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VS.資本家 拜登的反壟斷之路稍稍為一般美國人扳回一局

美國經濟

本文作者為:

Joseph E.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哥倫比亞大學校級教授,2018年度雪梨和平獎得主。

在競爭確實是有效時,競爭是市場運作的推動力。但企業往往厭惡競爭,因為這代表企業需要壓低價格,削弱利潤來競爭,而這可不是一個努力讓自身收益高於正常資本回報率的典型商人願意看到的事。

正如亞當·斯密在250年前觀察到的那樣:「從事相同行業的人們很少聚會,因為即使是為了消遣或是娛樂舉辦的聚會,只要他們聚在一起,話題的最後總會是對抗公眾的密謀或是抬高價格的伎倆。」

美國的市場勢力不斷增加中

過去130多年間,美國政府一直在努力確保市場競爭,但這是一場持久戰,因為企業總會拿出新的辦法來擺脫競爭,他們的律師也總能設計出新的手段來規避法律的管束,但政府卻跟不上這些操作的步伐,更別提技術的飛速發展了。

因此,目前有大量的證據表明美國的市場勢力正在增強。這意味著規模越大的企業獲利越豐,且回報率遠超它們所承擔的風險,以及各行各業的市場集中度更高、新進入者更少。美國人總覺得美國經濟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具活力且還正處於一個創新時代的尖端,但其實有一筆數據駁斥了這種說法。

全要素生產率是指不包括資本和勞動力等外來輸入,其他所有影響產出的要素,講白一點就是一個經濟體本身實力的進步。現在以這個衡量創新的標準為例,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15年間,美國經濟全要素生產率的總體增長僅相當於再之前那15年的三分之一,可見所謂的創新時代也不過如此!更糟糕的是,正如我在《人、權力和利潤》一書中所論述的那樣,市場勢力的增大也是導致不平等加劇的一個關鍵因素。

市場勢力(market power):是指廠商決定價格的能力大小。可以影響企業的市場勢力的主要因素有:(一)企業相對於市場的大小、(二)企業擁有的技術多寡、(三)企業擁有的政府保護的大小。

美國政府一直在確保市場競爭

但幸運的是,人們在這個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的時代,在這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領導的政府為了維護和強化競爭所做的努力似乎正在取得成果。

比如Adobe公司與Figma公司(Figma是一個「協作性網路介面設計應用」)之間總值200億美元的合併案,已經在聯邦反壟斷機構的壓力下取消。此外,因美納(Illumina)生物技術公司也已經同意放棄收購GRAIL公司,因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認為兩者的聯合「將削弱美國多癌種早期篩查市場的創新,同時提高價格,降低檢測的選擇範圍和品質。」而美國第五巡迴上訴法院在上個月也確認了這個觀點。

更具有重要意義的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司法部發佈了新版本兼併指南,劃定了一些依然深深根植於傳統美國反壟斷法的重要新界限。比如它引用了1914年的《克萊頓法》,該法的主旨在通過「禁止有可能大大削弱競爭」的並購,來將反競爭的情況扼殺在萌芽狀態。

「有可能」一詞至關重要,因為沒有人能絕對肯定地預見任何事件。2012年時,人們都很有把握地認為臉書收購Instagram會削弱競爭,只是奧巴馬政府對市場勢力積聚的警覺性並不如拜登政府那樣高。

新指南將市場勢力的增長扼殺在搖籃裡

新指南也對於可能通過收購和合併加深、擴大和延長企業市場勢力的鞏固行為(entrenchment)給予了更多關注。這個變化意味著競爭將會被視為一種動態現象,而這也是應該的。重要的是,不僅同一業務領域公司之間的橫向兼併會受到更嚴格審查,公司收購重要供應商或客戶的縱向兼併也會如此。

我們早就知道此類的兼併在競爭受限的條件下可能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而競爭受限是許多國家中許多行業正面臨的現實。然而「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們」堅持認為,市場的競爭性是天然的,他們認為反壟斷機構僅應該要關注橫向的兼併和收購行為,雖然法庭通常也同意這一觀點,但美納與GRAIL案的判決,表明了法官們已經開始認知到縱向並購帶來的危險。

同樣,新的指南將有助於反壟斷機構應對當今發生在大型平台上的許多反競爭行為,像是信用卡、機票預訂、劇院門票到共享乘車。(這邊也全面披露,我曾在其中一些案件中擔任專家證人)。那些占主導地位的平台都獲得了令人咋舌的持續高額回報,將市場勢力的增長扼殺在萌芽狀態尤為重要,而新指南的動態手段可能尤為有效。

市場勢力的增長拉低了生活水準

我們都是市場勢力的受害者,因為它以降低整體生產率且允許企業提高價格的方式扭曲了市場,進而降低了民眾的生活水準。與此同時,市場勢力的增長和勞動者力量的削弱共同壓低了工資,進一步拉低了生活水準。

亞當·斯密是對的:與市場勢力的鬥爭永無終結。但拜登政府至少為普通美國人扳回了一局,這是在充斥著敵意的政治環境中,取得又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林伶潔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