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持續擴大》漏報分店、產險保單過期...北市研擬最高可罰300萬

食品安全

寶林茶室疑食品中毒案持續擴大,衛福部統計有關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調查,截至27日,共計有14名個案與此案件相關,其中2人死亡,6人住院治療中(5人住加護病房、1人住一般病房),6人症狀輕微返家休養。經調查該14名個案皆有攝食寶林茶室炒粿條或滑蛋河粉,目前衛生局仍持續調查中。

衛福部長薛瑞元今(28)日上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昨天深夜又新增一位通報,是台南病人;衛福部昨晚邀集專家學者及照顧個案的醫師進行討論,初步認為是內生性毒素所致,但不排除人為下毒,檢調已介入調查。」

他提到,專家提到食物中毒可能性有三大類,第一類「微生物」較常見,如諾羅病毒;第二類「內生性」是從食材出來的毒素;第三類則是外面加進來的毒素。薛瑞元表示,若是內生性,則有較高機率是「米酵菌酸」,此物質引起症狀過程比較類似,但台灣過去沒有發生過,現在正跟國外訂標準品,後續才能檢驗。

寶林茶室漏報分店昨晚仍營業...北市:最高可罰300萬

台北市政府在28日下午召開記者會,由台北市長蔣萬安、副市長林奕華、衛生局長陳彥元、警察局長張榮興、法務局長連堂凱、社會局長姚淑文皆出席,說明寶林案茶室中毒案最新進度。

蔣萬安表示,針對此案,台北市已經要求寶林停業、溯源相關食材供貨廠商即刻停止供貨,並在今天要求成立各治療醫院的治療個案平台,交流這次罕見病例的治療做法及資訊,同時下令各醫療院所徹查,針對這次罕見的敗血性休克、肝衰竭等必須提高警覺並通報。

蔣萬安呼籲中央協助實驗量能,讓檢驗結果儘早出爐,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承諾,中央一定會協助檢驗,攜手地方儘早釐清案情。

衛生局長陳彥元在下午記者會中則表示,日前已要求寶林相關產業停止營業,但今天清查食品藥物登入平台發現,寶林公司所屬分店漏報一家,今天才補正,不過已涉及違反《食安法》,有刻意漏報執業地點的嫌疑,非常嚴重,即刻也請這家店停業,目前正在研討處分,最高將開罰新台幣300萬元。

陳彥元指出,這間店名為「馬來西亞風味蔬食餐酒館」,昨晚還有營業,今天中午已暫停供餐,因總公司不止漏登,說明時也未主動提出,裁罰金額將嚴格進行。北市法務局則指出,已詢問寶林投保的國泰產險,國泰回覆寶林曾告知欲續保,但因未繳續保保費,產品責任險與公共意外責任險2張保單皆已在去年12月失效。不過寶林在北市府上門稽查時仍拿出2張已失效保單,這部分也將研議開罰。

先前傳出與寶林所用的粿仔條來自同一製造商的南港中盤商,陳彥元今日也公布該盤商為「鴻祈食品行」,並查出下流供應北市5家小吃店、新北5家小吃店,目前皆已全面暫停供貨。

仙人掌菌的毒素?還是米酵菌酸?

台灣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則在臉書上表示,仙人掌菌毒素和米酵菌酸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米酵菌是植物的病原體,而仙人掌菌則是人類的病原體。「所以米酵菌的繁殖環境是在不高於32度的室溫,有研究顯示在37度,沒有繁殖能力。文獻上沒有他是否曾經在人體內繁殖的紀錄,但推測是不會的;而仙人掌菌則是完全可以在人類的腸胃道內繁殖。」

何美鄉提到,66歲男性的死亡案例,病程相當曲折,依據女兒敘述,在寶林用餐後數小時就有腸胃道症狀,隔日又有暈眩肢體無力等全身性症狀,到醫院後看似症狀緩和卻忽然極速惡化,最後多重器官衰竭。

「假如這位案例的死亡是與餐飲有關的話(也可以是不相干的死亡),可以提出以下的假說:第一波腸胃道症狀是來自食物中攝取進去少量的毒素,但可能在食物裡面也含有病原體,譬如耐溫的孢子,這些孢子在體內的37度厭氧的環境下是可以被活化而繁殖,同時產生毒素。從以上的討論,我們應該就可以下結論說米酵菌會造成此類病程的機率不大,而仙人掌菌則可以。過去死亡的案例中是可以從腸胃道的排泄物分離出仙人掌菌病原體的。」

不過她也表示,以上僅是科學性的討論,而不是預測,還要靜待相關單位的調查結果。

過去幾天曾至寶林茶室用餐者,若噁心腹痛及腹瀉應立刻通報

衛福部資訊處長、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昨晚在臉書表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cereulide)都是粒線體毒素,「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臨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毒素症候群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現象。」

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所以當傳出死亡、重症的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不過李建璋也強調,「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刻如何幫助大家預防避免,建議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麵主食應該都要小心避免。」

蔣萬安也提醒,若有民眾過去幾天曾到信義區寶林茶室餐廳用餐,請特別注意身體狀況,若有噁心、腹痛及腹瀉等症狀,請第一時間就醫通報,方便醫師判別是不是食物中毒案件。

back to top
navbar logo