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取消「掛號費上限」 多家醫院已調升為170至500元 專家:可避免資源扭曲濫用

醫療政策

過去為避免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差距過大,影響民眾就醫權益,衛福部於99年公告「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 門診上限為新台幣150元,高於150元就要和衛生局報備後才能調漲。

不料,衛福部4日卻發公文給醫界取消「掛號費」調整備查制度,之後調升費用不需要向各地方衛生局送件備查,讓許多民眾擔心未來就醫將造成另一筆經濟負擔。

台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陳怡龍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今年診所調漲掛號費主因是物價上漲、房租提高及人事成本升高。根據各地衛生局統計,目前掛號費大多從150元漲到200元至300元,而6都多家醫院已調升為170至500元,最高的是台北禾馨集團特別門診2500元。

國民黨立委廖偉翔今(7)日質詢時,詢問衛福部長薛瑞元是否有與社會溝通或邀集學者專家研議之後才拍板定案?薛瑞元坦承,並沒有做大規模的評估,讓廖偉翔直言政策未經審慎評估就定案,只會製造更大的問題,「對醫界不公平,也增加人民負擔。」

廖偉翔表示,造成醫院經營壓力大、醫事人員流動率高的核心問題,就是健保點值過低,但衛福部不去思考健保總額制度如何改革,而是直接採取治標不治本的「取消掛號費上限」,只會製造更大的問題。

對於即日起掛號費不設上限,各界專家怎麼看?對民眾和整個醫療生態又會造成哪些影響?

醫:醫師看病有時間限制,使用者付費是合理的

一名醫學中心的主任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先指出,「近年來物價一直上漲,門診掛號費上調也是合情合理,且醫師看病是有時間限制的,若病人過多也無法看完,調高掛號費也是自然現象。」

他表示,醫師有看病的責任,但不是義務,「醫療資源有限,就像急診也已因病人狀況有不同調整掛號費。」他強調,台灣醫療費用便宜、病人就診率高,已是舉世皆知,就避免扭曲資源運用而言,和國際水準看齊是自然的。

他也提到,病人有看較高品質門診的期望,使用者付費也是合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審慎選擇就診,提高醫療效益,應是可期的。」

公立醫院有社會責任,台北「這3家」龍頭醫院掛號費不調漲

而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則提到,「其實(掛號費調漲)對醫院來說是杯水車薪,對診所來說影響比較大,因為診所收費大致都落在3、400元內,目前大多診所掛號費150,現增加到200,對整體原來收費就可能增加10-20%。」

李偉強進一步指出,「醫院看一次門診,包括拿慢籤或是做檢查,看一次2、3千塊的很多,現在掛號費漲個50元,漲幅比例相對不高。而對大部分的醫院,以醫學中心來講,門診收入佔總收入一半以上,地區醫院甚至佔7、8成以上,調高門診掛號費,對越低層級的醫院影響越大,因為跟費用佔比有關。

他表示,其實醫學中心掛號費很多都還是落在150-200元,並沒有太多調高,「以台北的北榮、三總、台大這三家掛號費都是維持100元沒有調漲,因為公立醫院還是有其社會責任,不是以營利為目的,雖然醫學中心量多,乘起來還是一比收入,門診費調高有抑制的效果,但今天公立醫院是社會的安全網,對一些低收入戶來說就醫需要被保障。」

李偉強提到,在醫學中心看一個門診可能2000元,區域醫院可能1000或1500元、地區醫院可能500元,「分子都是調漲50元,但分母差太多,所以這個調漲對醫學中心來說相對是小的。且若是榮總要調漲還需要送到退輔會單位、北市聯合醫院要送到台北市衛生局審查、台大可能要送到教育部、三總要送軍醫局。但我不會因為我們不調動,就說別人調動不對,因為每家醫院有不同的考量和想法。」

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指出,因考量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以台北的北榮、三總、台大這三家掛號費都是維持100元沒有調漲。(攝影/陳稚華)

醫改會:醫療服務不能直接類比為商業服務

對此,醫改會則提出2點觀察及建議:

1. 現行制度不敷使用

醫改會表示,掛號費的管理應兼具反映物價、院所成本,與民眾可負擔性。「我們理解掛號費屬於行政費用,地方衛生局對費用進行審查,恐造成院所認為成本無法適時反映。然而,掛號費雖未強制規定天花板,但公平會也曾在112年裁罰醫院聯合調漲掛號費行為,地方衛生局有責瞭解費用合理性,避免不當收費之爭議,或有醫界也擔憂院所削價來搶患者。顯見,早年訂定的『參考範圍』已過時而不敷使用。」

2. 醫療服務不能直接類比為商業服務

醫改會強調,醫療服務與利用有其特性,與處方行為、就醫行為、疾病需求、病人忠誠度、就醫距離、就醫時間、醫病關係等息息相關;「若單純視為市場機制,恐忽視對醫療照護的影響。」

醫改會表示認同院所考量物價、人事成本調整費用,但也呼籲衛福部不應以市場自由為理由,對可能延伸的相關爭議與衝擊毫無作為,「應該透過市場公開調查與政策影響評估,針對院所經營情形與民眾合理負擔,重新擬定新的管理作法或參考範圍,才能讓院所與地方單位都能有所依循。」

藥師:健保一年在指示藥上多支出20億,應加速退出健保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發起人沈采穎接受《信傳媒》訪問時則強調,「因醫療給付無法跟上物價指數,政府不願意增加醫療支出預算,把爛攤子丟給公平會,那當初為何要設限?」

她提到當時總統候選人、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喊出醫療費用支出要逐年提升GDP佔比,將在任內逐年提高台灣健康照護支出的GDP佔比,從2022年時的6.8%提升至8%,「請問賴清德要提升至幾%?」

沈采穎也提到,健保一年在指示藥上多支出20億,應加速退出健保,「政府不願增加醫療照護預算,而只會增加國防預算,沒有健康的國民哪來強盛的國家?馬英九前總統早已有規劃長照保險,附在健保費一起收,但蔡英文總統一上任就改稅收制一年只收2-300億,跟原本預計一年1,000億相差甚遠,所以長照經費嚴重不足,受惠者也有限!」

她認為,政府不積極的推動自我照護,只會砍藥價、提升掛號費、漲健保費,而不好好提出好的醫療照護政策,會讓真正需要看病的人要多花錢,導致沒錢的人不能生病的窘況,「希望未來的總統及行政院長不要再有意識形態,好的政策不管誰提的都應該去做,政府應該積極推動自我照護,讓民眾小病上藥局,大病才去看醫生。」

back to top
navbar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