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迷人,在於多樣文化交織之下的渾厚氣息。希懿園香港餐室坐落桃園聖保祿醫院附近的靜謐巷弄,由一對在台港人夫妻所經營,修車廠改造而成的半開放空間裡,手工打造的綠色大排檔,將香港「鑊氣十足」的街邊景象完整重現,混合著菠蘿包與蘿蔔糕的香氣,展示店主咪爸記憶中家鄉模樣,也緊抓往來行人目光,不自覺停留在這別有韻味的香港餐室。
蘿蔔糕到凍檸茶 令人難忘的香港氣味
飲食是最易連結記憶的載體,即便遠在他方,透過味蕾就可輕易想起曾生活過的地方、共度過的人。香港食物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各式小吃,「對於香港人而言,粥是一個專門的料理。」粥品有別於台式稀飯的煮法,十分講究米水比例,多以生米冷水下鍋慢煲,直到熬煮出米香濃郁的綿滑口感。希懿園的「綜合粥」用料扎實,除了常見的皮蛋、絞肉,還加入脆脆(素排骨酥),配上咪爸夫婦每日醃製拍打的手工肉丸,只需一點白胡椒粉提味,就能嚐到濃郁鮮鹹;「腐竹百果粥」則以銀杏子為底熬成,尤其適合微涼早晨,溫潤入喉,一下就提神清醒起來。
店內也販售茶餐廳常見的「港式蘿蔔糕」,咪爸說,「港、台蘿蔔糕最大的差別,就是蘿蔔絲的比例。」港式蘿蔔糕雖也使用在來米漿,但蘿蔔絲的含量比台式的高出許多,糕體的口感也更加鬆軟,希懿園的蘿蔔糕還加入冬菇、蝦米、臘腸。在煎台上將外層煎得酥脆焦黃,與內裡糕體的綿糯產生對比,一口咬下吃得到蘿蔔絲的甜、蝦米的香,即使不淋醬汁也能輕易擄獲饕客味蕾。
若對港式茶樓甜品情有獨鍾,推薦一試手工點心「脆脆包」,即茶樓常見的豬仔包(脆脆奶油豬),選用無鹽無奶油的麵包,將外表烤至金黃膨脆,剖開後於柔軟內裡抹上煉乳與花生醬,各年齡層都喜愛;「不一定要因為是港式風味,就限制自己所有食材都一定要用香港的。」希懿園的「冰火菠蘿油」使用台式菠蘿麵包做為主體,將表面格紋酥皮烤得香脆,再夾入豪邁厚切的冷凍奶油,最是鹹甜好滋味。「豬扒包」經過咪爸改良,將港式作法慣用的油煎豬排改為無骨豬五花,搭配新鮮番茄及生菜,一口咬下鮮香可口,是店裡的熱門餐點;「港式蛋塔」蛋奶香氣甜蜜,香酥塔皮配上獨門調製內餡,口感嫩滑綿厚類似燉蛋,是孩子們熱愛的午茶選項。
「茶不好的話,在香港是會馬上被客人反應的。」希懿園的「凍檸茶」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檸檬酸度與香味的濃淡,甜茶底由自製茶膽與糖水調配而成,搭配切片的台灣檸檬與美國萊姆,入口清爽酸甜、去油解膩;「港式奶茶」以四至五種茶葉配置的茶膽配上奶香與奶脂濃厚的濃縮牛奶,入口絲滑、風味馥郁,令人「飲過返尋味」。
以食物與畫為載體 述說半生記憶
希懿園店內陳設大多出自咪爸的巧手,陳列老玩具的展示櫃、大型的特殊藝術擺飾、帶有鏽色的偉士牌摩托車,就連客人贈與的特色物件,在他佈置下也巧妙融入店內空間。踏入店內,彷彿能感受到希懿園銜接過去與現在的點點滴滴與生活軌跡。
「這間店是為了故去小女兒而存在,希懿園取自我兩個女兒名字的結合。」咪爸的小女兒盈希因兒童罕見腦癌「瀰漫性內生性腦幹膠質瘤」離世,勇敢抗癌的一年裡,小名咪咪的她留下許多色彩繽紛童趣的壓克力畫,記錄曾看過最高的山、為抵禦疾病給予助力的人與物,她的作品被咪爸排列在希懿園向陽側的牆上,用不同方式繼續存在於咪爸夫妻記憶中,溫柔眷顧用餐來客。
選擇將店開在桃園聖保祿醫院周邊,主要是因為咪咪從出生、上小學,到後來治療癌症,生命歷程大半時光都環繞於此,「我想,我將我對咪咪的思念,都放在這間店了。」對於咪爸一家而言,希懿園是再出發的開端,以食物為載體,將對家鄉與親人的情感,藏進好滋味的餐點之中。
希懿園香港餐室
桃園市桃園區金門二街275號A戶
0900-144-138
週日、週一休息
週二至週五 07:00-17:00(13:30-14:30用餐休息)
週六中間不休息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