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調查》全聯、農會也超標!白蘿蔔農殘不合格率近3成 農藥「達特南」削皮、過水難去除

食品安全

白蘿蔔時常以各種樣貌出現在台灣人的餐桌上,早餐的蘿蔔糕、蘿蔔絲餅,再到午餐的菜頭湯和消夜的關東煮,都離不開白蘿蔔;然而,根據消費者保護基金會(下稱消基會)調查,在去(112)年11月底至12月初,採樣共18件蘿蔔樣品,購買地遍及北中南,最後共有10件皆有農藥殘留,其中更有5件農藥殘留超標,不合格比率為28%。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白蘿蔔測出農藥已經是全國普遍性的狀況,根據農業部食藥署公布的不合格農產品檢出情形,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白蘿蔔」共有31次違規,平均不合格率19%,而此次消基會調查之不合格率28%明顯較高,顯示市售白蘿蔔農殘問題依舊未改善。 

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潮濕,病蟲害也相對較多,為了提高產量、減輕農害只好使用農藥,但若沒有遵守安全採收期、在充分代謝後採收,或未與其他作物區隔,導致汙染鄰田,就容易有過量農藥殘留發生。 

農會超市、全聯白蘿蔔遭檢出農藥超標,消基會:值得關注

採樣樣本中,有2件白蘿蔔進口自中國,皆驗出農藥殘留,其中1件超標,其販賣地點為知名連鎖超市全聯,吳榮達表示,全聯分店遍及全台各地,且從中國進口白蘿蔔數量應該頗多,「影響非常大」。 

另外,在台南市農會超市購買的台灣白蘿蔔驗出11項農藥殘留,其中5項農藥超標,吳榮達說,農會本應該是農產品試辦販賣地點,在民眾普遍觀念中應該較為安全,但是結果顯示,在該農會購買的白蘿蔔不論在農藥種類、數量以及劑量上,卻是本次檢驗中最嚴重的,「這值得握觀察與警惕」。 

本次抽驗的18根白蘿蔔樣品,共計5件農藥殘留超標,檢視其購買來源,除了1件來自批發市場外,其餘皆來自超市,甚至有1件來自農會超市,農會超市主要用意為推廣在地農產品,期盼透過不同銷售管道提升農民收益,但如果品質沒有把關,恐讓消費者失去信心,與農會成立初衷背道而馳。

不得使用於根莖類的農藥之一芬普尼為本次調查中出現最多次的農藥,吳榮達認為,應該與農藥商有關聯,並未針對農民耕作的作物給予不同農藥,需要請農業部了解,並請各地農會配合調查當地農藥行。(攝影/李海琪)

農藥「達特南」削皮、過水都去不掉!消基會:國內應該禁用

農藥百百種,此次消基會白蘿蔔調查中,5件不符合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的樣品,檢驗出不得使用於根莖類的農藥有4種,分別為芬普尼、脫芬瑞、氟大滅和賽諾寧,發行人胡鋒賓說明,上開農藥人類長期食用對於肝、腎、甲狀腺會有傷害;對於昆蟲們則是強力殺蟲劑,在多種作物中皆不得使用。 

另外,其中1件於愛國超市購買的白蘿蔔則驗出「達特南」,檢驗長凌永健特別說明,農藥分成兩種,接觸性農藥以及內吸性農藥(又稱系統性),達特南屬於內吸性殺蟲劑,「並非像接觸性農藥噴灑在外頭,而是直接用在土壤」,其水中溶解性高,因此容易被作物吸收,並經由植物導管在組織內移動,存在於農作物組織各處,導致用傳統水浸泡沖洗或削皮等方式,依舊很難完全去處殘留。 

凌永健接著表示,達特南因為容易被作物吸收,因此也對於吸食汁液為食的益蟲或害蟲,都可能同時被殺掉,如蜜蜂等,因此該種農藥在歐盟已禁用,國內則尚可使用;對此凌永健也希望,農業部能夠法律修正,比照歐盟將達特南也列為禁用農藥,不僅保護民眾也維護生態。 

好蘿蔔怎麼挑?烹煮前去頭、泡水、皮削深

白蘿蔔味道溫和、營養也高,無論與任何食材烹煮都不會搶味,是許多美食的用料。消基會表示,挑選白蘿蔔時,可以挑表皮光化細緻、結實有重量感的,手按越硬越好,白蘿蔔尾端最好圓潤膨脹一些,表示已完全成熟,會更清甜美味。

至於如何去除農殘,消基會指出,若沒有要馬上烹煮,建議先拍掉土壤,並將頭部最前端去除,除了農藥最常殘留於頭部外,也能避免留莖把養分吸取走而降低風味,同時放在通風涼爽的位置,也有助於農藥降解;另外,烹煮前先浸泡10至15分鐘,再於流水下用水軟刷刷洗,將表皮刷洗乾淨,吳榮達補充,因為白蘿蔔有2層皮,削皮時可削深一點,除了去除苦味,也把農殘削掉。

追溯源頭困難,消基會建議統一資料庫結構 

消基會表示,本次抽驗不合格率為28%,仍然偏高,且此次採樣時間為白蘿蔔當季盛產季,顯示市售白蘿蔔農殘問題依舊未改善,食藥署加強檢驗、提高查驗比率的成效有限。 

消基會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上網取得從農場到消費者的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結果時,發現各資料庫結構不盡相同,透過網路檢索分析十分耗時費工,建議政府跨部會協商,將資料庫結構、建置追溯性識別和共應鏈資料統一,以達到「源頭控管」的風險管理及危險降低的目標。 

此外,胡鋒賓指出,若農作物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應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歇業、修業一定期間,甚至廢止其公司,希望主管機關能夠確實執行,達到遏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