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10+3是塑造未來全球經濟關鍵 成員國應著手進行財政整頓且這兩件事得先做

全球經濟

本文作者為:

Hoe Ee Khor,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ARMO)首席經濟學家。

Runchana Pongsaparn,東協加三總體經濟研究辦公室小組負責人兼首席經濟學家。

全球經濟格局正在迅速變化。新冠疫情所帶來的恐慌削弱了經濟的潛在增長,導致收入放緩成為許多國家的新常態。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尤其是美中兩國間的貿易和科技戰,不僅可能阻礙過去數十年來推動經濟增長的全球化發展,而且還可能將世界經濟分裂為不同的陣營。價格波動不穩且出現結構性上升的日子,似乎正逐步取代曾經價格低且穩定通膨的時代。

與此同時,部分由生成性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推動的數位化正快速進行著,而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總而言之,上述的事態發展為全球政府都帶來了重大挑戰。東協10+3的成員國(包括東盟十成員國加上中國、日本和韓國)也不例外。

停止疫情期間過度的補貼,精心計畫經濟政策

疫情期間,東協10+3的成員國政府們在經濟方面全力支持,甚至是實行在正常時期被視為禁忌的財政赤字貨幣化。他們實行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政策,像是對家庭和企業發放現金撥款、燃料補貼等等大量的直接援助。此外,還伴隨著大規模的降息,例如菲律賓2020年政策利率累計降息達200基點,各國政府同時還推行了暫停償債和監管寬容等政策。

但在後疫情時代,上述的措施是過度、輕率且不可持續的,雖然低增長、高通膨和公共債務的增加也讓局面變得越來越複雜(東協10+3經濟體的公共債務,從2019年平均占GDP的93%飆升至2022年的100%)。假如要想在實現上述目標的同時,應對未來的多方面挑戰,就需要按照特定經濟體的需求精心去制定政策組合。

東協10+3的政府似乎也認識到了這種狀況。如圖所示,儘管面臨的挑戰大致上是相似的,但上述政府卻根據其自身經濟環境和政策空間強調了不同的措施。例如,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家,主要通過積極緊縮貨幣來解決通膨問題,其中前者利用匯率目標設定來降低輸入性通脹。

相比之下,印尼、馬來西亞、韓國和泰國則採取更為漸進的升息政策,並利用燃料和食品補貼來控制通膨。與此同時,通膨依然較低且後疫情復甦弱於預期的中國和結構性通膨依然較低的日本仍然堅持推行寬鬆政策。

以政策空間縮小為代價,控制住疫情和通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東協10+3的成員國也干預了外匯市場。隨著美聯儲的大幅升息,廣泛衍生了利率將持續走高以及美元在差別利率相對高的國家升值的預期。這種情況可能對那些匯率差異較大的國家產生影響。由於貨幣快速貶值會加劇通膨壓力,導致企業和家庭更難適應,所以幾個東協成員國的央行利用其國際儲備來支撐本國貨幣。

但成員國們還是有謹慎行事、避免做得過火,他們保留了足夠的國際儲備來償還其外部債務,更廣泛的講,他們似乎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和通膨衝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總體而言,東協10+3在全球經濟中仍然是一個亮點。

然而,這項成功是以政策空間縮小為代價的。為了抵禦未來可能遇到的衝擊,東協10+3的成員國現在必須重建政策空間。為此,他們應著手進行財政整頓、並結束疫情期間實施的監管寬容、債務減免以及其他非常規的政策和計劃。

許多東協10+3的經濟體已經承諾重建其財政空間。像是,新加坡已經提高了商品和服務稅等多項稅收、印尼則實施了包括加收2%增值稅在內的全面稅收改革計畫、馬來西亞正在取消大範圍補貼轉而支持更有針對性的計畫,而菲律賓已經通過了一項中期財政框架。

全球經濟的未來取決於東協國家能否成功

不過除了這些,其實還有許多事要做。從短期看,強化公共和私營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以及建立金融緩衝絕對是兩大優先事項。

小百科-金融緩衝通常是指一個國家、機構或個人在經濟狀況良好時,積極謹慎地儲備資金、資產或其他金融工具,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經濟衝擊或金融困難。

儘管東協10+3成員國的金融部門流動性和緩衝資本充足並總體保持穩定,但有些經濟體仍然存在疲軟之處,在許多國家,債務存量已令人不安地上升至接近可持續發展的門檻。這些國家應該實施或加強資本要求、貸款價值比和償債比等宏觀審慎政策,並對弱勢銀行進行重組。某些國家已經在推行債務重組改革,以確保有活力的借款人在債務減免計畫到期後能夠生存。

東協10+3的成員國還必須面對長期的結構性挑戰。加強區域整合至關重要,因為這將提高各國對分裂勢力的抵禦能力、加強緩和氣候變遷的工作,並通過更快的數位化實現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有些國家可能需要基礎設施開發、勞動力市場改革、產業政策、監管改革以及共同努力推行促進外國投資和貿易的政策。

東協10+3的成員國應該即刻準備面對嚴峻的挑戰,全球經濟的未來取決於他們能否成功。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林伶潔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