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捷運就南北平衡了嗎?先評估民眾的需求吧!

前瞻計畫

(讀者投書-本文作者為土生土長高雄人、曾是任職於內政部、高雄市環保局、農委會的小公務員,現為時代力量高雄黨部執行長,資料蒐集/彭盛韶,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最近前瞻計畫戰得很兇,其中又以軌道最為激烈。

有人說,天龍區捷運四通八達,其他都市都沒有,不公平,所以中南部也要有軌道建設。政院從善如流,說明前瞻建設是用來弭平南北差異以及城鄉差距用的。

有免費糖吃,總是人人要搶。問題,這不是免費的糖,而且軌道蓋下去,是無法中途跳車的。軌道的興建成本,以高雄環狀黃線捷運來說,是1454.7億元,高雄市必須自籌598億元。

軌道建設彌平南北差距?得考慮體質先天不同

興建完後,還有每年的營運成本,先前紅線及橘線興建完成後,每年要付出的營運成本,是20億左右。2008年通車後的五年期間,就累積虧損了87億元。即使2015年度高捷宣稱有0.9億的稅後淨利,但如果扣除高市府挹注的1.97億平準基金,仍是處於實質虧損的狀態,2016年,首度出現盈餘0.74億,但實際上,高捷每年20億元的利息及提撥折舊,仍由市府買單。

新蓋一條捷運,場站及機場的用地取得,所涉及的土地徵收問題,另有專文討論,在此先略過。最大的問題是,捷運蓋了,就真的有人會搭嗎?目前紅橘兩線,平日運量為15萬,假日為19萬,但高捷每日一開門,就是要付出470萬元左右。如果日流量達不到20萬人,就是虧錢,得靠附業營收支撐。

高雄興建之初,曾經由鼎漢公司做過評估,預期2010年單日運量會達到56萬人,但實際上,截至2016年底的運量僅有三成左右。高捷營運之所以困難,就是高雄人普遍沒有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以台北捷運興建之初,公車就已經佔有總台北市內旅次的24%,高雄市統計到2015年為止,大眾運輸占總旅次比例僅8%左右,這是一個先天上的差異。

大眾運輸的誘因必須被創造,蓋得起也要養得起

北捷興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市內交通壅塞、停車不易的麻煩。所以,很多上班族搭北捷上班,就是因為不想塞在馬路、不想為了停車位繞了好幾圈,但這些搭捷運的誘因,在雙北之外的都市並不明顯。事實上,目前除了雙北及基隆,大眾運輸的利用率都在20%以下。

對於民眾來說,會不會搭捷運,有兩個主要因素考量:成本及時間。

高雄捷運的運量為何無法達到當初預期的水準?一來,騎機車的交通成本低(一般民眾不會去考慮購車成本),二來,騎機車時間成本低,在高雄搭捷運加上公車轉乘的時間,機車已經早就到了。所以在這兩項因素加乘下,高雄捷運近年運量提升,主要是依賴觀光節點的運量,在地人的捷運使用率,已經到達一個飽和的狀態。

高雄市政府為了打破瓶頸,除了增加接駁公車的班次、提供公車、CityBike轉乘優惠,更大的面向就是健全捷運路網。冀望輕軌綠線及環狀黃線興建後,成為更密集的捷運網路後,能提升第二項誘因:節省上班族通勤時間成本。但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除了在場站的點位選擇上,要能配合得上產業的聚落位置,另外,還是得強化公車系統。

這次前瞻計畫軌道項目中的爭議,在於捷運好像變成是「你要有,我也要有」的軍備競賽,但是以高雄捷運的例子來說,捷運不是蓋了就自然有人會搭乘,興建當然容易,但興建之後,能不能養得起,真的是各縣市應該妥善考量的。

大眾運輸選項多,為何獨鍾捷運?

此外,公共運輸是否就只有捷運一個選項?當然不是。應該根據城市市民的移動屬性,去設計公共運輸的形式。根據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計算,公車系統的每輛車每公里的成本是60元,北捷是680元,高捷是350元,公車的營運成本是相對便宜的。單就價格因素來考量,公車系統是能將票價壓到最低的大眾運輸選項。

捷運的特性是中長程運輸、單位運量大,公車系統則是中短程運輸、單位運量小,兩者的作用是相輔相成,但前提是必須要先有足夠的「使用率」。舉例說,在台中捷運初期的評估,交通部就認為捷運一但興建成本難以回收,因此先以BRT(快捷巴士)來測試路段的運輸量,如果真的有預期的運量時,才考慮興建捷運。

再來是,目前的捷運系統關鍵的車體及機電系統,仍然是倚賴國外進口,從捷運工程能受惠的,就是零組件、鋼鐵、組裝的產業,台灣無法因此發展出有能力輸出國外的軌道技術,也就是說,目前軌道產業在台灣能提供的是公共服務、周邊土地及商場的價值,但換個角度想,如果發展台灣本土的油電公車呢?是否能把整個產業價值與技術留在台灣,甚至近一步將技術輸出到國外?在油電公車軌道建立後,也可作為發展無人車、無人公車系統的基礎架構。

中南部的公車系統,多年來都是慘澹經營,原因是交通部的「公路公共運輸計畫」,過去將資源花在補助地方政府的硬體建設(資本門),但對於提升民民眾搭乘意願的政策優惠措施所需之經費,則要地方政府自己想辦法,也造成中南部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動機薄弱。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沒有養成,就直上捷運系統,會造成後經營運成本上很大的風險。

以中國在推動軌道系統的模式,會直接以「禁止摩托車」、「減少停車位」、「限制車牌」等方式,達到用棍子促使民眾搭乘軌道運輸的動機,但這樣的作法在台灣會引起相當的反彈,於是,如何透過政策誘因,先提升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的意願,再根據路線去規劃要使用公車、輕軌或是捷運,承擔的相對風險會較低。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提供的簡單評估指標:在一個路廊上,如果離峰時間每小時單向超過100輛次、也就是超過單向5,000人次的運能,就可以考慮是不是要用軌道系統來取代公車系統。但目前前瞻計畫中規劃的軌道路線,是不是有經過這樣的評估呢?

「蓋捷運很容易,養捷運很困難」,在蓋捷運之前,是否先思考從公車到捷運建設之間的銜接系統(如BRT),用政策誘因提升大眾運輸的使用率後,再來規劃真正符合民眾需求的捷運呢?從路線運量、票價及時間成本的綜合評估之後,就知道捷運蓋起後,民眾是否買單?是否養得起了?

高雄市轉乘公車班次增加,但客座利用率卻偏低,有改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