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憾事頻傳!上週10日才傳出新北市三重區厚德派出所一名27歲李姓員警自戕身亡,今(18)日國道公路警察局木柵分隊又有一名國道警察在寢室舉槍自戕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警方已封鎖現場勘驗,詳細案發原因正進一步釐清。
令人難過的是,監察院昨(17)日才要求警政署針對7大缺失進行改善,沒想到今天又再度傳出憾事。
平均每年有5名以上員警自殺
監察院內政及族群委員會日前通過,監察委員葉大華、陳景峻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指出,台灣近10年來共有52名警察自殺,近4年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底)則有22名警察自殺,平均每年有5名以上員警自殺。
葉大華與陳景峻表示,警察是身心危勞的高風險族群,基層員警因輪值特性,日夜顛倒,加以專案勤務及績效壓力大、停止休息的突發狀況多,不可忽視警察人員因工作環境不佳,長期累積所形成的自殺危險因子。
監委據《警察人員自殺防治手冊》推估,全國約1萬名警察受到情緒困擾,6千人有自殺意念,但全年防治經費僅370萬元(佔警政署112年度預算僅約千分之0.5),每年接受心理諮商僅300至600人,覆蓋率嚴重不足(0.44-0.84%),警政署應確實檢討績效評比及勤務制度的合理性,以落實員警心理健康之保障。
沒錢、角色又衝突,「關老師」無法發揮功能
依規定,各縣市警察局應成立「心理輔導室」任務編組,專責處理心理輔導行政業務,對外以「關老師」代稱之。「關老師」的遴任,遴選具有助人意願且願意受關老師講習訓練合格之警察官,任期除自願切結調(離)職外應至少2年以上,各警察機關應將關老師名冊報警政署核備。
調查報告條列警政署缺失,並提出改進建議。報告首先直指,警政署雖有建置「關老師」三級心理輔導機制並推動各項改善措施,但經費嚴重不足,其角色又涉非專業背景、主管兼任之角色衝突等諸多結構性因素,導致心理輔導成效不彰。
此外,近4年員警自殺案例,22例中僅5例曾列冊輔導或提供諮商資源,且事發前均未發掘異常徵候及採取防止措施,顯示現行警察心輔機制對於高風險對象的識別能力不足,個案執行面亦未能落實自殺防治的策略,確有失當。
其次,目前全國「關老師」共788位,但在講求階級服從及績效的警察組織文化下,求助的員警易有被標籤及影響陞遷發展的疑慮,且相關個資處理保密性不足。警政署宜針對執行面的各項缺失,強化關老師專業訓練及職業倫理、落實保密性要求,重建員警的信賴感。
警政署應思考如何建立「自助-求助-助人」的組織文化
另外,警察機關自2021年起增加心理諮商委外預約服務,然整體使用率偏低,警政署分析也指出,原因不外乎未注重內部宣導、預算編列不足、員警使用次數受限、簽約機構太少等因素,致影響員警的使用意願。監委更點出,部分機關簽約委外服務的心理諮商機構或心理師,同時又擔任該機關心理輔導諮詢委員,有違心理諮商領域的專業界限,且可能因權力關係影響求助者信賴感而有角色衝突,均應檢討。
監委也認為,警政署應思考如何在警察機關講究績效及服從的權力關係結構下,建立機關內「自助-求助-助人」的組織文化。
自殺率有年輕化的趨勢,警政署要試著接住這群人
調查報告也指出,近年來台灣自殺率有年輕化的趨勢,2022年有4位年輕員警(20-29歲)自殺死亡,且皆為執勤當中以警用配槍自戕,反應年輕員警受精神困擾的因素增加,以及採用高致死率方式的特徵。中央警察大學及台灣警察專科學校雖已強化在校期間的心理輔導工作,但高關懷個案,於畢業分發時,學校與任職機關並無轉銜機制,警政署宜與官警兩校審慎研究,如何提供持續性的心理輔導及諮商照顧服務。
最後,調查報告表示,現行警察機關對自殺事件的調查處理程序,係由機關內部的督察單位依主官指示進行,其調查結論往往因權力關係,定調為個人健康、感情等原因,輕忽環境及制度等壓力因素,難召公信,且缺乏長期的統計及系統化的分析研究,核有失當,應採取更開放的態度,研議在保密原則下,與學術單位進行研究的可能性。
《信傳媒》提醒,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若有需要請聯繫24小時自殺防治專線(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張老師: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