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藥物發展下,如果以年紀去做校正,其實腦血管疾病發生率是下降的。意思是如果以同樣年齡來看,跟過去10年比起來,同樣年齡的發生率其實一直在下降。」台北榮總神經內科腦中風加護室主任鍾芷萍,接受《信傳媒》專訪時指出。
但為什麼根據衛福部111年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仍高居第5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且依保險署110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費用佔總醫療費用比率排名第7位,顯示腦血管疾病影響國人健康及醫療費用負擔甚鉅。
鍾芷萍解釋,「並不是腦血管疾病控制不好,而是因為大家越活越久,但血管有其使用壽命,不可能換新的,而腦血管疾病又是高齡者常見的疾病,血管老化就容易造成腦中風和心臟病。」隨著台灣高齡人口比例越來越高,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性便在此。
腦血管疾病中,又以「腦中風」為民眾最擔心害怕的疾病,根據衛福部過去統計,國人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1200萬人中風,腦中風也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WSO強調高達90%的中風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究竟長者腦血管疾病該如何預防?若不幸罹患腦血管疾病,又該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避免二次復發?
把「這件事」控制好,就不易產生心臟病和腦中風
「現在是高齡化社會,腦血管疾病本就是年長者常發生的疾病,所以在高齡化社會下,防治腦血管疾病相當重要。再者,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來自三高,三高本就會隨著年紀增加,盛行率跟著上升,尤其是女性更年期後,三高會比更年期前急遽增加,所以對高齡腦血管防治,最重要的還是三高的預防。」鍾芷萍指出。
依據國健署2002-2017年研究顯示,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民眾發生腦中風的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72、1.43、1.36倍,顯示三高會增加發生腦中風機率。腦中風不僅容易導致失能的後遺症,也會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沈重負擔,更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問到為何三高是造成腦血管疾病的頭號殺手?
鍾芷萍解釋,高血壓、糖尿病跟膽固醇容易讓血管加速老化,血管老化就會產生粥狀動脈硬化的現象,「而粥狀動脈硬化容易形成斑塊,會讓血管變狹窄,就算沒有三高,隨著年紀增加,這種情況的發生機率就越高。」
她比喻,想像一棟房子用久了要換水管等管線,「血管就像是房子裡面的水管,用久了就容易卡垢,你有三高的時候,這個垢就會比同年齡的人要形成得更快更嚴重,機轉就是粥狀動脈硬化,如果把三高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就可以讓血管老化的速度減緩下來,就比較不容易產生心臟病和腦中風。」
鍾芷萍也提到,三高裡面又以「高血壓」為造成腦血管疾病的顯著原因,「第一個是因高血壓的盛行率比較高,第二個是比較多的證據發現,控制高血壓會讓腦血管疾病及失智症會下降。」
反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腦出血?北榮找到關鍵原因...
問到腦中風的高風險群,除了三高族群外,還有哪些危險因子?
鍾芷萍指出,「像是年紀大的男性,大多不可逆轉,但三高可以逆轉,現在還有第四高是抽菸,光抽菸這件事也可能導致腦中風,因為尼古丁會造成血管壁的病變,不過目前發現抽菸跟年輕型中風較有關。」
另外,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基因疾病研究團隊,在經過10多年的努力後,發現在NOTCH3基因上的R544C突變,是台灣人特有的腦中風基因突變,約1%的台灣民眾帶有此基因突變,因而會反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以及腦出血,若無適當的醫療處置與及早預防,最後可能導致殘障、失智、或生命提早終結。
北榮從2006年至2017年這10年間診斷近200例因NOTCH3基因突變所造成腦血管疾病的病友中,平均發病年齡是56.8歲,但範圍可從20歲年輕人發病到86歲都有可能。「NOTCH3基因突變造成的遺傳性腦中風,可能是台灣人四高之外,腦中風的另一個危險因子。有些人可能那個基因有異常,但一輩子都沒有中風,不過如果同時有很多其他危險因子,中風的機率就越高。」研究成員之一的鍾芷萍指出。
她也提到,目前的研究還發現,如果帶有NOTCH3基因上的R544C突變,把血壓控制好是可以預防的。「不過不管知道有或沒有那個基因型,一樣就是控制三高,雖然還是很多民眾認為,有高血壓但沒有不舒服可以不用吃藥。」
(延伸閱讀:北榮找到「腦中風突變基因」醫:發病風險增11倍...做「1件事」提早20年預防)
「無症狀」腦中風該如何預防?
至於有些患者腦部出現中風,卻因沒有症狀或徵兆不明顯,而不知自己竟已中風或曾經中風過,針對這種「無症狀腦中風」發生比例高嗎?民眾又該如何預防?
鍾芷萍先指出,「要先釐清一下,當我們說腦中風的時候,就是已經有症狀了,中風的定義就是突然發生的一個神經學缺失,所以應該叫做無症狀的腦血管疾病,但是無症狀又沒有那麼精準,無症狀是指沒有任何的害處,其實是來自英文,梗塞的英文叫infarction,無症狀腦梗塞(Silent brain infarction, SBI)就是做了檢查發現曾經有過腦梗塞,但之前從來沒有過肢體無力、講話不清等突然發生的腦中風。」
不過她表示,後來研究追蹤這些無症狀腦梗塞的患者,發現長期下來其智力跟同年紀、同教育程度、同性別的人比較起來出現落差,「第一,這些族群較容易智力下降;第二,往後真的產生腦中風的機率也比較高。這些人通常是去做健檢、MRI(核磁共振)後照出來,醫師問之前有沒有中風過?他可能會說沒有,走路都好好的也沒有其他異常,但回去看才發現真的有,這些人可能都已經有三高,但因為沒去檢查也不曉得有中風過。」
不過鍾芷萍強調,其實不一定要做到最精密高階的健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量個血壓、抽個血,看有沒有三高就好,然後不要抽菸,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去做核磁共振。」
中風除了導致失能,還可能造成「血管性失智症」
若曾經發生過腦中風,造成的後遺症除了失能,還有哪些要特別注意?
鍾芷萍指出,大部分腦中風會立即反應或是比較明顯的是肢體無力、無法站立或行走,再來就是語言區,「講話不清楚,更嚴重的是聽不懂、無法理解,本來有的工作可能就沒辦法繼續做了。」
她也提到,現在大家比較重視的是,有些人肢體沒有那麼無力,可以自行走或站不需要拐杖,講話也不需要輔助,但智力會下降,「中風後不只會出現肢體無力、語言障礙等失能表現,也可能會有智能不足、失智的狀況發生。」
她指出,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還是跟阿茲海默症有關,是一種神經退化疾病,「現在發現腦血管如果有老化,也可能造成失智症,因此失智症較常見會分為『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的失智症』2種,就不是腦中風,而是另外的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臨床表現。」
這部分可以如何預防?
鍾芷萍表示,血管性失智症跟阿茲海默症預防方式不一樣,阿茲海默症目前比較難預防,因為沒有很好的藥物,但血管性失智症可以預防,「還是要回到造成腦血管疾病的元兇─三高來預防控制,只要不要發生腦血管異常,血管性失智症就不會發生。」
長者如何預防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二次中風?
最後,問到長者有哪些自我檢測腦血管疾病的方式?以及如何預防二次中風?
鍾芷萍建議,如果到了65歲以上,其實每年政府都有提供免費老人健檢,就是為了讓民眾知道自身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多少,一旦看到有異常,就要盡快去找心臟科或神經科醫師檢查並治療。
若是已經中風,鍾芷萍強調最重要的就是預防二次中風,「要好好聽醫生的話、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有血管疾病的人大部分都是有高血壓,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糖尿病,但還是有心臟病跟腦中風,所以不一定三者會並存。」
她也強調,若不幸發生腦中風且造成失能,「復健」是相當重要的事。
根據健保署資料顯示,2019至2020年的結案病人當中,參加「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Post-acute care)」後,有進步者比率達9成以上,多數都可返家改門診復健,減少家庭照顧負擔及經濟壓力。
鍾芷萍表示,這是政府推行的計劃,希望讓這些腦中風患者,一定至少要做6個月復健,「但如果每次都到醫學中心給付太高,床位也沒這麼多,就有簽一些下轉的醫院,最多還可以住院3個月,且復健資源也比較多一些,讓患者可以很好地做到復健,失能恢復的機率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