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報稅》執業醫生費用率調高回原水準 會計師、記帳士等調高至35%

稅制

今年報稅的執行業務者注意!歷經3年催殘,新冠疫情逐漸趨緩,財政部也宣布恢復在112年實施的醫事人員、私人辦理補習班等執行業務者的執行業務費用率,回到原本正常水準;至於會計師、記帳師等執行業務費率調高5%至35%,相關變動即日起生效,在今年5月報稅季適用。 

執行業務者的繳稅多少方式分成2種,以收據實支實付,稅捐稽徵人員查核過認定課稅;另一種則是直接依照財政部費用標準認定,費用率越高、繳得稅越低;而該標準即用於拿不出收據的執行業務者。 

依所得稅法規定,執行業務的民眾至少要設帳本1種,詳細記載其業務收支項目,並確實取得業務收據,最少應保存5年,財政部表示,為了維護租稅公平及合理課稅,並減少徵納雙方間爭議,還是以設置帳簿及保存收據的方式核實申報計算執行業務所得較好。 

疫情影響轉弱,會計師、計帳師等業別費用率調高5% 

許多執行業務者收入可能因疫情肆虐短少、費用又增加,導致費用占收入比重突增,所以財政部在過去3年的費用標準,增訂適用費用率調增的租稅協助措施,訂定在111年度相關費用標準附註中;不過,因為疫情已降溫,根據財政部最新發布112年相關費用、收入標準,除了會計師、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等的費用率調高以外,其餘皆恢復至正常水平,將附註刪除。 

根據「112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會計師、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與未具會計師、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資格,辦理工商登記等業務或代為記帳者的費用率,調高5%到35%,換算期淨利率是65%,賦稅署官員表示,該等業別因為有像國稅局提出相關證明文件,反應其成本已提高,因此財政部才適度提升其費用率。 

執行業務者是指無僱佣關係的工作承攬者,俗稱自由職業者,是沒有跟公司或企業簽訂僱傭合同的,而是接受外包、自行承接工作並提供服務,並依約定(契約)收取報酬。根據所得稅法中執行業務者,是指律師、會計師、建築師、技師、醫師、藥師、助產士、著作人、經紀人、代書人、工匠、表演人及其他以技藝自力營生者。

醫事人員等其餘業別,112年費用率回到原先水準,今年報稅適用

而疫情期間站在第一線的醫事人員,若執行業務,費用率皆恢復至原有水準,以中、西醫師的掛號費為例,從93%調回78%,意即100元掛號費中,原本93元視為成本,現在降為78元,其餘22元須課所得稅;以及全民健康保險收入的費用標準也由每點0.95元調回為0.8元。 

另外,非醫事人員,按前一年度標準中附註規定,只要較110、109年度或108年度中,收入任1年度減少達30%,費用率可按112.5%計算,但112年取消該附註,也就是說,非醫事人員執行業務者費用率也均回復原先水準。 

此外,私人辦理補習班、幼兒園與養護、療養院所,前一年度同樣是當年度收入總額較110年~108年任一年度減少達30%,費用率按該費用率的112.5%計算,比如私人辦理補習班收入的費用標準,由50%提高為56%;不過,根據「112年度私人辦理補習班幼兒園與養護療養院所成本及必要費用標準」,上述費用率也回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