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化石燃料產生依賴卻忽視深刻後果 專家:取消補貼減碳更順利

氣候變遷

本文作者為:Günther Thallinger,安聯保險公司管理委員會委員,負責投資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Ludovic Subran,安聯首席經濟學家。

在克里斯多福·諾蘭2010年的電影全面啟動中,現實和幻覺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當涉及化石燃料補貼問題時,生活也像極了藝術。事實證明,將感知到的好處與實際影響分開,往往是是一項重大的全球挑戰。雖然這些補貼在短期內看似有益,但卻掩蓋了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對環境和經濟所造成的深刻後果。鑒於氣候變化帶來相互關聯的威脅,仍然存在一個問題:我們能否接受現實,並做出真正有利於自身和地球的決策?

對化石燃料的補貼是一個問題

儘管在2009年的G20峰會、2021年的聯合國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COP26)以及歐盟綠色協議與第8次環境行動計畫上做出了國際承諾,但化石燃料補貼卻依然根深蒂固。根據歐洲環境署的統計,2015年到2021年歐盟的年度補貼大約在560億歐元左右徘徊,只有少數成員國採取了逐步淘汰補貼的措施。可以肯定的是,行動不足的不僅有歐盟國家,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的補貼飆升至一萬億美元以上,而上述激增的主要原因在於地緣政治的衝突,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舉就嚴重擾亂了能源市場。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描繪了一幅更為暗淡的畫面: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稅的徵收不足,這意味著2022年對化石燃料的補貼激增至創紀錄的7萬億美元 。該數字相當於全球GDP的7.1%,超過全球教育支出,幾乎相當於全球醫療支出

取消補貼才可以加速實現全球氣候目標

儘管補貼常被視為解決社會不平等問題的手段,並通過降低糧食及能源價格為貧困家庭提供救濟,但它們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效果。現實中,這些補貼不成比例地使富裕家庭更受益,並導致能源獲取不平等的現象長期存在。此外,它們還將關鍵的公共資金從更有效的投資中轉移出去,而這些更有效的投資原本可以惠及更多低收入群體、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改善基礎設施,以及完善社會保障和醫療服務。

相較之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取消上述的補貼每年可防止160萬人的早逝,產生4.4萬億美元的收入,並加速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能源補貼最初是作為臨時措施,但再繼續補貼下去,就有可能導致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永久化。

長期氣候戰略要考慮到經濟政策

但鑒於解決社會不平等的問題需要階段性的策略,一個平衡的長期氣候戰略必須包括針對弱勢群體的針對性財政支持。其中可能涉及拓展福利計畫、保留對基本商品的全面補貼以及加大對醫療保健、教育和基礎設施等主要惠及低收入家庭的公共服務投資,按照實際經濟狀況所進行的轉移支付和能源折扣同樣能令氣候轉型更為平滑。

同樣,中低收入的國家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以增強經濟穩定性,加深金融市場並強化機構制度,從而在提高信用評級的同時降低借貸成本。透明、可持續投資的資訊披露和對擔保的戰略性使用也有助於上述國家降低投資風險。

綠色氣候基金會強調了「混合融資(blended finance)」在協助發展中國家脫碳領域所發揮的關鍵作用。該基金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下建立,目前管理著216個項目,其總價值超過120億美元。如果計入共同融資部分,那麼其總資產超過450億美元。

小百科:混合融資(blended finance),是一種金融模式,通常指的是將公共和私人資金以不同的方式結合使用,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或解決社會和環境挑戰。這種融資模式將政府、非政府組織、國際機構、私人企業以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和資源結合在一起,以創建可持續的投資機會,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

技術創新正在發揮重要作用,並且在未來幾年將成為全球淨零排放過渡的關鍵。例如歐盟想實現2030年能源獨立和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55%的計畫,在很大程度上要取決於繁榮的氣候技術行業的發展。

歐盟減碳進度落後於美國和中國

儘管必須要快速減碳,歐洲仍然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我們與STABL、Proxima FusionClaims CarbonElectra等歐洲氣候科技企業的領導人所進行的討論凸顯了形勢的緊迫性,面對上述狀況,歐盟必須通過採取支持性政策來刺激行業的發展。

如果承認化石燃料的真實成本,並相應調整經濟和政治政策,一個可持續增長的未來是可以實現的。為此,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必須對其在能源行業、運輸網絡和資訊系統等領域的計畫進行勾勒。通過對目前分配給化石燃料補貼的資金進行再分配,各國政府可以在2030年前實現其氣候目標並加速向淨零經濟轉型。

隨著氣候變化的問題不斷惡化,越來越明顯的是,忽視依賴化石燃料所產生的破壞性後果不再成為一種選擇。實現淨零排放需要採取大膽的政策,像是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以及投資技術創新和對公平、公正能源轉型做出全球性承諾。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林伶潔編輯校稿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