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段時間整個社會非常忙碌,一下子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一下子關注誰當了立法院長,接著又忙過年,元宵節還要去平溪放天燈,誰管什麼碳中和。倒是綠學院統計了去年(2023)來詢問的客人後發現,有很高比例的人都是來問森林碳權是如何計算的、有減碳效益嗎,看來碳中和並不是沒人管,只是人們同時做很多事情而已。
森林碳權如何計算?真的有減碳效益?
你可能以為既然碳交易平台已經成立,大家不是應該到處去問如何買碳權嗎,為什麼詢問度最高的竟然是這個問題?這是因為現在買碳權已經變成企業漂綠的代名詞!這倒也不奇怪,畢竟這麼多不同種類的碳權幾年間忽然獲得大量關注,行內人也沒多少經驗,都從做中學,出事自是必然。尤其在《碳權醜聞:VCS認證的森林碳權成了壁紙!?》上架之後不久,VCS執行長就因該事件請辭,請辭並沒有平息各界的疑慮,除了讓人們對於買哪裡的森林碳權裹足不前之外,有更多人開始從森林碳權方法學本身討論森林碳權是否有減碳效益。
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森林就是地球最會儲存二氧化碳的天然倉庫,森林當然可以減碳,無需討論。但是轉為碳權,則是一種人為手段,有人就有是非,更何況碳權是有價的,容易衍伸各種商業利益上的矛盾與衝突,再大的善意也都成了惡意。
森林無論你有沒有給它碳權,本來就在儲存碳匯,為什麼需要大費周章,核發碳權給你?這才是關鍵問題
因此,當我們在討論森林碳權時,一定要先思維為什麼人類需要把碳匯轉為碳權?森林無論你有沒有給它碳權,本來就在儲存碳匯,為什麼需要大費周章,花好幾年通過監測、報告與驗證機制,核發碳權給你?
答案絕對不是為了賺錢!這個世界賺錢的方式多的去了,等森林慢慢吸收二氧化碳再拿來賺錢也太慢了吧,真正的原因是:為了2050,人類必須把所有能用上的減碳工具都拿來用,沒辦法挑食!
批評者說,但是森林並沒有長期的固碳效益,所以不應該核發碳權,而且森林會發生火災,成了排碳而非固碳,更不應該核發碳權。我們在《拯救世界的負碳技術超人身家背景大揭露》就有提過,樹木把二氧化碳吸在肚子裡形成固碳效果,直到它死掉倒在地上二氧化碳才會跑出來,以地球的時間尺度來說,自然碳匯儲存的二氧化碳終究會跑出來,只是以人類壽命長度來說,這儲存時間對我們來說夠用了。
至於要為了森林火災而不發碳權就有因噎廢食之嫌。森林碳權的核發或每年給一次、或每幾年給一次,已經給出去的確實不會因為發生火災就收回去,還沒給出去的則有機會不會再給,比較嚴謹的如加拿大,依據專案所在地區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就野火、天災、蟲害等森林破壞因素,透過科學基礎的評估與風險控管策略,以預先扣除部份碳權核發比例方式消除漂綠的質疑,這種作法比農業補助還嚴格。
我們真正該關注的不是森林碳權如何算、該不該給、應該給多少,而是如何讓給碳權的人更有判斷能力
很多時候,在綠色產業工作的人,會被迫政治正確、道德高尚,因為人們期待我們法相莊嚴。如果每個機制都要這樣處處畫紅線,指責別人不作為或沒有達到最高標準,在綠學院看來,是一種最精密的怠惰,因為待在舒適圈裡非常愉快,計算森林碳權、推動儲能產業、電力交易平台則非常辛苦。
與其擔心國外的森林碳權是否屬實,我們真正該擔心的是即使我們開始全力推動國內森林碳權自願減量專案(抵換專案),或甚至所有碳權抵換專案,我們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審議委員和查驗人員都沒有足夠的碳權專業與實務經驗。
碳權的方法學那麼多,不太可能每種都專業或有實務經驗,審議委員們提的審查意見只好基於個人主觀例如用審查論文或「有漂綠嫌疑推定原則」來審查,而不是回歸制度和方法學本身來審查,尤有甚者還基於過時的觀點、錯誤的偏見來審查。嚴謹本身是正確的,但之後當越來越多的企業來申請碳權,嚴謹遇上彈性,浪漫遇上務實,雙方的衝突一定會越演越烈。
第三方查驗單位也可能沒有很多的查驗經驗,許多查驗單位表示沒有農林漁牧專業人才所以暫時不受理這類案件,只有少數查驗單位有資格,已經人這麼少了還要負擔這麼大的責任,隨時都可能被罵替企業漂綠,這種業務能閃就閃。
這兩群人會決定我們接下來幾年所有碳權的核發,這才是最關鍵、最該關注的問題。與其急著換掉審議委員或是讓更多的單位取得查驗資格,我們應該要讓這三幫人用時間換取經驗,參考國際慣例換取判斷力,用交流換取眼界,從做中學,扎實地養成第一批專業的審議委員、查驗人員、甚至懂碳權的企業。而我們其他的利害關係人,則要學著成為高適、杜甫、賀知章們,一個時代能出現李白,是因為有很多謫仙的守護者。大唐盛世不在疆域,而是因為這批人有足夠的專業、超越時代的慧眼,以及偉大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