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紐約》用嘴巴愛地球?外食風氣盛行 美國一次性餐具垃圾難忽視

走讀紐約

在曼哈頓,所有超市賣場的熟食區,都會有店家準備好的各種餐具,包括紙餐盒、紙碗、塑膠盒、塑膠刀叉湯匙等等。盛裝熱食或沙拉通常使用紙餐盒,盛裝水果大多就是用塑膠盒。

美國作為全球環保議題的領頭羊,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習慣,卻似乎還沒能與環保倡議呼應。以餐具和容器為例,外食過程所浪費的一次性塑膠或紙製品數量實在不少。

自備環保餐盒不流行,一次性容器用量大

紐約市曼哈頓是美國工商活動最繁忙的地區之一。在人聲鼎沸的鬧區中,只要一到用餐時間,各大超市賣場的熟食區或沙拉吧都是生意興隆,結帳區總是大排長龍,放眼望去許多人手裡拿著一兩盒快餐或水果。

跟台灣不同的是,現在台灣有許多人會自備餐盒餐具到自助餐買食物,店家通常會讓客人的餐盒先秤重、然後結帳時在扣除客人自備餐盒的重量去計算食物的價錢。大概是紐約市商業區的店家實在都太忙了,這裡沒人這麼做。

計價方式一律是使用店家提供的餐盒、夾好食物後去櫃檯秤重計價。為了防止滲漏,這些紙餐盒通常很厚實、質感相當好,塑膠盒也有一定厚度避免擠壓。但不論質感多好,吃完飯就是要丟掉了。

紐約生鮮超市裡的熟食餐盒。紐約市外食人口很多,但很少看到有人自備餐盒,可能是超市裡沒有自備餐盒的結帳方式、一律秤重計算。(圖片來源/許曉嘉)

環保議題領頭羊,現實生活難以響應口號

除了紙餐盒和塑膠容器每天都在商業區用餐時間被大量使用以外,有飲食當然就有餐具的需求。而在紐約,這些快餐模式的餐具,幾乎都還是塑膠製的刀叉湯匙,有些店家提供的吸管甚至還是塑膠吸管。

美國目前人口總數有3.3億人,佔全球比重約4%。不過,根據環保機構統計,美國人產生的垃圾量卻高達全球12%以上。其中垃圾大宗就是包裝材料、衣物、食物等。如果從材質來看,紙類垃圾比重接近25%。

從許多環保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地球海洋垃圾有7成都是塑膠廢棄物,其中一次性的塑膠餐具和塑膠容器又是塑膠垃圾的大宗。

事實上有些包裝材料和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並非必要,但不知是否美國工商社會太繁忙,導致用餐時間相當有限以至於迄今無法規畫出讓顧客自備餐具的結帳方法,鼓勵顧客自備可重複使用的餐具以減少塑膠廢棄物及紙製品過度浪費。

紐約市路邊隨處可見成堆垃圾。紐約市沒有垃圾不落地這回事,住宅大樓或是路邊人行道經常有成堆垃圾直接擺著,等待垃圾車來收走。(圖片來源/許曉嘉)

垃圾分類不積極,資源回收利用如何落實

既然用了紙餐盒和塑膠餐具,那麼如果做好垃圾分類、落實資源回收,或許也就還有重複利用這些廢棄物的機會。可惜如果這樣安慰自己,那又錯了。

住在紐約一陣子後發現,這裡的垃圾分類並不仔細。和台灣及日本來比較,紐約和紐澤西有許多住宅大樓甚至就只分為垃圾或回收兩類!

所有疑似可以資源回收的廢棄物通常就是全部丟成一大桶,這是常態。比較講究的高級住宅大樓可能會多放一兩個桶子,但實際走進垃圾間,發現不管是寶特瓶、舊報紙、包裝紙、鐵鋁罐、玻璃瓶,大致上還是通通丟成一堆。

紐約市街頭垃圾桶。紐約市街上的垃圾桶大多有分類,位於哥倫布圓環附近的這座垃圾桶主要收集廚餘、紙餐盒或紙餐盤、樹葉枯枝等等。(圖片來源/許曉嘉)

這顯示資源回收分類這件事情在紐約很可能沒有從政府源頭積極呼籲,學校教育也沒有嚴格落實,即便些大專院校的垃圾區是有幾個桶子可以分類回收。

但是如果廢棄物沒有經過具體分類,到底這些可回收的廢棄物最終命運是真的進入循環利用?還是仍然只是垃圾?可能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