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崗是最重要據點 美軍的歷史文化已成為台中生活的一部分

書評

(本文為讀者投書,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書評

熊一蘋:《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22年4月。

關於美軍在臺灣的歷史故事,一般想到是美國大兵的休閒娛樂、飲食習慣與居住的建築風格,至於就美軍文化影響下的台灣生活,究竟起什麼樣的變化則是更為有趣議題。眾所周知,美軍在臺灣的相關記錄不在少數,也有一些相關成果,例如:鄧克雄主編:《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年)、陳中勳:《失落在膚色底下的歷史:追尋美軍混血兒的生命脈絡》(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行人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等等。

但美軍在臺中其實也有值得發掘的歷史故事,透過熊一蘋《華美的跫音──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勾勒當時美軍在臺中地景,如今隨著美軍足跡,彷彿回到當時歷史情境。書中也有許多彩色照片留存,透過Leland Sills攝影,首先映入眼簾分別是當時在臺中市街道上行駛的牛車,以及在基地內行駛的卡車。兩相形成強烈的對比:傳統與現代的、人工與機械的、也包括台灣與美國的生活方式。

作者藉由非虛構寫作方式,敘述當美軍在臺中的起點──清泉崗基地。早在六○年代《中央日報》記者劉毅夫參觀後所說:這個環境太新穎、太空曠;其實美軍來臺契機,也與韓戰相關,更涉及代號「陽明山計畫」,徵收當時大肚山一帶一千多公頃的土地,這也是戰後最大一次的遷徙活動。所以,一開始美軍對臺中的影響,是軍事上的,至於美軍文化也在此過程逐漸滲透,成為臺中人生活的一部分。

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已進入到生活裡

隨著1966年清泉崗基地興建幾座大的儲油槽,作者形容看起來就像「巨大的鯖魚罐頭」,並提及當代發起的「油庫保存運動」,可見美軍在基地的活動設備已逐漸受到重視,成為臺中的觀景平臺。然而,美軍生活不僅僅在營區,也慢慢進入市區,終將展現他們的文化生活。這是「美國人的小天地」處在「臺中人的大天地」中,於是駐防此間的「美軍顧問團」(MAAG),因應而生的「美軍招待所」,又名「外僑招待所」。

美軍宿舍的大致範圍在今北區錦新街、一中街、育才北路圍起來一帶,美誼游泳池至今仍在營業。當時的鄉村已成為今日臺中市最熱鬧的區域之一。作者對於美軍宿舍的觀察,發現「煙囪」是其中最顯著的地標,同與美國那端的家鄉一樣;由此展現美軍的鄉愁,也成為臺中市區的美式建築風情。

居住在美軍宿舍的不僅僅是美國大兵,也有當地的幫傭,書中提到來自美濃的鍾春麗就是其中的一位,有如「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不論裡頭設備、薪水與生活品質,都在此「美軍的小天地」具有充分的親身體會。現今土庫里周邊仍有仿美建築留存,美村路與中美街等等路名,更是留下當時歷史的記錄。文化氣息更為濃厚之處是臺中美國新聞處,簡稱是「美新處」,舊址在今雙十路口。新聞處為當時的知識人開啟認識美國的機會,也看到世界許多新奇事物;在封閉的戒嚴時代,對於渴求新知與開放的知識人是有相當吸引力。

作者以畫家席德進與其設計「文化交流」為例,照片顯現1966年4月21日新建的第二代臺中新聞處(處在雙十路口),席德進兩手叉腰、立姿挺立、背後羅列許多賀成花圈與「文化交流」的大型壁畫。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確已進入到市民生活圈裡,特別是借書、參加活動與爭取海外交流的機會。

於是,已經建立雙向互動的管道,雖然一開始是從臺灣內部的文化交流開始的;例如書中提到陳義芝到臺中美新處聽林懷民的演講,興起一股巨大的召喚:「有這樣的人、有這樣的追求,那我自己呢」(頁98)?美軍透過美新處和中廣臺中電臺共同合作,將1969年太空人古柏挑戰世界第一次長時間的太空飛行的最新報導,帶給當時的臺中市民特別經驗,美新處網球場播放的《友誼七號》還是令老臺中人印象深刻。

臺美雙方用心構建美軍足跡館

美軍的「休息復原計畫」(Rest and Recuperation program, R&R program)是值得留意面向,美軍在臺中的生活逐步穩定,而有較長時間的休息,「五權路」就是當時為因應美軍市場而成為著名景點。作者提到:藍天使、蒙地卡羅、元帥大飯店、第一俱樂部等等娛樂場所;更特別的是「租妻」(Hired-wife)措施的興起,成為當時的商業約定,也是異文化婚姻的另類模式。此外有更為專業殿堂的音樂場所,如「CCK俱樂部」(即清泉崗的縮寫)──常見一支八、九人的班底樂隊,除了黃鶯鶯、蘇芮與「女貓王」之稱的黃曉寧,作者也提及具有「吉他之神」的游正彥,就曾加入當時「CCK俱樂部」。

以上是書中作者對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如今已有「美軍足跡館」,前身即為清泉崗基地內的教堂。這是臺美雙方都付出許多心力構建而成的建築物,內部包括美軍在臺中生活的各個層面:食、衣、住、行等等生活要素,最特別的是當時留存的冰箱,至今仍可使用。有關吃的影響最為明顯,作者以劉哲基的「劉麵包店」為例,搭配一張美國孩童吃蘋果麵包吃得津津有味的照片,顯得相當有趣。

美軍文化的影響可再歸納以下三點

全書主要就1960年代美軍文化影響下的臺中生活,作者透過「非虛構寫實」手法,將許多議題貫穿起來:從清泉崗基地、大楊油庫、美僑新村、美新處、五權路、CCK俱樂部與美軍足跡館。全書於美軍文化在臺中生活,可再歸納以下三點:

一、清泉崗是美軍在臺中最重要的據點,作者勾勒清泉崗基地的興建緣由,原先居民也是二戰以後臺灣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移動。連帶清泉崗基地而來的臺中地景已帶來美軍的休閒娛樂,包括教堂、保齡球館、電影院、銀行與圖書館。這反映美軍在臺中的軍事意義,已不再是帳篷之城,而是一個「小美國」的展現。大楊油庫在文史團體的奔走之下,成就所謂「油庫保存運動」。美軍遺留下的大楊油庫,由臺中清水「牛罵頭文化協進會」集資買下,成為1960年代美軍駐軍臺中歷史之見證。如今,美軍文化在臺中的軍事意義,已成為臺中歷史的一部分,代表的是臺美那段共同防禦的關係與軍事記錄。

二、美軍在臺中的活動時間,從1960年代以來僅有短短時間,如今可見街道名稱「美村路」與「中美街」,也都是美軍在當地發展的歷史標誌,這是臺灣人對美軍的見證。美軍的住所風格如何影響當地建築,至今仍有部分留存;「美僑新村」的土庫里美軍社區,證明美軍曾在此處生活過。此外,渡假美軍在臺中市區的生活,作者指出當時美軍市場之龐大,更是全臺第一。主要反映在美軍在臺中的觀光飯店,「五權路」確是可稱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條道路;混血兒的現象,也反映美軍文化在臺中的一個特殊現象。美軍文化在臺中的歷史意義,已將美式生活與娛樂帶進臺中,也包括當時代表新奇流行的時髦事物。

三、包括「CCK俱樂部」帶來的音樂養分,透過美軍音樂文化,有別於當時國軍勞軍的音樂風格,例如Four tops、The Ventures、Diana Ross等等;先進的場地、聲音系統與俱樂部帶來的氛圍,都使得當時的臺中市區充滿美國風格。美軍在臺中的文化內涵,從清泉崗基地工作的工人見聞、五權路的俱樂部、以及「美新處」早成為充滿自由探索知識的殿堂,都使得臺中變得與以往不同。如同作者所說,美軍帶來的不只是消費而已,還有技術的升級與觀念的革新。美軍文化在臺中已不再是一開始的軍事意義,也隨著歷史的沉澱而帶來新的文化意義:彩色照片的臺中街景,反映美軍漸漸走入臺中人的生活圈,逐漸形塑臺中的文化景點,並豐富臺中文化地景。不論是軍事或歷史,都已成為臺中人的文化之一。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