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吃大餐 腸胃科醫師提醒留意飲食健康

醫療保健

農曆春節家人團圓,打牌、聚餐、看電視等,常會額外多吃零食和過量食物,許多慢性病患者也會跟著放鬆飲食控制,導致腸胃道疾病發作。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陳彥均提醒,年節期間不要忽略飲食健康,注意適量飲食、正常作息,讓大家能平安健康過好年。

年節注意飲食與作息,小心導致腸胃道疾病發作

陳彥均指出,年節期間容易受到飲食影響的常見疾病包括胃酸相關的疾病,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是膽結石相關的疾病,例如膽囊炎、膽管炎或是急性胰臟發炎,或是傳染性腸炎等等。尤其是逢年過節,親友相聚,常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零食、甜點,或者是喝飲料,其中碳酸飲料或是酒精類飲料,都會加重胃酸相關的疾病,所以飲食要注意少油膩、少酸、少甜、少鹹,並且七或八分飽。至於喝咖啡、吃甜點、喝太濃的茶,或是薄荷,以及水果類的柑橘、蕃茄或檸檬,也不要一次吃太多,吃完後盡量不要馬上躺平,或是做彎腰的動作,以免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

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非常多樣化,從常見的胸口灼熱感到氣喘、咽喉炎等。也有患會說成胸悶、上腹不適似消化不良、吞嚥困難、異物感,甚至難定位的上腹疼痛等症狀。這些不適多半是日間出現(當然晚上甚至半夜也可能發生),飯後居多,油性食物、彎腰或平躺下時會加重其症狀。

陳彥均提醒,消化性潰瘍要特別留意合併症,包括出血或潰瘍穿孔和腹膜炎,比較危險,所以如果吃完東西後肚子劇痛,或是排便顏色異常,如排出黑便或血便,要趕快掛急診。

另外膽汁是用來消化油脂的,如果吃完東西發生右上腹或上腹疼痛,有可能是膽囊發炎或膽管發炎,嚴重的話,甚至需要住院或是開刀。

在傳染性腸炎方面,如果吃東西以後發生上吐下瀉或是發燒,代表可能腸道感染。症狀輕微時,可以先觀察以及補充水分,多休息就好,但若是一直上吐下瀉,要小心有脫水的危險,就要儘快就醫。注意飲食衛生,例如避免生食,是很重要的。

病從口入,勤洗手、食物要煮熟

陳彥均提醒,有重度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病人抵抗力比較弱,除了要注意衛生避免感染,也要避免飲酒。如果在過年期間喝了酒,可能會加重肝病方面的合併症,如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或胃靜脈曲張出血。

最後陳彥均醫師提醒,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要注意的事項,無論是否逢年過節,都應該勤洗手、食物要煮熟,少吃隔餐的食物、吃新鮮的食物、適量進食,對我們腸胃道健康有幫助。

原文授權轉載自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