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振...112年外銷訂單連2黑、12月年減「超乎預期」再翻黑 美、歐、中跌幅創歷史紀錄

總體經濟

經濟部22日公布112年12月暨全年外銷訂單統計,去年12月外銷訂單438.1億美元,是繼11月翻紅後再次翻黑,年減16.0%,較經濟部先前預估年減值更差;至於112年全年外銷訂單5,610.4億美元,較上年減少1,057.4億美元或減15.9%,是連2年負成長,不過若看外銷金額,為歷年第3高。 

展望未來,統計處指出,由於1月基期較高且大環境不利因素持續下,廠商普遍並不看好,1月外銷訂單預估為380至400億美元,年減幅度為20.0%~15.8%。

終端需求仍不振,112外銷連2黑、12月年減「超乎預期」再翻黑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12月外銷438.1億美元,月減13.5%、年減16.0% ,主要是因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需求疲弱,產業去化庫存也尚未完全結束,再加上去年中國大陸解封效應,使得基期較高所致。 

至於12月外銷表現較經濟部先前預估年減-8~-4.2%更差,黃表示,比預期低主要原因在於全球不確定因素仍存,導致終端消費復甦狀況更不明朗,如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相對疲軟,影響了訂單金額與資通、電子產品表現。 

12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8.6%,較上年同月下降4.4個百分點。主因海外生產比較高的資訊通信產品,提升國內生產比重,且接單減少所致。

到112年10月外銷訂單為14黑,11月終於翻紅,但因為全球景氣、基期高影響,12月再次翻黑。(圖片來源/經濟部)

去年整年外銷訂單5,610.4億美元,年減15.9%、連2黑,前(111)年為年減1.1%。黃于玲說明,112年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終端需求疲軟,產業調整庫存, 再加上業者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部分原物料價格低於上年同月,導致全年接單衰退,續減15.9%;不過她也補充,以外銷金額來看,112年為歷年第3高,第1高則為110年的6741.3億美元。 

美、歐、中跌幅創歷史紀錄,東協「一枝獨秀」 

觀察主要訂單來源,112全年美國、歐洲、大陸與香港以及日本皆呈現年減,分別為-14.8%、-30.2%、17.2%、-12.9%,其中美國、歐洲與陸港跌幅皆創歷史新高;東協則表現亮眼,正成長14.7%,外銷訂單金額848.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黃于玲對此說明,東協在112年度的確表現相對較佳,但是其中一大因素為大戶訂單由歐洲轉為東協子公司下訂所導致;另外,供應鏈重組也有影響,東協為受益區域。 

至於東協好態勢是否會持續?她表示,「只會到2月」,因為轉移大訂單的基期因素只延續到2月。 

此外,全球貿易活動近期受到紅海危機和巴拿馬運河壅塞的雙重影響,黃于玲坦言,的確干擾到全球航運,導致運費上升、運期變長,尤其以汽車產業的供應鏈較為吃緊,但更怕的是「再次引發通膨」,經濟部會密切關注。 

預估1月年減15%以上,官員4點分析

經濟部對於今(113)年1月外銷訂單預估為380至400億美元,月減幅度介於13.3~8.7%、年減幅度為20.0%~15.8%。 

112年1月也衰退頗大(-19.0%),再加上今年春節在2月,照理1月工作天數較多,但仍預估年減逾15%之原因,黃于玲以4點解釋,1.終端需求仍低迷,若短期無其餘刺激,態勢將會持續;2. 供應鏈去化仍殘存;3.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高,廠商下單保守;最後,去年1月雖年減幅度偏大,不過其實有受到中國大陸解封的訂單遞延效應,綜合以上因素,今年1月年減幅度會感覺較大。 

展望未來1年,經濟部:今年比去年好、下半年比上半年更明朗 

另外,對於未來1年展望,黃于玲分析利與弊,有利因素為,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推升半導體的需求量」,加上我國半導體產業具競爭優勢,均有助於維繫外銷訂單動能,另外,隨目前庫存去化仍存,然今年將會陸續告一段落,「跟去年情境不一樣」,以及國際機構預估今年全球貿易量將比112年成長,作為出口導向國家,也是相對有利因素。 

不過黃于玲提醒,第1季為電子產業淡季,加上高物價、升息遞延效應,短期之內不會改變,以及美中貿易紛爭、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存,復因紅海衝突升溫,恐干擾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干擾景氣復甦期程,後續發展亟需持續關注,「下半年會比上半年更明朗一些」,黃于玲強調,終端需求是復甦關鍵。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