據岩手縣政府,該地受害者中約有五分之一曾採取這類預防措施。儘管如此,他們仍受到攻擊,或許現在「熊鈴」的效果已經有限。
面對熊災日本各縣有不同對策,有些比較溫和,有些則較為強硬。長野縣輕井澤町就是「鴿派」代表,那裡的保育人士組成「驅熊隊」帶狗至森林裡巡邏以驅趕熊。一些動保團體也呼籲在山林建立「餵食點」,好補充熊缺乏的糧食。
秋田縣則採取「鷹派」作法。秋田縣知事佐竹敬久主張「人命優先」,儘管該縣每年會設定獵熊額度,現在他准許獵人「看到熊就開槍射擊」,並提議由縣政府補貼獵人的子彈費,而每捕到一隻熊也會提供5千日圓(約新台幣1千元)賞金。
佐竹敬久的「滅熊」行動引起一些民眾打電話至縣政府抗議這樣的作法太殘忍,他怒稱這是「妨礙業務」,並指自己接到這種電話會「立刻把它掛掉,咖!」
佐竹敬久的果決為他贏來讚譽,不過專家也提醒,防治熊災需要全面戰略,而第一步就是研究入侵人類社會的熊來自哪個地區,其年齡和性別為何,還有牠們遠離棲地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